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轉型期,國際經濟形勢風云變幻莫測,國內產業結構急需調整,中小企業的發展面臨著經營成本提高,市場環境惡化等諸多挑戰。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企業如何有效融資的問題,這已經成為阻礙中小企業健康持續發展的重要原因。本文通過剖析目前企業融資方面的現狀,尋找融資難的緣由,并給出對策,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方面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創議,對改善中小企業金融服務體系做出進一步探究,進而促進其穩步健康發展。
【關鍵詞】銀行貸款 債務融資 政府政策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隨著中國企業走向世界,中國企業在世界經濟發展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在當前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眾多中小企業如何快速而穩定的成長,已成為經濟界的熱門話題。中小企業發展的好,經濟就更加具有活力,但是,由于相當一部分企業缺乏對融資理論問題的研究,融資經驗不足,所以解決中小企業融資所面臨的困難不僅是企業所需要,更是帶動經濟發展所必備條件。
一、中小企業融資現狀
(一)融資規模小,無法滿足現狀
由于我國股權融資較為困難,所以企業在對融資的方式選擇上更依賴于債務融資。根據統計,在銀行的貸款中中小企業貸款總量僅占7%~8%。中國工商業聯合會發布的研究報告認為,絕大多數的中小企業在債務融資上和銀行貸款沒有任何關聯。
(二)融資的方式和渠道單一
在當前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主要有兩條融資途徑:內源融資和外源融資。內源融資是企業內部的資金,例如企業的留存收益等。外源融資是指企業以外的資本,包括貸款等。
但是在證監會對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規定較為嚴格,所以中小企業很難通過資本市場融到所需要的資金。同時由于法律和政策支持體系建立的遲緩,中小企業又過度依賴于貸款,因而很難獲得融資。
(三)融資擔保抵押難
許多中小企業規模小,制度不完善,同時相關產品缺乏核心競爭力,不符合國家有關政策,也很難獲得銀行貸款。少數中小企業還缺乏基本的誠信,生產或銷售假冒偽劣的商品,惡意拖欠賬款,蓄意偷稅漏稅,這些原因都會成為銀行貸款的考核指標,從而導致企業融不到需要的資金。
二、中小企業融資難原因分析
(一)誠信水平較低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據統計,中國的企業每年因信用問題會造成巨額損失。一方面中小企業的信用水平的負面影響阻礙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良好的市場秩序受到造假者的嚴重影響,破壞正常的信用觀念,同時也會使得交易成本的提高和交易難的提升。另一方面增加了金融風險。銀行與企業可以說是生死與共的關系。企業的對銀行不誠信的行為會將風險轉嫁給銀行,因此銀行為了減少風險帶來的損失理所當然會減少對企業的放款,這就進一步提升了企業融資的難度。同時,政府制定的相關政策效果也會因企業的失信行為而打折扣。
(二)融資成本高
一些銀行堅持“大城市,大企業,大項目”的策略,撤并基層網點同時回收放貸權力致使使其分支有心無力。目前銀行貸款流程均不適合中小企業,銀行為了降低不良資產率,追求利益最大化,中小企業要受到銀行幾乎苛刻的全面考核。據統計,利率上浮是中小企業申請貸款的首要條件,有的甚至上浮達100%。
三、解決融資難的政策意見
(一)中小企業應提高經營管理水平
1.要建立現代企業管理辦法。逐步提升企業管理能力,先是要觀念不斷革新。依據世界經濟一體化和現代經濟理論興起對中小企業的管理環境影響,同時結合中國實際情況,管理者務必盡快樹立創新性的觀念。
2.堅持運用恰當的管理方法、手段來適應企業的發展。中國許多小型和中型企業正從初級階段的成長向成熟成長不斷演變,這要求管理者的水平也必須同步發展,這要求中小企業在創新中學習,在學習中有創新。每個中小企業在協調原則指導下,把企業構建成學習型的組織,通過學習不斷創新,即根據自己成長的進程,恰當的增減無用的組織機構;進行制度改革,持續不斷地完善相應的規章制度,使其更符合實際情況,切實可行。
3.中小企業的還要利用各種金融手段來滿足自己對資金的需求,可以由以下幾種手段:
(1)發行債券,提升中小企業的續航能力。根據融資優序優序理論,企業最優融資方法是先內部融資其次債權融資最后股權融資。內部融資具有融資成本最低和融資收益最大的優勢。隨后才是債權融資和股權融資。但是股權融資的發展程度遠高于債務融資。究其原因,一方面企業對融資優序理論認識的缺乏,另一方面對債務融資的操作以及發行資格都有著較高要求都是制約債務融資發展緩慢的原因。
(2)股權融資,撫育中小企業茁壯成長。股權融資是指企業的股東愿意放棄對企業所有權的一部分,通過增資引入新股東的融資方式方法。股權融資取得的資本,企業不需要償還本金和利息,但是新老股東將平等分享利潤。股權融資是通過其應用的廣泛性的特征決定的,不但可以豐富企業的營運資金,也能夠用在企業的投資活動上。
(3)動產抵押融資,建立中小企業融資新途徑。中小企業不僅是推動財政收入的增長助推劑還是中國市場改革經濟建設的重要支柱同時還是促進就業的有效途徑。動產抵押不僅能夠使企業以較低成本獲得所需資金同時還能有利于企業將不動產轉換為資本,提高資產流動水平,增加現金流。
(二)制定相關金融政策
政府扶助,銀行貸款以及資本市場的融資等均是企業的資金來源。任何相關政策都可能對中小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產生影響。根據統計,我國注冊的中小企業高達四千多萬家同時解決了百分之八十的城鎮就業崗位。從宏觀角度來講,扶持更多小微企業發展成中大型企業,應該是決策者所關注的核心問題。
一方面減少稅費是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途徑。中小企業如果背負更多的稅負企業的經營風險會隨之增加。據統計,中小企業所繳納的稅負僅僅約占財政稅收的百分之一。給予中小企業企業的稅收優惠,對財政收入影響微乎其微,但是卻能給實體經濟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成立中小企業發展銀行,給予小微企業強有力的支持。盡管商業銀行已經建立了服務中小企業的相關機構,但是站在銀行角度來說,將具有風險的中小企業作為重要的貸款目標顯然不符合實際。所以設立政策性的中小企業發展銀行是解決中小企業資金短缺問題的關鍵,而中小企業發展銀行是政策性銀行,不以盈利為目的,所以政策性資金會注入到優質的中小企業中,促使其健康發展。
(三)建立中小企業信用評價體系
中小企業在為經濟發展恭喜愛你一份力量的同時也面臨諸多問題。相比大型企業,我國中小企業違約違規等違法不道德行為屢屢發生,這不僅會提高投融資的成本還會進一步擴大市場信用危機。所以建立有關信用評級體系顯得極為重要。
1.發揮政府監管部門在信用體系中的作用。設立以及及時完善信用數據庫,提升信用風險的識別能力,完善信息公開體系;同時保持信息在各個部門傳遞的及時性,通過市場這只無形的手對資信水平較高的企業進行有效地激勵。
2.加強中小企業的自身信用建設。中小企業應用現代化的管理制度逐步替換陳舊的管理理念,通過兼并重組等多種方式對資產進行深度整合;同時中小企業還要以積極的態度接受有關部門的監督;以公平平等的原則進行市場活動。
3.充分發揮商會協會的監督作用。商會和協會是行業自律性的服務組織,商會協會應定期對企業的管理者開展以誠信為主題培訓活動,通過制定行業守則等方式提高整個行業的自律水平,從而推動整體信用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蘭玉林,姚冬梅.我國中小企業籌資問題的研究[J].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10,(03).
[2]李世新.當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關鍵因素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09,(16).
[3]何子健.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原因分析[J].中國商界(下半月).2009,(06).
[4]楊菊華.淺談中小企業融資難[J].中國金融電腦.2011,(09).
[5]王蕊.民營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成因分析與制度環境構建[J].財經政法資訊.2010,(4).
作者簡介:李禹衡,貴州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金融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