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喬 敏
“標準”車間
○ 文/喬 敏
蘭州石化柴油加氫聯合車間加強裝置HSE標準化建設,各項工作走向制度化、規范化、優質化。
“基礎管理更加規范、員工履職更加自覺、裝置運行更加穩定。這就是全面推進標準化建設釋放出的最大紅利。”在中國石油蘭州石化公司煉油廠HSE標準化建設經驗交流會上,煉油廠廠長姜鵬這樣說。
基層裝置HSE標準化建設工作,是中國石油集團公司強化基層安全環保基礎工作、深化HSE管理體系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2016年,以強化風險管控為重點,以提升執行力為目的,柴油加氫聯合車間嚴格按照蘭州石化公司提出的“定建抓”工作方法,全面推進基層裝置HSE標準化建設,積極探索符合車間現狀的特色做法。
圍繞管理合規、操作規范、設備完好、場地整潔的主線,這個車間集中各專業力量,梳理核心要素、盯緊薄弱環節,從責任落實、風險控制、技能培訓、文化激勵脈絡中,延伸出11個工作法分支。
柴油加氫聯合車間主任李秀強介紹:“這些工作法的誕生,為各專業開展工作提供了指導,成為我們工作走向制度化、規范化、知識化、常態化、優質化的一個橋梁。”

●標準化讓生產更安全。攝影/楊國柱/
保證裝置平穩運行,人人需要扛起責任大旗。
50000Nm3/h制氫裝置班長胥濤,每個班都提前40分鐘就位,沿著巡檢路線把所有的設備、管線、閥門、儀表一一過一遍,隨身攜帶著一個藍皮的小記事本及時記錄發現的問題。
他說:“我現在已經完成了交接班‘六步法’的第一步班前預檢查,接下來就是統計班員出勤、匯報預檢查情況、班組交接、工程師布置任務、宣布接班指令等步驟。每一項都不能含糊。這是保證一天裝置平穩運行的關鍵。”
他是這個車間員工工作狀態的一個縮影。執行力高正是源于車間硬約束管控的落地。

●蘭州石化柴油加氫聯合車間通過標準化建設,各項工作走向制度化、規范化、優質化。 攝影/楊國柱
為了確保責任落實到位,這個車間建立了交接班管理六步法、工藝技術人員“D-M-Y”工作標準、工作循環分析(JCA)“八要素”,為推進HSE工作制度化提供了制度保障,實現了管理的環環相扣。
2016年年初,車間經過梳理、評估、優化,創新提出“D-M-Y”工作標準,將工藝技術人員每日、每月、每年的具體工作進行固化,明確時間節點、提出規定動作,為工作按時、按質、按量、按需、按序完成提供了保障。本著“主動預防、關口前移、源頭把關”的原則,這個車間提出工作循環分析(JCA)“八要素”,即梳、立、定、評、修、培、獎、升,對專業技術人員和操作員工的工作制定相應標準和方案,并及時做好跟蹤驗證工作。管理內容條目化、工作流程化讓履責更加到位。
“2016年,車間未發生一起安全環保事故,避免未遂事件9起,風險控制得到肯定,員工應急處置能力得到較大提升。”車間副主任周景倫高興地說,“這個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功勞要歸根于深入推進HSE工作的規范化。”
近幾年,車間在應急預案演練、高壓法蘭緊固、大機組管理、工藝聯鎖切除投用等重點工作上投入大量精力,為員工執行理清了思路,提供了標準,確保了執行的精準、精細、精益。
車間提出“桌面推演”+“現場演練”的新型應急預案演練模式,在推廣應用中收效顯著。累計在各班組組織開展演練60次,員工技能水平大幅提升,駕馭裝置的能力明顯增強,有效確保了裝置的安全平穩運行。公司在HSE應急演練觀摩評審組的評審中,推行的“桌面推演+實戰演練”得到專家評審團一致好評。
對于高壓設備來說,高壓系統法蘭密封失效極易釀成惡性事故,所以法蘭緊固就得精益求精。2016年7月,蘭州石化公司“修改升”期間,車間柴油質量升級改造與大檢修同步進行,需要對打開的上百個高壓法蘭面進行逐一恢復,是整個檢修改造的重點也是難點。
車間副主任左超說:“檢修期間,我們嚴格按照高壓法蘭緊固‘六步法’進行法蘭拆卸和回裝,認真落實好前期準備、高壓法蘭螺栓和墊片拆卸、高壓法蘭螺栓和墊片檢驗檢測、螺栓緊固、氣密試漏、資料歸檔等各環節工作,做到了全程跟蹤監督檢修質量,有效保證了檢修質量和開工進度,按計劃圓滿完成檢修改造項目137項,向市場全面供應國V柴油比國家規定的時間提前了三個月。”
這個車間還在長期摸索實踐過程中,梳理出大機組管理“魚骨圖”,工藝聯鎖切除投用 “六準則”等方法,為各項工作高標準、高質量完成提供了思路和指導。
“明年的愿望是在‘星級員工墻’上多加幾顆星。”
“2017年希望我們班組在‘技能對抗賽’中奪冠。”
…… ……
2016年年底,在廠部集中進行賀歲視頻拍攝過程中,員工表露了心聲。這也是車間“343”培訓模式應用推廣后,產生的推動和激勵效應。
“我們的出發點還是想著抓實培訓,讓人人技能都過硬,都能挑大梁。有了高素質的團隊,就可以推動工作從‘全員參與’向‘全員負責’轉變。”李秀強斬釘截鐵地說。
車間找準突破口,通過抓難點、抓領導、抓落實、抓考核,構建了獨具特色的“343”培訓模式。具體是:踐行領導抓全局、專業抓實施、班組抓落實確保“三級作用”發揮;建立星級員工評比、“桌面推演”+“現場演練”新型應急預案演練、班組技能對抗賽、專業技術人員技術大講堂“四項機制”確保員工技能提升;抓實跨崗位、跨裝置、跨專業“三個界面”考評確保人才梯隊穩固,新培訓模式將車間整體管理走入良性循環。
大機組是保證裝置安全長周期運行的關鍵。車間從運行管理、特護管理、檢修管控、培訓演練四個方面對大機組進行特護,抽絲撥繭,對每個方面進行推敲,梳理出影響大機組運行的分支因素,排列出大機組管理“魚骨圖”,明確各個原因之間是如何相互影響并針對每個影響因素提出解決方案,最終有利于對癥下藥。
泄漏,是影響安全環保的一大勁敵。對于高壓設備來說,高壓系統法蘭密封失效,極易釀成惡性事故。
車間總結法蘭緊固檢修經驗,并結合相關標準和規范要求,在高壓法蘭密封面密封檢修工作中,提出高壓法蘭緊固“六步法”,通過前期準備、高壓法蘭螺栓和墊片拆卸、高壓法蘭螺栓和墊片檢驗檢測、螺栓緊固、氣密試漏、資料歸檔等環節,做到全程跟蹤監督檢修質量。
在車間星級員工統計表上,我們可以看到一組醒目的數字:“取得星級員工人數合計51人,跨裝置頂崗員工人數合計6人,走上運行工程師工崗位員工人數合計4人,專業工程師調整崗位人數合計4人。”這些數字再次驗證了培訓所收到的實效。培訓方式創新為車間管理注入了新活力,班組員工、專業技術人員技能素質得到顯著提升,實現了裝置安穩優運行,各項工作按計劃有序推進,車間整體管理水平上新臺階。
面對眾多剛性約束,車間黨支部書記王得紅說:“要想把這些剛性標準落地,必須從文化激勵出發,剛柔并濟才能保證管理不失原則,促進管理效能的提升、執行效率的提高、整體活力的迸發。”
車間堅持在員工當中樹立“四心”文化理念,即管理用心開拓新形勢,工作細心落實新機制,操作精心形成新突破,品質稱心實現新發展。
用心做好管理,就得用心做好服務。2016年1月“黨員活動日”啟動以來,一直到現在車間管理層成員每周五雷打不動地走進裝置現場搞衛生、除隱患,把以前衛生最難達標的壓縮機打造成了裝置的“樣板機”給員工提供實例參考。換季時節,車間也會集中對員工座椅坐墊進行更換,盡最大能力為員工創造舒適的工作環境,讓用心管理有形化,直達員工心里。“四心”文化經過長期的滲透,讓員工在責任上、心理上、思想上、行動上達成了共識,已經在員工心中形成強大支撐,促使員工之間相互協作,共同為企業創造效益,實現自身價值。
“四心”文化理念與車間推廣的11項創新工作法實現了有機融合、相輔相成,制度管人約束人,文化管人管住魂,通過“四心”文化理念的柔性,調節制度的剛性,切實發揮出了文化理念“內化于心、見諸于行”的效果,員工素質得到提升,應對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明顯提高;管理技術人員的能力得到淬煉,職業生涯煥發出了新的活力;車間內部整體工作推進穩定和諧,逐步從“嚴格管控”向“自主管理”邁進,為HSE標準化建設走向優質化奠定了基礎。
責任編輯:石杏茹
znshixingr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