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靜紅
疲倦乏力、短氣懶言、提不起精神……這些癥狀對于大多數(shù)糖友來說并不陌生,常常都會想方設法擺脫“懶洋洋”的狀態(tài),但往往事與愿違。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主任醫(yī)師劉敏表示,糖友之所以會表現(xiàn)出一副“懶洋洋”的狀態(tài),與脾虛有密切關系。脾虛不但“潛伏”在亞健康人群當中,從中醫(yī)的角度而言,脾虛更是造成高血糖的重要原因。因此,糖友要控制好血糖,調(diào)理脾胃很重要。
貪吃不睡,很傷脾胃
日常生活中,“脾虛”一詞常常出現(xiàn),而對于糖友而言,幾乎十有八九都會有脾虛的表現(xiàn)。劉敏表示,脾虛之所以常見,這與我們的生活習慣有關,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飲食不節(jié)導致的。因為脾胃是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飲食過于精細,吃生冷、辛辣、黏滑等食物,抽煙喝酒,暴飲暴食等,都會損傷脾胃。
其次,過度熬夜、精神壓力大也是造成脾胃損傷的重要誘因。一方面,人體健康要保持陰陽平衡,熬夜會傷氣血,既傷陰也傷陽,陽氣虧虛了,就不能溫煦脾胃發(fā)揮其正常功效。另一方面,如果肝氣郁結,“肝木克犯脾土”,就會侵犯到脾胃,所以情緒不好也會導致脾胃不好,影響脾胃的吸收和運化。
此外,“言多耗氣”、“久臥傷氣”。長期話語多、臥床不動等,也是損傷脾胃的不良習慣,糖友也要避免。
脾胃失調(diào),癥狀多多
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習慣是導致脾虛的主要原因,那么脾虛與高血糖有什么關系呢?劉敏介紹,我們吃東西后,要靠脾胃來消化,并把消化的精微物質(zhì)輸送出去,如果脾胃虛弱,水谷精微就會大量積聚,不能分散到身體每一個地方,時間長了血糖等精微物質(zhì)就會積聚在血液中,高血糖就產(chǎn)生了。由于脾虛會導致高血糖,所以很多糖友都會有疲勞、乏力、懶言、臉色發(fā)黃、舌體胖大、舌邊有齒痕、大便不成形或干結難出等脾虛的表現(xiàn)。
脾虛糖友冷天不宜吃水果
脾虛是導致高血糖的重要誘因,不僅如此,脾虛影響消化功能,導致腸胃不吸收,還會進一步影響糖尿病人治療的效果。因此,糖友要控制好血糖,調(diào)理脾胃很關鍵。劉敏表示,要調(diào)理脾胃,首先要跟一切容易導致脾虛的不良習慣說“不”。
其次,可根據(jù)個人的體質(zhì),選用黃芪、人參、干姜、附子等藥材來進行補氣、補脾、溫陽。“日常可用五指毛桃、紅參、北芪、黨參等煲瘦肉湯,其中北芪、人參配合食用,對補脾大有好處。飲食上要多吃一些偏溫的蔬菜,如韭菜、洋蔥、大蒜等;肉類可以選擇吃牛肉、羊肉等。”劉敏指出,脾虛的糖友,在冬季要少吃水果,即使吃也要選擇一些偏溫的水果,如蘋果等,可嘗試把水果蒸熟了再吃,這樣對脾胃的刺激較少。
除了在飲食上下功夫外,脾虛的糖友也要適當運動,但注意不要過度運動,可選擇慢跑、散步、打太極拳、八段錦等。
>>鏈接
食療方
1.黃芪50克,薏米60克,淮山100克,瘦肉半斤煲湯。健脾益氣,和胃祛濕。適合倦怠乏力、胃納欠佳、口淡乏味、身體羸弱之人。
2.五指毛桃60克,當歸20克,排骨1斤煲湯。補氣健脾,活血溫經(jīng)。適合疲倦乏力、手足不溫、月經(jīng)不暢、經(jīng)期腹痛之人。
3.紅參、當歸各20克,黃芪50克,枸杞子30克,紅棗3枚,瘦肉半斤煲湯。補氣補血,健脾升清,養(yǎng)肝明目。適合疲倦乏力、不耐煩勞、短氣懶言、眼睛模糊、手足欠溫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