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媛 周怡
[摘要]在人類的文化史上,編織藝術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隨著時間推移,編織藝術不斷傳承,由傳統古老的藝術,漸漸的具有現代時尚感,尤其在材質和工藝上不斷創新,打開手工編織藝術的新世界。在這個過程中,編織工藝在與服裝版型結合的過程中,從材料、技法、表現形式等各個方面都展現其獨特魅力。在手X-X-藝風靡的當下,編織藝術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在現代服裝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關鍵詞]編織藝術;手工藝;服裝版型
傳統手工編織藝術歷史悠久,在人類的發展史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從古代開始,編織工藝制成的日常生活用品一直伴隨在我們左右,近代以來,手工編織藝術漸漸被運用于現代家居、家紡用品、纖維藝術中,由此開始傳統古老的藝術,漸漸的具有現代時尚感。而在近幾年的服裝秀場中,開始出現了一些運用多種材料編織而成服裝。在這些服裝中,編織藝術從材料、技法、變現形式等各個方面都具有了創新形式的應用。在手工工藝風靡、人們對復古手工藝追溯的當下,編織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具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1手工編織藝術的起源及發展
縱觀整個編織藝術的發展,早在舊石器時代,人類還處于生產能力極其低下的時候,已經懂得運用自己打磨而成的骨針,將獵狩得來的獸皮等,經過簡單地加工后,相互連接起來。后據考古證明。在原始的紡織技術沒有出現之前,人類經歷了一段手工編織、編結制衣的時期,于是就出現了最早將編織工藝運用運服裝中的作品——蓑衣。隨著時間的推移,傳統手工編織工藝保留了其核心,經過無數人的努力,不斷探索傳統手工編織工藝與現代藝術的區別與融合,不斷沖突碰撞,打開了傳統手工編織工藝的新紀元。
2手工編織藝術在現代服裝中的興起的原因
在全球化大背景的今天,人們在融合中思考不同,對各自民族的本源追溯:在快生活節奏下人們產生對以往自然生活的一種懷念。懷舊、復古逐漸成為人們所追求的的一種生活方式。相比于其他表現形式,編織藝術在服裝成衣中應用會給人一種深刻的復古感。由于編織藝術本身具有許多的藝術特征,和在文化上的底蘊的認同感,符合當前人們的追求復古、懷舊的精神狀態下,編織藝術在近幾年在服裝應用的的比例不斷增加,更多的服裝設計師關注到編織藝術,并將其應用在服裝中。
3編織工藝在成衣中的實踐應用探索
編織工藝具有強烈的肌理效果,但是由于毛線材料本身的限制,很難做出立體結構造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所以結合服裝版型,將原來柔軟的毛線,通過特別的工藝手法和版型設計,達到一定廓形所以這次主要解決編織工藝在服裝中應用的廓形的實現方式探索。
3.1編織工藝結合立體版型的應用
利用BOKE軟件繪制平面結構圖。將紙樣裁剪下來,在側縫、肩縫和后中保留一邊的毛邊,將平面紙樣粘貼成立體紙樣,并在人臺上固定;將毛線按照紙樣的形狀進行編織,固定整個衣片的所有經線,利用緯線穿插交織,按照衣片形狀,線編成面;中間沒有縫份,完成上衣的編織后,用手針固定衣服其他衣片,完成衣服的制作。通過這種方式,也可以將原來蓬松的毛線纖維,做出有修身的立體感。將面料編織過程中的一上一下的編織方法,利用材料的特殊性,在服裝中做出了面料編織的放大肌理的表現,改變原來傳統毛線纖維的肌理表現。
3.2編織工藝在平面版型上的應用
3.2.1編織工藝在平面版型上的應用一
袖子在整體服裝的制作過程中一直比較特殊,袖子制作也是運用線編織工藝來制作。在制作時,發現,袖子并沒有一個可以固定的依托點來進行編織,同時有廓形的袖子,偏離與于普通袖子的造型,所以采用了以下方法:
利用BOKE軟件繪制平面結構圖,將紙樣的凈版上下分別扇形展開,來達到預期的一種袖子的形狀:將袖片紙樣固定在熨臺上,然后毛線按照紙樣的形狀進行編織,固定整個袖片的所有緯線,利用經線穿插交織,按照袖片形狀,線編成面;也用同樣的方式編織袖下片,最后用手針固定袖子的兩片,并與服裝固定,完成袖子的制作。
3.2.2編織工藝在平面版型上的應用二
首先繪制基本袖型,確定整體制作思路,考慮到袖子表面的肌理紋樣,要跟隨袖子立體造型而走,所以在將袖子完全制成之后,再將手工編織的毛線條手針固定在袖子上面。
袖子整體上是在袖肥線至袖口線部分是一個鼓起的狀態,在袖肘線附近鼓起最大,逐漸向兩邊收縮所以袖子在袖肘線的維度寬度上要大于袖口和袖底;并且袖中線的長度和弧度要大于袖子的側縫線。可以采用剪切展開法增加袖肘線附近的量:要保持流暢的廓形,最好是在袖型橫向中不剪開但是還是需要出現立體的造型,借鑒服裝中公主線的造型,剪切后,不但增加袖中線的長度,也增加了袖肘線的寬度。
袖子縫制完畢后,將手工編織毛線條,跟隨袖子廓形固定,此時,就會出現一些問題:由于毛線本身具有一個下墜的重量,所以袖子的廓形受到了一些影響,袖子的廓形并不如如期挺括,所以在人臺上試驗后。決定再次修改袖子的版,以達到預期效果;如下圖所示,將原來的兩片袖側縫線,在適當的位置(一般是在袖肘線位置上處理,但是還是要在人臺上進行一定的視覺比較,根據所需求的效果不同,來定收省的位置)上收省6厘米的處理,如圖所示,增加袖中線與袖底線的長度差,是袖子外輪廓更加硬挺,增加袖子外輪廓弧度,來抵消由于毛線自身的重量對整體袖子輪廓的影響,最后完成袖子的編織。
4總結與展望
本文重點介紹了手工編織藝術在服裝中廓形、色彩、材料、工藝等方面的應用,并且重點研究了毛線材質在編織工藝下的應用以及編織工藝與版型的應用來實現編織元素服裝的廓形。并總結了以下幾點:
1)修身類編織服裝可以通過在人臺上的立體編織的方法實現,如果在一些細節方面需要確定,我們可以先制出平面版型,再將平面版型中組合成為立體版型,固定在人臺上,按照既定的一種形狀來進行編織成型:
2)在袖子、駁領或者裙子等部位成型時,沒有像人臺那樣一個穩固的支撐點的時候,我們可以借助平面版型來實現,將長條狀的材質按照已經制造出的平面版型編織成片,將每個編織片看作是面料裁剪成的衣片進行縫合:
3)在制造一些挺括的服裝部位時需要考慮編織材料的重量,所以可以先將此部位制出版型,在制版的時候將編織材料的重量考慮進去,就像上述例子所說,可以增加兩條廓形線之間的差值,來維持整個廓形的穩定。
在編織工藝結合版型進行實踐時,可以通過增加結構線之間的差值,來減小編織材料重量對服裝廓形實現的影響。
編織本身具有的豐富肌理變化、材質的特殊性、立體構成的空間感與現代服裝的一些發展方向及概念相吻合。編織藝術的傳承不僅僅是表面手工藝上的發展和繼承,更重要的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一種精神財富的傳承,編織藝術作為和人們息息相關的藝術,在服裝的應用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責任編輯:王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