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紹萍
(江西省萍鄉市蘆溪縣人民醫院婦產科,江西萍鄉337000)
兩種不同藥物治療孕產婦產后出血的臨床療效比較分析
李紹萍
(江西省萍鄉市蘆溪縣人民醫院婦產科,江西萍鄉337000)
目的探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療孕產婦產后出血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孕產婦產后出血患者共46例,采取隨機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23例與對照組23例。對照組患者給予縮宮素進行治療,觀察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進行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產后2h出血量,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23例患者在接受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療之后,產婦2 h出血量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且產婦止血時間較對照組產婦時間短,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總治療有效率為95.65%,對照組產婦總有效率為78.26%,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上在治療產后出血患者時,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進行治療,可以有效縮短產婦止血時間,減少產婦出血量,具有良好的療效和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孕產婦產后出血;臨床療效
產后出血作為臨床典型婦科高危性疾病,孕產婦產后24 h內出血量大于500 mL時,極易繼發出血性休克及感染,產婦凝血功能受到阻礙,血不凝且不止,具有較高的死亡率[1]。若未進行及時治療,將導致產婦出現產道出血甚至休克。當前臨床上針對產后出血癥狀,主要采用藥物治療輔以飲食保健,以減少產婦產褥期形成淤血癥狀,影響產婦產后恢復。本文選取46例產后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應用于產后出血患者的療效。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就診的孕產婦產后出血患者46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3例。觀察組年齡22~36歲,平均年齡(26.3±1.3)歲,孕周34~43周,平均孕周(37.1± 0.5)周,有15例患者行剖宮產術,8例患者行陰道分娩;14例初產婦,9例經產婦。對照組年齡23~35歲,平均年齡(26.5±1.2)歲,孕周35~42周,平均孕周(37.2±0.7)周,有13例患者行剖宮產術,10例患者行陰道分娩;12例初產婦,11例經產婦。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進行對比研究。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對照組采用陰道分娩方式產婦,新生兒分娩后給予20 IU宮縮素肌肉注射治療,采用剖宮產產婦,新生兒分娩后給予20 IU宮縮素及200 mL濃度為5%的葡萄糖注射液靜脈滴注治療,必要時重復滴注宮縮素進行治療[2]。
1.2.2 觀察組觀察組采用陰道分娩方式產婦,待新生兒分娩后給予250 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肌肉注射治療,采用剖宮產產婦,待新生兒分娩后給予產婦250 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500 mL濃度為5%的葡萄糖注射液宮體內注射治療[3]。
1.3 療效評價標準顯效:采用藥物治療后15 min,產婦宮頸明顯收縮,陰道出血量明顯減少;有效:治療后,重復藥物治療30 min后,產婦子宮收縮狀況有一定程度改善,陰道出血具有一定程度的緩解;無效:經過上述治療后,產婦出血及子宮收縮狀況無明顯變化。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19.0對上述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止血時間與產后2 h出血量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止血時間與產后2 h出血量對比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2.11,61.68,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止血時間與產后2 h出血量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止血時間與產后2 h出血量對比(s)
對照組(n=23)35.1±7.2 499.2±14.3組別止血時間(min)產后2 h出血量(mL)觀察組(n=23)15.2±3.2 273.3±10.2
2.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3.33,P<0.05)。見表2。
產后出血作為婦產科高危疾病,常發生于孕產婦產后2 h,陰道出血量大于500 mL,若未進行及時止血治療,將造成產婦出現凝血功能失效,嚴重時將引起產婦出現出血性休克,對產婦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因此需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療。當前臨床上主要采用宮縮素與前列腺素進行治療,推動產婦子宮收縮,改善產婦出血狀況,但由于宮縮素藥效發揮時間較短,預后效果較差,且宮縮素肌肉注射時間長,不利于產婦產后恢復[4-5]。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作為處方類藥物,主要用于肌肉注射治療,主要包含卡前列素與氨丁三醇,具有良好的收縮作用,且藥效維持時間較長,能充分促進宮頸軟化與擴張,增大子宮肌層縮宮素的受體數量,能有效促進子宮收縮,減少產婦產后出血量[6-8]。本文選取46例產后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觀察組產婦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進行治療,對照組產婦采用宮縮素進行治療,觀察組產婦止血平均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且治療后觀察組產婦出血量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產婦出血治療總有效率為95.65%,充分證明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療產婦產后出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可以明顯減少產婦產后2h出血量,加快產婦止血,促進產婦子宮收縮狀況,避免產婦止血不及時而產生并發癥的情況,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和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產后出血具有較高的發病率與死亡率,對產婦及新生兒具有嚴重的生命安全威脅,產婦出現產后出血時,需立即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進行治療,改善產婦出血狀況。

表2 兩組患者產后出血治療效果對比
[1]勞永霞.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療孕產婦產后出血的臨床觀察[J].當代醫學,2011,17(35):4-5.
[2]歐吉紅.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與縮宮素在產后出血治療中的療效對比分析[J].中國醫藥導刊,2013,12(15):2067-2068, 2070.
[3]汪新妮,彭幼,朱燕虹,等.預防性宮體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產后出血高危因素孕婦剖宮產術中的效果[J].廣東醫學, 2012,33(5):696-697.
[4]馬小娟,魏新亭,谷愛偉,等.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預防妊娠期高血壓患者產后出血的效果觀察[J].山東醫藥,2014,24(58): 38-39.
[5]劉淼,張艷萍,鄧玉清,等.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高危產婦產后出血的臨床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2(2): 144-145,205.
[6]鄧小艷,謝綱,劉丹,等.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與益母草注射液聯合防治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臨床觀察[J].中南藥學,2012, 10(2):149-151.
[7]周燕,劉婷婷,李茜暉,等.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療孕產婦產后出血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3,2(36):429-430.
[8]王芙蓉.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預防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產后出血的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1(23):2551-2552.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5.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