姜宏陽+齊紅明
【摘要】在全球經濟服務化的態勢下,我國提出大力發展生產型服務業的思想,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增加制造業產品附加值的發展戰略。在這個背景下,本文對沈陽市生產型服務業發展現狀進行了分析。并且對生產型服務業存在的問題進行原因分析,提出促進沈陽市生產型服務業健康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沈陽市 生產型服務業 產業結構
一、前言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服務業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以知識密集型為特點的生產型服務業也隨之慢慢發展起來,不管是對服務業行業還是對國民經濟整體都有十分重大的貢獻。在工業化進程不斷推進的背景下,現代服務業已經成為當今經濟增長的重要著力點,而生產型服務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推動經濟發展、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手段。
沈陽作為重要的老工業基地地處東北亞經濟圈和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而沈陽生產型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已經成為制約新型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因素。所以本文將分析沈陽生產型服務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來加快生產型服務業的發展。
二、沈陽市生產型服務業現狀分析
沈陽市作為東北地區中心城市,在我國傳統的裝備制造業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產業結構升級已為城市經濟發展大勢所趨。2013年,沈陽市已經將發展生產型服務業作為產業轉型升級的重點和著力點。近十年來,沈陽市生產型服務業經濟總量發展水平迅速上升,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從2005年到2014年,沈陽市的生產型服務業增加值從554.7億元增長到1961億元,增加了近3.5倍。從生產型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來說,近十年來,其比值一直保持在25%至27%之間,說明沈陽市近年來生產型服務業對整體經濟的貢獻水平保持一致。沈陽生產型服務業增加值對GDP的拉動作用逐漸增大,促進生產型服務業發展對沈陽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盡管如此,但是與國內其他城市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
三、生產型服務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沈陽市經濟發展水平偏低
沈陽市作為首批發展工業的城市,其重工業一直處于產業的主導地位,影響經濟的整體發展。此外,沈陽市的國有經濟比重過大,民營經濟比重較小,使得中小企業進入市場的壁壘增強,不利于其發展;并且在這些國有企業中存在“僵尸企業”,極度浪費了沈陽政府的投資及當地的資源。新興產業在這樣的背景下,更無法得到同等的發展,進一步對沈陽市經濟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
(二)生產型服務業內部結構水平低
沈陽市生產型服務業的結構不合理,本質是由于雖然當地制造業的發展時間較早,但其發展并未擺脫之前“粗放型”增長方式,導致目前沈陽市制造業發展仍保持較低水平,使得制造業內部生產服務外部化不盡合理。在沈陽市生產型服務業發展的過程中,投資比重分布的差異和人才的供給進一步影響了生產型服務業的內部結構。
(三)生產型服務業人力資本水平偏低
一個產業的發展離不開資本要素的投入,更離不開人才要素的投入。沈陽市目前高校數量占到全省2/3,但最終留在沈陽的人才不足總量的1/2,存在嚴重的人才外流問題。這主要是由于沈陽市當地經濟與北上廣等發達城市相比發展較弱,在沈人員的工資水平并不能滿足其生活需求,進而導致大量的人才外流向發達地區。這也進一步的導致了政府為促進經濟人才培養的投資收不回來,其生產型服務業的人才流失更為嚴重,這對于生產型服務業的發展來講是一個尤為嚴峻的問題。
四、沈陽市生產型服務業發展對策
(一)提高沈陽市經濟發展水平
從產業結構上來看,目前沈陽市還是以工業為主,其次服務業,農業所占比重最低,這與發達地區的產業結構有所差異。提升沈陽市整體經濟發展水平,必須要“調結構”,提高服務業在產業中的比重。通過政府加大對服務業的投資力度、實施政策來吸引大量社會閑散資本融入服務業來增加服務業發展的資金投入,讓服務業有足夠的資本來進行快速發展,據此來使得服務業在三次產業中處于領先地位,增強其對經濟的影響作用。
(二)優化生產型服務業內部結構
雖然,近年來沈陽生產型服務業每年都是良好發展,其各部門增加值保持持續增長的趨勢。但是我們可以發現,其內部結構與其他發達地區有較大區別,優化產業內部結構來發展沈陽市生產型服務業勢在必行。
(三)加強人才培養體系建立
針對沈陽市生產型服務業人才短缺的現狀,必須實施人才培養戰略,加大相關資金投入,培養與崗位需求相匹配的高素質人才。同時,我們應該意識到如何能夠吸引和留住人才才是根本。對此,政府應該出臺各類優惠政策,如加大財政專項預算,在工作和生活上給予高素質人才特殊的待遇,來解決人才流失的問題。還應該把眼光放寬,在戶籍限制等方面進行開放,提供住房、落戶、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便利,大力吸引海內外的生產型服務業人才落地沈陽,加大沈陽市生產型服務業人才的供給。
四、結論
在全球生產型服務業迅猛發展的趨勢下,沈陽生產型服務業的發展也提上了日程,如何認識生產型服務業在沈陽市經濟發展中所處地位已經成為了一個重要課題。目前沈陽市生產型服務業發展呈現平穩上升趨勢,其批發零售業在其他生產型服務業中一直處于主導地位,而這種結構并不符合發達地區生產型服務業的結構;并且從總體來看,生產型服務業與其他發達地區差距很大。因此,提高沈陽市經濟發展水平、優化產業內部結構、完善生產型服務業發展大環境、加強人才培養體系建立,以此來促進沈陽市生產型服務業長遠、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高傳勝,李善同.中國生產者服務業發展與制造業升級[J].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8,23(3):37-41.
[2]王新新.產業結構調整背景下的生產型服務業發展對策研究[J].經濟縱橫,2012,16(4):113-116.
[3]段煉.我國生產型服務業產業結構優化研究[J].經濟飄橫,2014,15(4):51-53.
基金項目:遼寧省社科規劃基金,L16BJL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