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洪巖,姜靜,孫美波
(遼寧省大連莊河市中心醫院神經內一科,遼寧大連116400)
依達拉奉對老年腦梗死患者的治療效果
倪洪巖,姜靜,孫美波
(遼寧省大連莊河市中心醫院神經內一科,遼寧大連116400)
目的探討老年腦梗死患者采取依達拉奉治療的療效。方法選取72例老年腦梗死患者,根據治療方式不同將入選者分為對照組(常規治療)與實驗組(常規治療+依達拉奉治療),各36例,觀察兩組臨床療效及相關指標在治療前后的變化。結果實驗組臨床有效率為91.67%,較對照組的臨床有效率72.00%顯著要佳(χ2=4.60,P<0.05);同時治療后,兩組ADL評分、NIHSS評分均顯著改善,實驗組上述指標分別為(68.52±26.53)分、(17.81±6.56)分,對照組分別為(52.48±22.21)分、(21.32±7.36)分,而實驗組改善更為顯著(tADL=2.782,tNIHSS=-2.136,均P<0.05);此外,治療后,兩組IL-18和TNF-α表達量均顯著下降,實驗組上述指標分別為(75.33±17.52)ng/L、(97.22±20.45)ng/ L,對照組分別為(92.62±30.45)ng/L、(134.52±25.18)ng/L,而實驗組下降更為顯著(tIL-18=-4.877,tTNF-α=-6.362,均P<0.05);兩組治療后,血液流變學各指標均顯著下降,而實驗組下降更為顯著(P<0.05)。結論依達拉奉能有效減輕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調節機體的炎性環境,促進神經功能恢復,有效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療效顯著,具有推廣價值。
療效;腦梗死;依達拉奉
急性腦梗死是老年人常見疾病,常常發病急,無前驅癥狀,預后較差。依達拉奉為自由基清除劑,改善梗死周圍局部腦血流量,阻止腦水腫和腦梗死進展,并抑制遲發性神經元死亡。本研究探討腦梗死患者采取依達拉奉治療的療效,現作以下報道。
1.1 臨床資料選取72例于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間本院接收的老年腦梗死患者,均經CT、MRI證實,符合全國第9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標準,均為發病后2~3 d內住院,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1)有風濕免疫性疾病或伴有內臟器官嚴重感染者;(2)有神經疾病史者;(3)既往有藥物過敏史者;(4)腦腫瘤等其他腦部器質性病變;(5)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根據治療方式不同將入選者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組內均有36例患者。實驗組中,女13例,男23例,年齡66~83歲,平均(72.6±7.5)歲,病程2~48 h,平均(22.5±9.6)h。對照組中,女12例,男24例,年齡65~82歲,病程3~46 h,平均(21.8±9.2)h。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兩組均給予脫水、降顱壓、改善腦部血液循環、抗血小板藥物、減少腦水腫、腦細胞保護劑等綜合治療。實驗組在以上基礎上加用依達拉奉注射液(吉林省博大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 20051992),在100 mL、0.9%氯化鈉溶液中加入30 mg依達拉奉稀釋后靜脈滴注,每天2次,連續給藥2 w。腫瘤壞死因子(TNF)-α和白細胞介素(IL)-8檢測:治療2 w后清晨抽取靜脈血5 mL,并置于-20℃環境中待檢。采用北京中衫金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IL-8和TNF-α試劑,檢測應用ELISA法,按試劑說明書嚴格操作。并于治療前、治療2 w后測定血液流變學指標
1.3 觀察項目(1)觀察兩組治療前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評分和卒中量表(NIHSS)。療效評定[1]:基本痊愈:治療后,患者病殘程度為0級,NIHSS評分減少不低于91%;顯著進步:治療后,病殘程度1~3級,評分減少46%~90%;進步:治療后,評分減少18%~45%;無變化:治療后,評分減少在18%以內;惡化:經過治療,評分增加>18%。本文將進步、顯著進步、基本痊愈歸納為臨床有效。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5.0軟件分析及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分析實驗組較對照組臨床療效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臨床療效組間比較
2.2 TNF-α和IL-18療前療后變化治療后,兩組IL-18和TNF-α表達量均顯著下降,而實驗組下降更為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血液流變學變化兩組治療后,血液流變學各指標均顯著下降,而實驗組下降更為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NIHSS評分和ADL評分療前療后變化治療后,兩組ADL評分、NIHSS評分均顯著改善,而實驗組改善更為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5 不良反應兩組治療期間監測血壓、脈搏均無異常,實驗室檢查中,三大常規檢查、肝腎功能檢查均未見異常。
表2 TNF-a和IL-18療前療后變化(±s,ng/L)

表2 TNF-a和IL-18療前療后變化(±s,ng/L)
組類IL-18 TNF-α基線2 w治療后基線2 w治療后實驗組(n=36)147.42±34.56 75.33±17.52 198.52±34.55 92.62±30.45對照組(n=36)143.45±29.63 97.22±20.45 196.38±42.51 134.52±25.18 t值0.523 -4.877 0.234 -6.362 P值>0.05<0.05>0.05<0.05

表3 血液流變學變化
表4 NIHSS評分和ADL評分療前療后變化(±s,分)

表4 NIHSS評分和ADL評分療前療后變化(±s,分)
項目ADL NIHSS評分基線2 w治療后基線2 w治療后實驗組(n n=36)34.37±10.2 68.52±26.53 27.96±7.65 17.81±6.56對照組(n=36)35.44±9.96 52.48±22.21 26.89±6.54 21.32±7.36 t值-0.45 2.782 0.638 -2.136 P值>0.05<0.05>0.05<0.05
由于腦梗死造成腦組織局部血液供應障礙,引起缺氧、缺血,繼而可引起腦組織缺血壞死,周圍缺血半暗帶發生缺血反應,再灌注損傷不可避免。諸多研究已證實[2],腦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組織損傷和腦水腫與氧自由基的大量產生密切相關。腦缺血、血氧后可通過化生四烯酸代謝、線粒體呼吸鏈損傷等途徑產生自由基。再灌注后氧供充分可促使大量自由基產生。自由基主要作用于脂質膜結構中的多個不飽和雙鍵,使其發生過氧化反應,導致脂質膜通透性增加,加重細胞毒性腦水腫。依達拉奉是一種較強的抗氧化劑和羥自由基清除劑,能夠有效清除自由基,并且對細胞膜脂質過氧化作用進行抑制,減輕腦水腫,穩定腦細胞,能防止氧化性細胞損害,抑制遲發性神經元死亡,減少缺血半暗帶的面積,發揮抗缺血作用。
高芳[3]研究發現,依達拉奉的應用,能顯著改善腦梗死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本研究中,實驗組較對照組臨床療效顯著要佳(P<0.05);同時治療后,兩組ADL評分、NIHSS評分無均顯著改善,而實驗組改善更為顯著(P<0.05);兩組治療后,血液流變學各指標均顯著下降,而實驗組下降更為顯著(P<0.05),表明依達拉奉可顯著改善患者病情,減輕神經功能缺損,改善血液流變學,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與文獻報道一致[4]。TNF-α是重要的促炎反應介質,具有復雜的生物學活性,目前TNF-α在腦梗死后引起的炎性損傷已逐漸受到學者們的關注[5]。IL-18是具有重要免疫調節功能的白細胞介素因子,可誘生干擾素(IFN)-γ,還可與其他細胞因子共同參與體內免疫反應的炎癥反應,在腦梗死的發展中具有促進作用[6]。本研究中,治療后,兩組IL-18和TNF-α表達量均顯著下降,而實驗組下降更為顯著(P<0.05),表明依達拉奉能有效下調TNF-α和IL-8水平,有效調節機體的炎性環境,維持機體內環境穩定,促進神經功能恢復。此外,在治療期間,兩組均未見明顯不良反應,可見依達拉奉的安全性相對較高,對于病情危重、各項身體機能較差的老年腦梗死患者較為適用。
綜上所述,依達拉奉能有效減輕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調節機體的炎性環境,促進腎功能恢復,有效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療效顯著,具有推廣價值。
[1]何國美,戴薇.依達拉奉對腦梗死患者IL-6、IL-1 3及ET-1表達的影響[J].實用醫學雜志,2010,26(6):1043-1044.
[2]謝守嬪,彭曉蘭,嚴雯,等.依達拉奉聯合納洛酮治療腦梗死療效的Meta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4):2761-2762.
[3]高芳.依達拉奉聯合丹參多酚酸鹽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3):5991-5992.
[4]屈繼波,劉嶺.依達拉奉聯用尼莫同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療效觀察[J].重慶醫學,2011,40(33):3404-3405.
[5]朱遠群,譚雙全.依達拉奉聯合尤瑞克林治療進展性腦梗死44例[J].實用醫學雜志,2011,27(1):104-105.
[6]楊波.依達拉奉對老年腦梗死患者血清TNF-α和IL-8的影響及其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3):591-592.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5.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