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娟



摘要:分析2011m2015年世界肉雞生產、消費與貿易情況發現,中國是肉雞生產和消費大國,生產量與消費量均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2位;中國進口肉雞份額較小,進口占全世界份額呈增減波動變化;中國是肉雞出口的主要國,出口占全世界份額較為穩定。進一步分析1987—2015年中國肉雞生產、消費與貿易情況的變化發現,近10年來中國肉雞生產量、消費量迅速增加,中國肉雞處于凈出口狀態。進而提出中國肉雞規模化和產業化飼養水平不斷提高、生產和消費水平會持續增加、肉雞進出口量會處于穩定波動狀態,出口量會增加等發展趨勢。
關鍵詞:肉雞;生產;消費;貿易;中國
中圖分類號:F326.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6)01—0448—04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肉類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在中國,肉雞是僅次于豬肉的第2大肉類消費品。肉雞消費的增加帶動了肉雞生產的增加,從而帶動了肉雞產業的快速發展。大規模肉雞產業的發展吸納了農村剩余勞動力,增加了農民收入,同時,肉雞產業的發展為改善城鄉居民膳食結構、提供動物蛋白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肉雞產業發展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農民收入提高、國民消費水平提高都有非常重要和長遠的意義。對比世界與中國肉雞產業生產、消費與貿易情況,進而提出中國肉雞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1世界肉雞產業生產、消費與貿易情況
1.1中國是肉雞生產大國,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2位
中國是肉雞生產大國,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2位,第3是巴西。從肉雞年產量的變化看,中國從2012年開始有逐年下降趨勢,2015年較2012年產量減少了59萬t(本文所列中國的數據,除有特別說明以外,均是指中國大陸的數據),下降幅度達4.31%;美國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從2011—2015年,增長了7.59%;巴西從2011—2015年經歷了先下降后增加的趨勢,美國農業部(USDA)2015年預測數據顯示,巴西肉雞產量在2015年將比2013年增長5.73%;歐盟、印度、俄羅斯、墨西哥等國家的產量從2011—2015年也是保持逐年增加的態勢,增長率有所不同;從全世界肉雞生產量總和的變化看,全世界肉雞生產量逐年增加,從2011年逐年增長到2015年,增加了598.2萬t,增長了7.35%,年均增長1.84%。從國際生產份額看,美國的國際生產份額基本保持不變,保持在20%左右;中國的國際生產份額近幾年一直在下降,從2012年至2015年下降了1.41百分點;巴西的國際生產份額也有逐年下降趨勢,從2011年至2015年下降了0.91百分點;歐盟、印度、俄羅斯、土耳其、泰國的國際生產份額都有小幅度上升趨勢(表1)。
1.2中國肉雞總消費量高,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2位
從近5年世界肉雞消費情況看,美國消費量最高,占全世界消費份額的17%左右,其次是中國,占16%左右,再次是歐盟,占11.4%左右。從肉雞消費量的變化看,美國增加趨勢明顯,從2012年至2015年,增加162.9萬t,增長了12.21%;中國呈下降趨勢,從2012年至2015年,減少64.8萬t,下降了4.78%;歐盟也在不斷增加,從2011年至2015年,增長了8.49%;巴西呈現增減波動狀態,其他國家均呈現出逐年增加態勢。從全世界肉雞消費總和的變化看,全世界肉雞消費量也在逐年增加,從2011年到2015年,增加551.9萬t,增長了6.90%,年均增長1.72%。從國際份額看,美國的國際消費份額呈先減后增的趨勢;中國有逐年下降趨勢,從2011年至2015年下降了1.2百分點;歐盟的變化幅度很小;印度呈上升趨勢,其他國家變化幅度并不大(表2)。
1.3中國進口肉雞份額較小,進口占全世界份額呈增減波動變化
從近5年世界肉雞進口情況看,日本進口量最高,占全世界進口份額的10%左右,其次是沙特阿拉伯,占9%左右,再次是歐盟,占8%左右,伊拉克、墨西哥占全世界進口份額呈逐年增加趨勢,中國進口量約占2.9%,呈增減波動變化,美國的進口量僅占全世界份額的0.6%左右。從進口量的變化看,日本進口量呈先減后增趨勢,從2011年的89.5萬t下降到2013年的85.4萬t又增加到2015年的89.5萬t;沙特阿拉伯進口量呈先增后減趨勢,歐盟呈先減后增趨勢;墨西哥有逐年增加趨勢,從2011年至2015年增長了31.49%;伊拉克增加趨勢也較為明顯,從2011年至2015年增長了18.73%。從全世界肉雞進口量總和的變化看,全世界肉雞進口量從2011年逐年增長到2014年,增加61.6萬t,增長了7.49%,年均增長2.50%(表3)。
1.4中國是肉雞出口的主要國家,出口占全世界份額較為穩定
從近5年世界肉雞出口情況看,巴西一直是世界第1出口大國,巴西出口量占世界總出口量的34%~36%;美國是第2出口大國,占30%~33%;巴西和美國出口量合計占世界總出口量的65%以上;歐盟是第3大出口國,占11%左右;泰國處于第4,出口量一直高于中國;中國從2011年至2015年處于出口第5的位置,出口量占全世界出口量平均份額為4.17%;土耳其出口量逐年增加趨勢顯著,從2011年至2015年增長了79.61%;從全世界肉雞出口量總和的變化看,從2011年到2014年,增加91.6萬t,增長了9.57%,年均增長3.19%(表4)。
2中國肉雞產業發展現狀及特點
2.1中國肉雞產業發展迅速,生產總量持續增長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一批中外合資企業的成立,通過直接引進國外先進的管理技術和管理制度進行高位嫁接,中國肉雞產業基本上結束了以農戶散養為主的生產方式,轉向集約化、規模化飼養,進入專業化的快速增長階段。自1987年以來,中國肉雞產量出現2次增長,第1次是1987—1996年跳躍式增長階段,產量從1987年的158.2萬t到1996年的867.3萬t,增加709.1萬t,增長了約4.5倍;第2次是1997—2012年穩定增長階段,產量從1997年的740.6萬t到2012年的1 370萬t,增加629.4萬t,增長了約85%。從2012年至2015年,肉雞產量有小幅度下降,從2012年的1 370萬t,下降到2015年的1311萬t,下降59萬t(圖1)。
2.2中國肉雞總消費量和人均消費量持續增長
從肉雞消費的變化看,肉雞消費與肉雞生產呈同樣變化趨勢,從變化量看,國內肉雞產量能基本滿足國內肉雞消費。肉雞消費的增加主要分為2個階段,第1個階段是1987—1996年跳躍式增長階段,消費量從1987年的152.8萬t到1996年的898.8萬t,增加746萬t,增長了4.88倍;第2個階段是1997—2012年穩定增長階段,消費量從1997年的744.2萬t到2012年的1 354.3萬t,增加610.1萬t,增長了81.98%。2012—2015年,肉雞消費量有小幅度下降,從2012年的1354.3萬t下降到2015年的1 289.5萬t,下降64.8萬t(圖2)。從人均消費量看,也呈現同樣變化趨勢,分為2個階段,第1個階段是1987—1996年跳躍式增長階段,人均消費量從1987年的1.40 kg/人到1996年的7.34 kg/人,增加5.94 kg/人,增長了4.24倍;第2個階段是1997—2012年穩定增長階段,人均消費量從1997年的6.02 kg/人到2012年的10 kg/人,增加3.98 kg/人,增長了66.11%。2012—2015年,肉雞人均消費量有小幅度下降,從2012年的10 kg/人下降到2015年的9.48 kg/人,下降0.52 kg/人,變化不大(圖3)。
2.3近5年看,中國是肉雞的凈出口國
對比中國肉雞產量和消費量變化趨勢可以看出,2010年以來產量一直高于消費量,這說明近5年中國一直是肉雞的凈出口國。從長期看,中國經歷了凈進口國與凈出口國交替的過程,2006—2009年中國一直處于凈進口狀態,從2010年開始,國內肉雞供大于需,開始出口,目前處于凈出口狀態。從變化數量看,主要分為2個階段:第一,進口穩定波動階段,2007--2009年,凈進口量維持在11萬~12萬t;第二,出口小幅增加階段,2009年凈出口量從9.3萬t增加到2015年的21.5萬t,增加了1.31倍(表5)。
3中國肉雞產業未來發展趨勢
3.1肉雞規模化、產業化飼養水平不斷提高
最近10年,中國規模化家禽飼養有了較快發展,各地區肉雞飼養規模和數量一直在上升,專業化生產程度也在不斷提高。從規模養殖場發展情況看,2005年出欄10萬~50萬羽的大中規模肉雞場有1514戶;出欄50萬羽以上大規模肉雞場有201戶。到2012年,出欄10萬~50萬羽的肉雞場已經發展到5 605戶;出欄50萬以上的有1110戶,大中規模場戶數增加了5倍多;這些大中規模養雞場的出現和發展,提高了肉雞的產業化水平,使得國內肉雞飼養業從小規模分散飼養逐步向標準化規模飼養轉變,這有利于規范肉雞的飼養、繁殖、疫病防疫等,也有利于建立行業標準,提高中小規模養殖場的生存能力,為中國居民日益增長的雞肉需求和食品安全需求,提供了堅實的后盾。同時,有一定經濟實力的大型養殖場與當地政府合作,可以通過多渠道在帶動當地農民就業、建設新農村、促進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等方面作出一定的貢獻。
3.2肉雞生產和消費水平會持續增加
從世界水平看,中國僅次于美國,是世界第2大肉雞生產國和肉雞消費國,從人均生產和消費水平看,美國人均肉雞生產量約為63 kg,中國約為9.7 kg,美國人均肉雞消費量約為51kg,中國約為9.5 kg,從中美比較看,隨著中國經濟水平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雞生產和消費會不斷增加。從中國肉雞生產和消費的變化看,生產和消費均經歷了2次增長,肉雞生產量第一階段增長了約4.5倍,第二階段增長了約85%;肉雞消費量第一階段增長了4.88倍,第二階段增長約82%,未來肉雞生產和消費還會持續增加,個別年份會出現小幅下降,但總體趨勢是隨著經濟增長穩定增加。
3.3肉雞進出口量會處于穩定波動狀態,出口會呈增加趨勢
從世界水平看,中國肉雞進出口量的波動對國際市場有一定的影響,但影響程度有限,中國肉雞進口處于世界第11位,出口處于世界第5位;從長期水平看,中國經歷了凈進口國與凈出口國交替的過程,近5年處于凈出口狀態。當存在貿易保護主義和技術性壁壘的限制時,肉雞進出口會出現波動;當不存在貿易限制時,隨著國內肉雞規模化、產業化飼養水平的提高,飼養成本會下降,飼養質量會提高,這有利于國內肉雞的出口,因此,出口可能會呈增加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