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海麗,蘇雅潔,阿 仙,楊 紅,王 磊,阿米娜,比麗克孜,楊紅英,李寶蘭,熱孜萬古麗,李建梅,李 龍
(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1;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婦幼保健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1; 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阿瓦提縣婦幼保健院,新疆 阿瓦提 843200; 4.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喀什市婦幼保健院,新疆 喀什 844000; 5.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阿克蘇市婦幼保健院,新疆 阿克蘇 843000; 6.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輪臺縣婦幼保健院,新疆 輪臺 841600; 7.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庫爾勒市婦幼保健院,新疆 庫爾勒 841000; 8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和田市婦幼保健院,新疆 和田 848000)
新疆南部地區基層新生兒疾病篩查影響因素分析
蔣海麗1,蘇雅潔1,阿 仙1,楊 紅2,王 磊2,阿米娜3,比麗克孜4,楊紅英5,李寶蘭6,熱孜萬古麗7,李建梅8,李 龍1
(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1;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婦幼保健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1; 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阿瓦提縣婦幼保健院,新疆 阿瓦提 843200; 4.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喀什市婦幼保健院,新疆 喀什 844000; 5.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阿克蘇市婦幼保健院,新疆 阿克蘇 843000; 6.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輪臺縣婦幼保健院,新疆 輪臺 841600; 7.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庫爾勒市婦幼保健院,新疆 庫爾勒 841000; 8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和田市婦幼保健院,新疆 和田 848000)
目的 通過對新疆南部地區新生兒疾病篩查(簡稱新篩)基層工作人員的現狀調查,了解新篩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各種影響因素,并針對主要問題提出改進措施。方法 選擇新疆南部地區44個縣市采血機構的新篩工作人員進行問卷調查,采用Logistic回歸方法對影響新篩工作開展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結果 回收有效問卷244份,維吾爾族工作人員占75.00%,初級職稱占79.51%、專職從事新篩工作的僅占29.92%。經Logistic回歸模式進行多因素分析,工作人員的職稱(P=0.013)、是否有專職的新篩工作人員(P=0.00),新篩工作年限(P=0.014)及上級是否定期督導檢查(P=0.034)對篩查率的上升的影響,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工作人員是否專職以及上級部門對新篩工作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篩查率的提高。針對新生兒篩查工作人員的培訓模式的轉變對新生兒篩查工作的發展至關重要。
新生兒疾病篩查;基層工作人員;問卷調查;影響因素
自我國實施新生兒疾病篩查(簡稱新篩)工作以來,大部分研究是從信息的接收者的角度去發現問題及分析問題,而從執行新篩工作的傳播主體方面研究較少。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以下簡稱新疆)自2009年6月全疆開展新篩工作,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篩查中心管轄的新疆南部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喀什地區、阿克蘇地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區、和田地區,新疆南部五地州全年活產人數占全疆活產數的2/3。其民族分布以維吾爾族為主,少數民族比例達到85%以上[1]。在衛生行政部門的督導及多次培訓后,所轄各地州的助產機構對新篩項目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工作積極性得以提高,新篩率從2009年的0.02%逐漸上升至2015年的62.72%。共篩出苯丙酮尿癥患兒99例,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患兒65例,根據全國婦幼衛生監測數據:2014年全國篩查率90.7%,新疆全疆篩查率為72.2%[2],可見新疆南疆五地州篩查率仍偏低。針對此情況,本研究對轄區內44個縣市的新篩工作人員進行了問卷調查,了解影響篩查工作開展和篩查最終目標的主要因素,為進一步改進篩查工作,提高篩查率及構建公共衛生服務平臺提供決策信息。
1.1一般資料
采用分層整群抽樣的方法選擇南疆五地州44個縣市共536家的采血機構中編碼尾數為單號的268家采血機構,每家采血機構選擇負責新篩工作人員1名,進行問卷調查。調查時間為2015年7月1日至15日。
1.2調查內容與方法
按照問卷調查的設計原則[3],由新疆自治區人民醫院篩查管理小組依據近年來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基層單位工作人員日常反饋的問題及基層單位具體情況自行設計問卷。其內容包括基層工作人員的基本信息,其中包括族別、性別、職稱、年齡、學歷、是否專職、工作年限、單位工作人數;工作人員對新篩知識的了解程度(分為不了解、初步了解、基本了解、完全了解);工作人員所在單位對新篩的管理、宣傳、督導等情況。
1.3 質量控制
①對參與本次調查的小組成員進行培訓,統一標準和認識,調查問卷以電子版及郵寄方式發放及收回;②預調查:在調查開始之前,進行預調查,根據結果及時修改了調查問卷中的有關內容,使其通俗易懂,簡明扼要,覆蓋問題較全面;③問卷下發前對基層采血機構工作人員進行統一培訓,第一遍培訓采用網絡說明,第二遍為電話講解;④問卷回收后由調查者審核問卷,對重要項目未填及漏項時打電話或通過網絡重新確認。
1.4統計學方法
運用Excel 2007錄入數據,STATA 14.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描述和分析,計數資料用頻數(構成比)表示,以Logistic回歸模式中的有序響應模型進行多因素分析,其中篩查率以<40%=0; 40%~50%=1; 50%~60%=2; 60%~70% =3; >70%=4,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268份,回收244份,回收率91.04%,其中鄉鎮衛生院112人,縣市醫院88人,縣婦幼保健站的新篩質控管理人員44人。在調查對象中,維吾爾族工作人員占75.00%,初級職稱占79.51%,大中專學歷各占47.54%,兼職從事新篩工作者占70.08%;工作年限1~3年者占53.28%,所在單位中從事篩查相關工作人數1~3人的有102人,占41.80%,見表1。
2.2基層工作人員對新篩知識獲得途徑和認知情況
在新篩查知識的獲得途徑方面,85.25%的工作人員參加過新篩查培訓班,參加1~3次的占71.15%;對苯丙酮尿癥(PKU)基礎知識的了解程度:不了解者占22.13%,初步了解者占23.77%,基本了解者占54.11%,完全了解者為0;對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簡稱CH)基礎知識的了解程度:不了解者占22.95%,初步了解者占25.41%,基本了解者占51.64%,完全了解者為0,見表1。
表1 調查對象基本情況及對新篩的認知水平(n=244)

Table 1 Basic information of survey objects and their cognitive level in neonatal screening(n=244)
2.3篩查率的影響因素
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在篩查率<40%、40%~50%、50%~60%、60%~70% 、>70%五個等級中,工作人員的職稱(P=0.013)、是否有專職的新篩工作人員(P=0.00),新篩工作年限(P=0.014)及上級是否定期督導檢查(P=0.034)對篩查率的上升的影響,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影響新篩工作開展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Table 2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neonatal screening
由于經濟、社會等方面的因素,我國各地區篩查工作存在極大的不平衡,2015年新疆南疆五地州的篩查率仍存在較大差異,分別為:巴州80.4%、阿克蘇地區82.9%、和田地區50.3%、喀什地區53.8%、克州38%[2]。為提高人口素質,2013年國家實施了貧困地區新篩補助項目,對新疆喀什地區、和田地區、克州地區的農村患兒均免費做新篩,但在2015年的新疆新篩工作會議中,喀什地區、和田地區和克州的篩查率仍在新疆15個地州中倒數3名[2]。為分析原因本研究對篩查工作的影響因素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發現:工作人員的職稱、是否有專職的新篩工作人員,新篩工作年限及上級是否定期督導檢查對篩查率的上升的影響,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1從事新篩工作人員情況對新篩的影響
在Logistics回歸分析中發現在從事新篩工作年限的長短、是否有專職的新篩工作人員及職稱對篩查率有影響考慮原因是:①在南疆五地州每年的活產人數占新疆總的活產人數的71.1%,隨著篩查率不斷地提高如2015年的新篩人數就達到了192 633人[2],要完成此項工作從宣教,簽知情同書、采血、登記、遞送、郵寄需花費一定的時間,基層婦幼保健院及各鄉衛生院都存在沒有專職固定人員完成此項工作,存在完不成的情況;②技術職稱的影響:職稱越高的工作人員,在本崗位工作時間長,接受各種衛生培訓的機會多,從而認識到新篩查——三級預防項目對公共的影響也更透徹,完成的質量更高,本研究發現從事新篩的工作人員中79.51%的都是初級職稱,因此對新篩工作有一定的影響;③由于在沒有固定的新篩專職的工作人員,存在經常更換工作人員的情況,從事新篩工作的時間也相對不長,因此對新篩工作沒有深入的了解,對新篩工作有明顯的影響。
3.2培訓方式對新篩影響
新篩是一項勞動密集型的技術,在一定范圍內開展這項工作往往需要許多不同專業背景的人員共同工作,因此,人員培訓和質量控制尤其重要[4-5]。作為醫護人員更應該深刻的認識和掌握有關的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本研究發現新篩查工作人員的族別、性別、年齡、學歷對篩查率無影響(均P>0.05),這說明新篩查的相關問題是容易理解和接受的,但是在調查中發現85.25%的工作人員參加過新篩培訓班,參加1~3次的占71.15%;對PKU和CH基礎知識的了解程度中完全了解的為0,這說明以往的培訓是存在問題的。考慮原因為新疆南部地區特別是縣鄉級醫院的醫護人員以維吾爾族為主,符合本研究中75%的維吾爾族工作人員的比例。以往的培訓模式是以授課為主的大型培訓班模式,存在一定程度的語言文字交流問題,針對以上問題在今后的培訓工作中將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深入鄉級以下采血機構對基層醫務人員面對面的進行小班培訓[6];第二,錄制漏篩PKU和CH患兒及新篩出的PKU和CH患兒的生活情況對比視頻,請各縣市、鄉鎮醫院的主要負責人及與新篩工作有關的工作人員觀看,更直觀地認識到篩查工作的重要性,增強法律意識[7];第三,現場演示如何采集合格血片,使基層工作人員直觀的得到培訓;第四,采用雙語講解,既往的研究顯示,雙語教學方法無論是對理論知識還是操作知識的掌握均明顯提高[8]。在各地州縣市婦幼保健院培養優秀的維吾爾族新篩專干定期到個采血機構現場指導工作。
3.3行政干預對新篩工作的影響
本研究顯示上級是否定期督導檢查對篩查率的影響有統計學意義,說明在篩查工作中定期督導檢查能更好的解決阻礙新篩工作發展問題。結合實際工作中發現:當篩查率達到70%以后很難再提高。在調查中還發現基層婦幼保健院存在人員不足而雇用非正式編制的工作人員和借調工作人員的情況,流動性大,因此造成了新生兒篩查工作人員工作年限短,更換頻繁的情況,這些問題都影響到新篩工作的進展。在以往的督導檢查中發現:各地州縣市的衛生行政部門領導對此項工作的認識不足、重視度不夠,有研究也顯示衛生行政部門是否有政策上的干預有很大關系[9]。在一項兒童保健服務利用情況的調查表中發現兒童的健康體檢和“五苗”接種率最高,這和現在入托和幼兒園必須具備的條件有明顯關系。
以上問題顯示行政部門對新篩的重視程度至關重要,在以后的工作中為了提高篩查率能否采取以下措施:①新生兒篩查工作人員盡量固定,在情況允許的情況下不要隨意調動崗位;②由于工作量大盡量配備新篩專職工作人員;③同時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在政策上應按照國家頒布的新篩管理辦法積極干預各縣市助產機構,定期督導檢查總結采血機構中存在的問題并現場開協調會,做得好的采血機構分享經驗,幫助落后的采血機構解決和分析問題,并協調解決基層工作中存在的問題;④能否將新篩作為今后入托和幼兒園的必備條件來促進新篩率的提高。將新篩工作納入醫療衛生的年度目標管理并制定獎懲措施[10];⑤新篩中心完善新生兒篩查三級網絡管理,簡化程序,做好各級的聯系,尤其做好陽性患兒追蹤和隨訪,提高不合格血片的重采率和可疑陽性患兒的召回率。
綜上所述,配備專職的新篩工作人員及行政部門、改變對新篩工作的重視程度和培訓模式對新篩工作的發展至關重要。2015年新疆南疆五地州仍有11.4517萬的新生兒沒有接受新篩,根據以往新疆PKU和CH的發病率,至少有幾十個遺傳代謝病的患兒因此漏篩而錯過黃金治療期,成為神經精神運動發育遲滯和智力低下者,給家庭及社會帶來承重負擔。本研究從執行新篩工作的傳播主體方面研究發現了一些問題,為今后新疆南疆地區新篩工作的發展提供依據,有助于防止殘疾兒的出現,以提高人口素質。
[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統計局.新疆統計年鑒-2014[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2014:3-7.
[2]國家衛生計生委,全國婦聯.2015年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善項目師資培訓班資料[EB/OL].[2016-06-03].http://djm.ln.cn/a/ziliaoxiazai/20150817/72.html.
[3]趙耐青,陳峰.衛生統計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56-360.
[4]Gies I,Tournaye H,De Schepper J.Attitudes of parents of Klinefelter boys and pediatricians towards neonatal screening and fertility preservation techniques in Klinefelter syndrome[J].Eur J Pediatr,2016,175(3):399-404.
[5]Bokay J,Kiss E,Simon E,etal.Maternal phenylketonuria[J].Orv Hetil,2013,154(18):683-687.
[6]張麗紅.基層醫院開展新生兒疾病篩查現狀調查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2,50(4):18-19.
[7]蘇雅潔,蔣海麗,阿仙,等.南疆地區新生兒家屬對新生兒疾病篩查認知情況調查[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6,27(5):634-636.
[8]李龍,努爾亞,蘇雅潔.新疆維吾爾地區新生兒復蘇雙語培訓的效果[J].中華圍產醫學雜志,2016,19(1):39-43.
[9]Burlina A B, Corsello G.Survey of Italian pediatricians' perspectives and knowledge about neonatal screening[J].Ital J Pediatr,2015,41:41.
[10]Lloyd-Puryear M A, Brower A. Long-term follow-up in newborn screening: a systems approach for improving health outcomes[J].Genet Med,2010,12(12 Suppl):S256-S260.
[專業責任編輯: 艾 婷]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neonatal screening in primary hospitals in southern Xinjiang
JIANG Hai-li1, SU Ya-jie1, A Xian1, YANG Hong2, WANG Lei2, Amina3, Bilikezi4, YANG Hong-ying5, LI Bao-lan6, Reziwanguli7, LI Jian-mei8, LI Long1
(1.XinjiangUygurAutonomousRegionPeople’sHospital,XingjiangUrumqi830001,China; 2.XinjiangUygurAutonomousRegionMaternalandChildHealthCareHospital,XingjiangUrumqi830001,China; 3.MaternalandChildHealthCareHospitalofAwatCounty,XingjiangAwat843200,China; 4.MaternalandChildHealthCareHospitalofKashiCity,XingjiangKashi844000,China; 5.MaternalandChildHealthCareHospitalofAksuCity,XingjiangAksu843000,China; 6.MaternalandChildHealthCareHospitalofLuntaiCounty,XingjiangLuntai841600,China; 7.MaternalandChildHealthCareHospitalofKorlaCity,XingjiangKorla841000,China; 8.MaternalandChildHealthCareHospitalofHotanCity,XingjiangHotan848000,China)
Objective To find existing problems in neonatal screening in primary hospital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through a survey of neonatal screening staffs in southern Xinjiang and to provide improvement measures for main problems. Methods Neonatal screening staffs from 44 county blood collection agencies were selected for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neonatal screening were analyzed by using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Results A total of 244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Uighur staffs accounted for 75.00%, primary title staffs accounted for 79.51%, and full-time neonatal screening staffs accounted for 29.92%. Multiple influencing factor analysis with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showed that difference in impacts on neonatal screening frequency of following factors such as professional title (P=0.013), possession of full-time neonatal screening staff (P=0.00), working life of neonatal screening staff (P=0.014) and regular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from superior level (P=0.034)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Availableness of full-time staff and emphasis on neonatal screening work by authorities directly affects screening rates. Transformation of training mode of newborn screening staff is essential for development of neonatal screening.
neonatal screening; primary staff; questionnaire survey; influencing factor
2016-04-08
蔣海麗(1979-),女,主管護師,主要從事新生兒疾病篩查工作。
李 龍,主任醫師。
10.3969/j.issn.1673-5293.2017.02.020
R722.1
A
1673-5293(2017)02-016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