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雷++陳庚++周傳奇++太江林++田野
摘 要:該文通過對互聯網+在更高層次、更廣范圍、更大空間發揮的帶動和支撐作用,引領傳統行業并加速倒逼傳統行業轉型升級,在“新常態”背景下,不斷打造“互聯網+管道物流”平臺,在跨界競爭及未來發展中保持優勢。
關鍵詞:管道物流 智能 跨界 融合 創新
中圖分類號:TP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3(b)-0029-02
漿體管道輸送是繼公路、鐵路、水路、航空之后的第五運輸,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公司緊跟時代步伐,充分發揮互聯網融合漿體管道的示范引領作用、加快發展龍頭支撐作用、轉型升級輻射帶動作用,努力在互聯網融合漿體管道中先行一步,并服務于行業發展。
1 互聯網+管道物流的現狀
“互聯網+”對于國有企業及傳統行業來說是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目前,來自各個行業的專家、領軍人物都在思考,這個“+”如何融合自己所在行業,實現跨界發展,成就一番宏偉藍圖。作為快速成長中的云南大紅山管道公司也不例外,如何加速傳統行業與新興產業的跨界融合,在第五運輸產業中,大紅山管道公司首當其沖,也是第一家提出“互聯網+管道物流”規劃并逐步形成自身優勢。
2 互聯網+管道物流在大紅山的應用
在探索“互聯網+管道物流”這條路上必定會有顛簸,每一個管道人都堅信機遇和挑戰并存,唯有抬頭看路、埋頭苦干方能達到,唯有堅持“管理先進,技術領先”的信念,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同配合、創新思路、完善措施、扎實推進互聯網+管道物流的發展,打造智能管道物流服務平臺。互聯網+行動的主體是實體經濟的企業,大紅山管道公司沒有消極的等待,而是主動去擁抱互聯網,借助新一代信息技術增強內生動力和活力,不斷實現智能生產、跨界融合、改革創新、驅動發展。大紅山管道公司是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的集合,既發展新產業新技術,做大做強,也致力于傳統產業的重構再造,增加動力。
2.1 智能生產
云南大紅山管道公司作為一個高新技術企業、現代化的管道物流運輸企業,想要守住市場、突圍市場,就必須站在這個新的戰略高度,全新定位信息技術和傳統管道輸送的“生態融合”,將“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 這些技術元素融合成一組新的增長率,融入遠程集中監控、智能巡管、信息采集、智能點檢、數字管道等元素,創新發展之路,打響互聯網+漿體管道的品牌,這才是我們立足生存的砝碼,才是長遠發展的保障。
智能化管道則利用現代通信與信息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行業技術、智能控制技術匯集而成的針對管道應用的智能集合,實現遠程實時控制,實時信息收集和反饋,并且在某些關鍵部位能進行自動決策和操作。智能生產過程中的智能控制,現在是自動化,要提高到智能化,這樣才能夠安全生產并大幅度提高效率,利用智能傳感器、大數據和云計算,通過“互聯網+管道物流”的實施,將分散、碎片化的現場信息采集、存儲、計算并進行生產排程優化再造,全面整合為“智能管道物流服務平臺”,通過智能點檢來攻克不可控生產設備故障,實現低成本運營,實現遠程集中控制后,勞動生產率得到大幅提高,充分釋放出了勞動人力資源;同時,專業化整合后,各工種職能職責進一步清晰,工作任務進一步明確,也有利于各工種工作技能的提高。實現智能管道,是由控制中心、遠程終端設備和相關的通信設備構成的,控制中心是整個管道的大腦,控制中心與通訊設備連接,從而能夠對遠程終端設備數據進行采集,然后通過大數據、云計算,實現了對加壓泵站遠程智能運行管理。在整個線路中能夠實現智能生產,而且還能夠對設備進行在線監測和診斷,云南大紅山鐵精礦管道總里程達352 km,全部實現集中遠程監控,無人值守,智能保護。
2.2 跨界融合
由于宏觀經濟持續下行,產業產能嚴重萎縮,各礦山大量降低開采量,迫使管道輸送項目投資放緩,管道輸送向外發展市場形勢十分嚴峻。現在,鋼材價格一路下跌至20多年前,鋼鐵市場受到嚴重影響,進口礦石原料價格持續低靡及輸送量的不飽和,公司服務外包的攀枝花得天礦業、勐海盤龍山鐵礦都在經歷市場“洗禮”之苦,管道運輸產業正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受到雙重擠壓。在“新常態”下,利用自身在漿體管道的優勢,不斷拓展其他業務,由單一的漿體輸送到多種資源以及水資源的輸送,為管道項目提供全方位的設計、施工、運維服務,開發了西雙版納勐海縣盤龍山鐵精礦輸送管道項目、攀枝花得天礦業鐵鈦精礦管道輸送項目;業務領域不斷拓展到服務民生、服務社會,成功進入了調水工程領域,為玉溪市三湖生態保護水資源配置應急工程提供了運行維護服務,并延伸到上下游,尾礦管道輸送等。大紅山管道公司充分利用自身優勢,融合當前先進的技術,實現領跑的跨越式發展,發揮大紅山管道公司在行業的品牌效應,真正不斷形成互聯網+管道物流的跨界融合,并利用此優勢實現漿體管道+多品位+多資源的跨界融合。
2.3 創新驅動
從外打破是壓力,從內打破是成長。
在科技創新驅動過程中營造人人創新自主創新機制,以模擬市場項目經理制實施完成科研項目,不斷深入推進互聯網+的應用:“智慧管道協同中心服務平臺研發、漿體管道物流網運控系統研究與應用、礦物管道輸送物聯網平臺技術研發應用”及云南省“企業技術中心創新能力建設項目”等,取得云南省科技技術發明二等獎,省級創新技術團隊,省級創新技術人才等,取得授權專利300項,探索性開展專利進行市場技術貿易,加強深層理論研究,提高原始創新能力,優化設計等基礎領域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只有通過創新才能突破企業發展的“高原期”,實現長足發展。
隨著工業化和信息化發展的高度融合,現今裝備水平有了質的飛躍,大紅山管道加強管道裝備技術的研究,實現操檢專業化、站點無人操作,實現遠程集中控制提高勞動生產率,打破傳統思維,實現流程再造,崗位重組,組織架構優化,專業技術有保障,對現在的裝備進行智能化改造升級,通過對人員強化培訓重塑,達到意識統一,提高專業技術能力素質,打造高效團隊建設,才能實現遠程集中控制,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構建管道物流服務體系及智能管道服務平臺。
通過互聯網+的應用,大紅山管道公司加速創新構造專業團隊、拓展外部市場,共享管道公司轉型發展成果,同時不斷釋放內部人力資源,優化組織架構,充分調動職工積極性,提高經營效益。
3 結語
現在,互聯網+漿體管道的應用越來越深入,能夠在整個工業領域中得到發揮和支撐作用,特別是在云南大紅山鐵精礦管道的應用,現已形成“3進3出”覆蓋云南滇中區域的漿體物料管道輸送網絡,開創了世界范圍內漿體管道輸送的先河,其控制難度、復雜程度為世界前列,在管道行業具有示范作用,通過智能管道物流服務平臺的建立,實現工業智能化管理,在轉型發展之路,打造核心競爭力,構建服務產品體系。
以堅強管道為基礎,以通信信息平臺為支撐,以智能控制為手段,實現“管道流、信息流”的一體化融合,是堅強可靠、經濟高效、低碳環保、統一合作、友好互動的現代管道系統,不斷提高管道管理水平,培養超前思維和高素質人才隊伍,云南大紅山管道有限公司將成為管道智能化發展的典范,為整個第五運輸的發展樹立行業標桿。
參考文獻
[1] 袁岳,張軍.交互:實現產品互聯網化的邏輯基礎[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
[2] 姜圣才,成秉任,溫春蓮.漿體管道輸送技術在冶金礦山的應用前景[Z].中國冶金礦業總公司,2011.
[3] 何伊凡.打通:傳統企業向互聯網+轉型的7個關鍵要素[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