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院校調整合并和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背景下,產生了大批合并重構型和自我擴張型的多校區大學,原有的財務管理軟件無法高效地實現多校區財務聯合管理。本文以高校財務軟件的創新為切入點,根據財務人員的具體需求,分析了當前財務軟件的不足之處,從流程、廣度、深度、管理和設計理念的角度,提出了應著力于財務系統的網絡化、信息數據接口的豐富化、管理功能的智能化和設計理念的專業化的創新方法。在財務軟件逐步更新的過程中,證明了以上改進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財務管理水平。
【關鍵詞】多校區模式 財務軟件 財務管理
一、緒論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共建、合作、劃轉、協作”為主要精神的院校調整中產生了一大批規模龐大的綜合性大學,這些大學一般具有多個校區甚至跨市、跨省。而某些地方性院校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背景下,出于擴招的內在動力而普遍新設校區,形成多校區大學。故“合并重構”和“自我擴張”所形成的多校區大學在我國非常普遍[1]。由于原有的財務管理軟件主要面向本校區的管理,在沒有任何改進和創新的情況下,無法適應多校區的財務管理工作。所以,擴充財務軟件功能并使其適應多校區的財務管理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本文從流程、廣度、深度、管理和設計理念的角度,提出了應著力于財務系統的網絡化、信息數據接口的豐富化、管理功能的智能化和設計理念的專業化的創新方法。
二、存在的問題
(一)自動化程度比較低
會計電算化以來最大的改變只是形式上的變更,財務人員依舊陷于沉重的日常核算工作而不能著重于財務管理,會計流程沒有得到優化和重構[2]。如今多校區的管理加重了財務人員的日常核算工作,更加嚴密的財務報銷審核程序和人員的匱乏再次加劇這種狀況。目前,高校財務軟件主要應用于日常經費核算、資金結算等,在預算管理等方面的功能相對簡單且難以得到應用。
(二)管理功能專業性不足
財務軟件的管理功能即將會計勾稽關系以及財務規章制度滲透到財務軟件的設計中,由軟件自動實現部分財務管理功能。目前,由于軟件開發者對會計流程不熟悉,造成某些會計勾稽關系未設計到財務軟件中,或已設計的功能不完善[3]。這些問題對財務人員帶來較大的困擾。如報表中固定資產若不等于固定基金,則做這筆錯賬時應在憑證中就給予無法保存的提示,不會延遲到報表生成階段才給出提示。該類問題造成管理工作難以借助軟件的功能更好的實施。
(三)適應性較差
財務軟件的設計在遵從財務流程規范的基礎上,更應以實際用戶的需求為中心,與一線財務人員進行對接。目前,財務軟件以滿足用戶現有的管理方式下的業務為目的,功能較為豐富,具有較強的通用性。但在開發設計時,很少有系統的軟件結構設計過程,基本是從應用分析直接進入編程過程,缺乏貫穿在軟件中的管理理念和整體思路,鮮與財務人員溝通[4]。而軟件投入運行后,又不能及時針對使用者的意見反饋進行改進。這就造成軟件某種程度上不能適應財務人員需求,某些軟件缺陷只能去被動地適應。當前高校的多校區、跨地域情況在某種程度上具有管理的特殊性,商業上的通用性軟件的適用性效果并不好,高校迫切需要軟件的“私人訂制”。
三、設計方法的創新
(一)軟件流程的創新
創新財務軟件流程需大力推行遠程報賬系統來減輕日常核算工作負擔。遠程報賬系統將財務軟件系統從單機推廣到網絡,它兼具網絡的便利和安全,將日常會計工作中“人—人”的傳統報賬過程演變為“機—機”遠程點對點的會話,實現報賬與會計核算的遠程化、領導簽名的數字化、原始憑證的電子化,提高工作的效率與準確率[5]。遠程報賬系統支持全校區范圍內職工的網上報銷,簡化了報銷流程,能夠跨校區辦理報銷業務,減少了因簽字、審核和排隊等程序造成的往來折返。更進一步,在遠程報賬系統中可加入費用統計功能,可以按時間、部門、報銷人和費用類別等分類匯總,既方便財務人員統籌控制,又方便部門領導隨時了解本部門的報銷情況。
(二)應用廣度和深度的創新
創新應用廣度即拓寬高校財務軟件的適用性范圍,增加豐富的外部數據接口,通過對數據的一致性改造與其他職能部門的軟件對接形成管理信息系統,實現數據共享、數據交流來提高工作效率。創新應用深度即進一步提高財務軟件的自動化水平,通過計算機對數據的加工處理功能來減輕人的負擔。
從根本上說,創新高校財務軟件應用的廣度和深度,就是要將凡是與財務有關的業務進行無縫連接,建立一個高度一體化的動態會計平臺,使核算更接近業務前端,有效地提高高校管理水平[6]。
(三)管理功能的創新
財務軟件的管理功能除了實現日常財務管理外,還應上升到“專家”和“智庫”層次。高校財務管理是高校整體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財務管理的整體目標和學校的總體目標相一致,財務管理能為學校的經營管理決策提供財務依據。2014年新頒布的《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將支出劃分為教學支出、科研支出、行政支出、后勤支出、離退休支出,并在每項支出下按資金來源劃分為財政補助支出、非財政專項資金支出和其他資金支出,這為生均培養成本的測算提供了很好的賬務體系。高校財務軟件中若具有成本管理模塊,不僅能解決生均培養成本核算難題,并可以進行實時核算,隨時供上級部門查驗。該功能一方面可以方便測算高校自身的投入產出比以提高經濟效益;另一方面,通過判斷重點支出資金流向,可調整高校未來發展的戰略目標。
(四)設計理念的創新
軟件提供商應學習國外的先進設計思想,以高校財務管理為核心來設計和開發軟件,根據高校的財務管理體制特點來改變不合理的管理流程,引入科學的管理流程來重新設計、調整軟件功能。同時,高校財務人員也應轉變觀念,積極參與軟件設計,以自身豐富的財務知識和經驗去彌補軟件設計者的專業知識不足,在通用性的高校財務軟件平臺上搭建起利于工作和管理的個性化“私人訂制”模塊。
四、結論
本文針對現有財務軟件存在的缺陷和問題,從軟件流程、應用廣度深度、管理功能和設計理念方面談了高校財務軟件的創新方法。通過這些方法,能夠更好的應對高校多校區模式下財務工作遇到的問題,提高效率,簡化流程。
參考文獻
[1]朱洵,舒時光.國內外多校區大學管理模式的比較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2,5:16-18.
[2]馬云平,邵華清,楊守杰.關于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對外經貿,2012,1:147-148.
[3]王曉杰.基于財務報表勾稽關系的審計重大錯報風險識別[J].財會月刊,2016,1:71-73.
[4]黎氏慧.淺議高校財務軟件[J].教育財會研究,2005,4: 58-59.
[5]李強,高勇.高等學校財務網絡遠程報賬系統的構想[J].財政研究,2003,11:59-60.
[6]張海蘭.網絡信息時代高校財務管理目標及其實現[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3:29-30.
作者簡介:同玉潔(1983-),女,漢族,濟南人,高等教育學碩士,中級會計師,畢業院校:山東財經大學,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學理論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