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莉
摘 要:該文從正反兩個方面,基于財務視角,深入地研究了營改增稅收制度的實施對現代服務業的影響,將營改增制度帶來的影響全面、清晰地呈現出來,方便現代服務業在進行相關政策的制定以及實施時進行參考,適應新的稅收制度,保證企業健康、穩定地發展。
關鍵詞:財務視角 營改增 現代服務業 影響
中圖分類號:F8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3(b)-0154-02
隨著營改增稅收制度的全面實施,在財務視角下,根據現代服務業的發展特點來看,營改增的實施給現代服務業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不僅有著積極方面的影響,同時還有一些不利的影響,現代服務企業必須認真做好營改增稅收制度的分析,同時全面了解營改增對行業帶來的影響和沖擊,根據自身的實際發展特點,進行相應的改善,調整經營方案,將營改增稅收制度正確地利用,從而在保證企業穩定發展的前提下,增強企業的經濟效益。
1 營改增對現代服務業的積極影響
1.1 減稅的同時加快現服務業的發展
大量的相關研究表明,自營改增制度實施以來,在一些中間投入比率比較高的行業會有減稅控稅現象出現,逐漸降低整個現代服務業的稅負水平。根據相關的預測顯示,自從營改增稅收制度實施以來,可實現全國范圍降低企業稅負約五千億元人民幣,許多現代服務業得到了納稅優惠,減少了稅負,減稅成效十分顯著。因為現代服務業在經營生產過程中一些服務費、設備以及原材料等進項稅都可以從銷項稅中扣除,避免了相對應企業的再次繳納相關稅負。營改增的實施,一方面可以做好現代服務業企業的稅負控制工作,使企業的經濟利益得到保證;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企業生產經營的利潤空間,促進企業結構改革、升級產業結構,保證整個現代服務業的穩定、健康發展。
1.2 加強企業分工,促進企業專業化經營
現代服務業處于產業鏈兩端位置,服務業主要是為現代企業以及物流等行業提供更加優質、專業化的服務。隨著營改增稅收制度的實施,產業鏈中的各個企業可以全面進行增值稅的增收打破增值稅抵抗現象,避免二次甚至多次納稅現象的出現,將企業向專業化經營轉變。
1.3 增強現代服務業投資規模,改善服務質量
營改增稅收制度的制定,為企業的稅負模式以及納稅形式等方面帶來了巨大的改變。在營改增制定前,服務型企業的繳稅方式以營業稅為主,根據企業的具體經營狀況來計算需要繳納的稅款,但是企業實際的服務過程中,涉及到設備更新以及物資采購等多個環節,這些環節中產生的增值稅無法用來抵扣營業稅,極大地降低了服務型企業改革和發展的步伐,影響了企業固定資產的更新。在營改增制定后,服務型企業設備更新以及物資采購中的增值稅可以扣除,可以實現一次性扣除進項稅、設備增值稅等稅收,為企業的物資設備發展更新帶來了有利的條件,降低了企業的稅負,解決了企業在這方面所花費的成本,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規模的擴建以及設備、物資的更新購買中,從而改善了企業的服務質量。
1.4 推進產業融合以及服務創新
在信息時代,各種互聯網技術以及電子商務的大量發展,為服務業的業務模式帶來了許多大的改變,為企業業務模式的創造性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促進了產業之間的合作交流以及融會貫通,在各種服務業之間建立了密切的聯系,將許多業務整合為一個有機整體,進而產生業務混合經營模式。
在營改增稅收制度實施之前,許多混合型企業在營業稅以及增值稅的征收方面面臨著許多困難,極大地增加了稅收征收工作的難度,進而影響了企業相關業務的改革創新。在營改增制度實施以后,營業稅逐漸被取消,在業務服務以及商品銷售等環節進行了優化調整,加強了彼此之間的合作,逐漸合二為一,加快了產業間的融合速度。與此同時,在營改增稅收制度實施后,將企業的服務類別以及服務類型進行了重新的整合、定位以及劃分,比如:與物流相關的行業逐漸整合為一個行業,在收費標準以及稅率等費用標準的制定方面完成了統一,可以將其中稅率的差異性忽略。
另外,隨著營改增制度的實施,逐漸減少了企業的納稅項目,之前的業務劃分現在全部歸入現代服務業,稅率標準進行統一。企業在進行內部的調整、改革時,也不會造成稅率高調整現象,一方面簡化了企業的納稅計算方式;另一方面可以加快企業內部創新進程,為企業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進而促進整個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
2 營改增對現代服務業的積極影響
2.1 削弱了增值稅的稅收中性地位
稅收中性地位是增值稅的最大優點,主要從兩個方面體現,一方面增值稅可以用來抵扣進項稅,有效防止重復性征收稅負;另一方面,沒有過多的稅率檔次,各種企業的稅負以及稅率標準相同,營改增制度極大地淡化了行業之間的稅收差別率,減少了稅率檔次、梯度的分別,進而體現稅收中性。
隨著營改增稅收制度的實施,多種減免制度也隨之出現,增值稅稅率出現等級、層次的區別,產生稅率多層次化,可能會有征稅重復現象,無法保證各個行業公平納稅。比如,在針對征稅重復方面,一些稅率較高的企業在進行物資的采購時,采購了一些低稅率的設備、物資,稅負按照低稅率標準來計算,還需要將進項稅扣除,進而出現不同類別的稅項重復征收的問題。同時,各個行業的稅負本身存在差異性,比如,物流相關行業的稅率大約為11%,相對于輔助行業的稅率為6%,當稅率相同時,因為行業的投入不同,稅負差異性問題隨之出現。
2.2 無法完全避免征稅重復問題
自營改增稅收制度實施以來,因為服務業本身規模小以及分布零散等特點,在進行會計核算時,與流通業以及制造業會存在一定的區別,不同服務業之間的核算基礎不同,無法合理地對納稅人進行評判和評定,納稅人的認定要滿足年服務銷售總額在五百萬元以上,許多中、小型服務業在征稅時利用小規模簡單征稅的模式進行。這種模式存在兩大問題:第一,中小型服務業實際需要繳納的稅負較少,比其他流通、生產行業更具優勢,生存能力更強。第二,重復征稅,一些小的納稅單位不去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可能導致增值稅的抵扣鏈條發生斷裂現象,進而有重復征稅現象出現。
2.3 輕資產行業的稅負可能會加重
營改增制度的實施可能會增大一些行業的稅負,比如交通運輸行業、文化產業等都將面臨稅負加重的問題,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兩種:第一,較高的稅率設置,在交通運輸行業,之前的稅率為3%,營改增制度實施后,稅率增加到11%,進而增大了租賃服務業的稅率;第二,成本結構之間存在差別,目前現有的增值稅大都采取購進扣稅的方式,因為流通行業以及制造業在商品采購方面的成本比較高,采購的進項稅可以抵扣一部分銷項稅額,在進行增值稅的繳納時,具體的稅額也相對比較有限,可以將稅負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但是,由于服務業與普通行業不同,大多有著輕資產特征,其成本比例中人工成本占有很大一部分,受到智力以及勞動力因素影響,而這些人工成本又無法作為抵扣的憑證,進而增大了繳納稅款額度,導致企業的經濟負擔加重,影響到了輕資產行業的發展。
3 結語
營改增稅收制度的實施,可以減輕現代服務業的稅負,加快其發展步伐,促進企業專業化經營,增大企業規模,提高服務質量,同時可以有效地推進企業之間的融合與創新步伐。與此同時,營改增稅收制度的實施,將會削弱增值稅的稅收中性,無法完全避免征稅重復問題的出現,還有可能增加輕資產行業的稅負,不利于輕資產行業的發展。現代服務業想要在營改增稅收制度下穩定、健康地發展,需要將企業自身情況與營改增制度相結合,進而實行內部改革,加大行業之間的聯系,從而保證自身的經濟利益。
參考文獻
[1] 袁雪飛.“營改增”對試點企業稅負和盈利影響的分析[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3(6):120-123.
[2] 高培勇.“營改增”的功能定位與前行脈絡[J].稅務研究,2013(7):3-10.
[3] 趙靜.“營改增”改革對服務業企業發展的影響——基于增值稅抵扣鏈條視角的實證研究[J].地方財政研究,2016(9):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