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地勘單位來說,申報各種地質項目是日常工作的主要內容。而在申報地質項目的過程中,進行地質項目的預算編制和管理是其中的核心環節。本文將對目前地勘單位的地質項目預算現狀進行分析,指出當前我國地勘單位在項目預算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不足,并據此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分析,旨在健全項目預算管理制度,激發地勘單位的項目預算意識,提高預算管理水平。
【關鍵詞】地勘單位 地質項目預算 現狀 對策
一、引言
地勘單位是出于國家經濟建設和科技發展的需要而對一定區域的地質構造、地貌、礦產進行一定調查研究工作的單位。在工作的過程中,地勘單位往往需要申請許多的有價值的地質項目進行深入的調研活動,那么這些項目的財務預算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它們關乎整個項目的實施經費,關乎人力、物力、財力的具體分配問題,對于地質項目的順利實施和運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將會直接指出目前我國地勘單位在地質項目預算方面存在的很多問題,并致力于提出一系列積極有效的措施。
二、地勘單位的地質項目預算存在的問題
(一)政府層面存在的問題
1.預算單價不統一。對于我國的地勘單位來說,進行地質項目的預算目前并沒有一個統一的、通用的、有效的價格標準。各地區之間、同一地區的不同單位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甚至,在同一地區,做同樣的工作,只是因為資金來源不同,單價相差較大。比如用中央地質勘查資金和地質調查局的地質調查專項經費就相差30%左右。這種預算單價的不統一導致很多地質項目預算不合理,工作效率低下,并且出現一些不公平的現象。
2.經濟分類預算標準太單一,不適應各單位的具體開支結構。很多地勘單位在進行經濟分類預算的劃分時,標準太過單一,具體到每一個地勘單位,可能會存在適應性不足的情況。有些地勘單位根據自身實際制定了屬于本單位的開支結構,很多時候與這種單一的分類預算標準會存在一定的沖突,例如A單位擁有100名專業技術人員,在編制預算時,其編制經濟分類預算時,只編制這100人中財政未安排基本人員經費的那部分,其他將靠臨時雇工來完成,則其編制的人員經費會偏小,而編制的勞務費數額會偏高;B單位有200人專業技術人員,60名工人,因雇工較少,其開支結構必然是人員經費偏高,勞務費偏低或沒有。
3.財政經費的確認滯后。我國的很多單位包括地勘單位的財政經費的確認都需要經歷一個十分漫長和繁瑣的過程,從審批開始到真正資金的到位都需要很長時間的等待。所以很多時候出現的情況就是項目已經開始啟動,調研人員卻缺乏相應的資金支持,只能先用自己的錢墊上。到后期項目結束階段,財政經費終于批準下來了,項目也基本完成了,真正用于項目的財政經費也無處可花了。如某地勘單位的地質項目設計經費預算為300萬元,財政批復的預算也是300萬元,但是等到工作已經結束后,財政投資評審的評審結果才出來,只核定經費280萬元。那么在做項目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超支的現象,這部分損失又該由誰來承擔。此外,這種滯后性也導致了項目預算管理工作和地勘單位財政管理工作的混亂,降低了項目運作的效率。
4.目前按照政府部門認可的地質項目預算,難于執行。對于地質項目預算,政府有一系列十分明確的、界定清晰的項目開支名目,哪些花費可以報銷,哪些就不屬于財政經費的支出名目都有很嚴格的要求。所以,在預算范圍內,要嚴格按照政府部門認可的方式進行預算管理的話,往往存在很大的執行難度。很多人為了獲得財政資金而打擦邊球,虛報、造假的現象層出不窮?;旧?,將所有的地勘單位的開支名目和預算對比,都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二)地勘單位存在的問題
1.地勘單位重視度不夠。目前我國大多數的地勘單位對于項目預算的管理都缺乏深刻的認識,忽視了預算管理對于整個項目順利完成的重要性。第一,地勘單位對于地質項目預算管理普遍存在著重結果、輕過程的現象,對于預算編制的整個過程敷衍應對,卻想盡可能地多獲取項目資金的數量;第二,地勘單位的工作者們普遍把項目預算及其管理工作當做只是財務人員的工作,與他們無關。這種對項目預算的不重視很有可能導致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一些資金問題;第三,地勘單位的工作人員大多是地質專業出身的人,往往缺乏一定的財務知識,做出來的項目預算水平較低,不利于接下來的預算管理。
2.項目預算管理制度不健全。當前我國的預算管理制度體系還很不健全,存在著很多的缺陷和漏洞,因此,就有很多單位冒著一定的風險,去鉆制度漏洞的空子。比如,為了獲得國家或地方政府部門的財政撥款,很多單位會巧立名目,編造預算編制,把獲得的財政經費在單位內部進行分紅。還有些單位就以虛報項目開支的方式去獲得經費的剩余部分。再如,有些工作人員為了把不屬于國家規定的地質項目開支能夠報銷,就通過各種手段去獲取發票或者套現。從當前的這些問題來看,健全和完善項目預算迫在眉睫,亟需解決。
3.缺乏激勵機制和考核機制。當前我國地勘單位的項目預算管理之所以存在這么多的問題,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缺乏相應的激勵機制和考核機制。一方面,預算管理并沒有與個人的工資、績效相掛鉤,工作人員對其重視度都很低,進行預算編制的工作積極性較差。另一方面,單位對此也沒有相應的考察考核指標,在項目實際運行過程中一旦出現任何預算問題,也無法追究具體責任到個人。
三、完善地勘單位地質項目預算策略探究
(一)各省、自治區應當建立本地區的統一價格
我國地域遼闊,各省、自治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也各不相同,所以很難建立一個全國性的、統一的項目預算單價價格標準。但是,各省、自治區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建立屬于本地區的統一項目預算價格,盡量縮小價格差異,提高項目預算的工作效率,杜絕不公正現象的發生。
(二)取消經濟分類預算標準,由各單位自行編制開支結構
如果嚴格按照經濟分類預算標準進行項目預算,執行的難度的確很大,而且也會導致很多單位為了使自己的開支名目符合標準去偽造賬目或湊發票。所以,為了從根源上杜絕此類現象的發生,政府及相關部門應當取消經濟分類預算標準,改由各單位根據自己的開支名目和項目花費情況編制屬于自己的開支結構,并進行相關的預算管理工作。
(三)財政投資評審的工作要先行,應在預算批復前完成
財政經費的滯后性給項目的實施帶來了很大的隱患和風險,很多項目會因為實施過程中資金不到位而終止或出現其他問題。為了規避這種風險,財政投資評審的工作必須先于項目的實施。首先,地勘單位的領導應當加強與政府部門及其他投資方的溝通和協調,及早落實項目經費的批復工作;其次,如果經費的落實實在困難,而項目又急需快速開展,則應該采取相對折中的辦法,先落實一部分的經費,保障項目實施前期的經費充足;最后,在項目將要完成的后期,經費已經全部到位,此時單位應特別注意杜絕為了獲得經費結余而刻意“打擦邊球”的情況。
(四)健全項目預算管理制度
對于地勘單位來說,健全項目預算管理制度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第一,進行項目預算工作必須引進一批優秀的財務管理人員,成立專門的項目預算編制機構,確保他們的專業素養和職業技能,同時鼓勵地質工程技術人員和財務管理人員進行密切的配合,做好與項目預算相關的交流與溝通工作;第二,要建立項目預算評估機制。對于每一個待批復的地質項目預算在送審前,要進行嚴格的評估工作,確保項目預算編制的合理性和科學性;第三,要建立積極的工作激勵機制和獎懲制度,將預算管理工作與工作人員個人的績效和工資掛鉤,最大限度地激發單位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同時,對于在項目預算管理中出現的報虛賬、假賬、湊發票、套現等行為給予嚴厲的懲罰。相應地,表現良好的工作者也具有一定的獎勵措施。
四、小結
項目預算工作對于地勘單位的正常運行和發展特別重要,是其財務工作中的重要一環。但是縱觀當前我國地勘單位的地質項目預算現狀,無論是從政府層面來看,還是就地勘單位本身的發展來說,情況都不容樂觀,這應當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本人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和實踐經歷,提出了以下四個方面的措施建議:各省、自治區應當建立本地區的統一價格;取消經濟分類預算標準,由各單位自行編制開支結構;財政投資評審的工作要先行,應在預算批復前完成;健全項目預算管理制度等。
參考文獻
[1]李憲琛.淺談如何改進地質項目預算管理.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10(9).
[2]馬向東.地質項目預算在地勘單位的現狀和對策.中國經貿2,016(19).
作者簡介:熊建芳(1973-),男,苗族,廣西隆林人,大專學歷,任職于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四地質隊財務科科長,研究方向:地質勘查單位項目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