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燕
【摘要】在開展區域活動時如何讓幼兒減少沖突,快樂地參與活動是當前幼教工作者關注的事情。本文以區域活動中的沖突為突破點,分析了幼兒區域沖突形成的原因,通過對區域的合理布局、豐富的材料投放、良好常規的建立等,進行沖突干預。結合教師科學有效的引導,力求減少幼兒沖突的發生,為孩子營造一個和諧寬松的活動氛圍。
【關鍵詞】區域沖突 干預 減少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3-0046-02
教育活動形式分為很多種,區域活動是其中運用比較廣泛的一種形式,是一種為了更好的鍛煉幼兒的情商智商的一種新形式。新的形式難免出現一些問題,而且對象是幼兒,幼兒年齡特點和生存環境等社會原因,致使他們性格比較自私,活動中又容易帶有盲目性,隨意性,非常容易產生沖突。現在,我為了解決幼兒區域活動沖突,分析探討出一些解決方法,讓幼兒可以快樂安全的在區域活動中得到鍛煉,健康成長。
一、幼兒區域活動產生沖突的成因
1.幼兒的年齡特點容易產生交往沖突
本文提到的幼兒,年齡大概在3至6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是最活潑、最好動的時候,而且還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年齡特點使得他們不能好言好語的交流,會直接搶奪,不顧其他小伙伴的感受,所以不成熟的區域活動中,經常會看到孩子你推我搡,會聽到孩子的幾哇亂叫聲,有的力氣大的的孩子可能把力氣小的孩子撞傷,沖突矛盾很大。
2.社會問題加劇了幼兒交往沖突
由于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單元式住房已經逐漸取代了舊時的開放式院落住房,出現了即使住對門鄰居,也互相不認識的情況。住在這種環境下的孩子失去了交往機會,形成了他們孤僻的性格,再加上現在的年輕父母都在忙著工作,把幼兒丟給老人看管,老人隔代親的情況使他們往往過于溺愛幼兒,出現了很多“小皇帝”、“小公主”。他們的性格自私自利,不懂得該如何去分享。這些社會問題加劇了幼兒們的交往沖突,在區域活動中的性格劣勢就表現得尤為明顯。
3.解決幼兒區域沖突的方式不科學
在區域活動中,幼兒發生沖突后,很多教師的解決沖突的方式往往不夠科學。第一種情況是教師僅憑自己看到的,就判斷誰對誰錯,對犯錯誤的孩子進行當眾批評,往往不能做到公平公正,更不去理會孩子的自尊心。第二種情況是教師常常采用和事佬的方式來教育幼兒要寬以待人,要求幼兒們互相道歉,因為幼兒們心中并不服氣,只是形式上道歉,下次更容易出現沖突,則更難以解決。
二、幼兒區域活動沖突的解決措施
1.提供豐富的活動材料
區域活動沖突,最先要解決的當然是材料的問題,材料過少,容易造成多個幼兒爭搶一種材料互不想讓,暴力相斗的情況,材料的豐富可以調動起幼兒們的好奇心和注意力,產生操作欲望。而且材料豐富,教師也可以提倡幼兒們交換手中的材料,學會分享、學會互相交流,這樣既減少了爭奪的沖突,又可以達到教育幼兒的根本目的。
2.合理劃分活動區域,動靜隔離
因為幼兒年齡的特點,身心發展都沒有健全,沒有較強的自控能力,如果做到合理的劃分活動區域,營造出動與靜分離的和諧氛圍,就會降低幼兒的情緒波動性,減少一定的沖突。
具體舉例是將音樂區,投球運動區這些“動”區和美工區,圖書角這些“靜”區劃分開來。因為材料,音量等對環境影響不同,做好劃分,幼兒的注意力將會更加集中到自己所做的活動上來。當然,即使劃分了區域,每個區域也要保證都是教師的監控范圍內,不能形成教師的視覺死角,出現幼兒無人看管的情況。所以區域的劃分,也是要運用合適的劃分方法,例如用低矮的柜子或者遮攔,透明屏風等。
3.制定完善的活動規則
為了使幼兒區域活動有序的進行,前提必須要制定完善的活動規則。劃分好動與靜的活動區域后,往往幼兒可能會出現爭搶著進入同一個區域的現象,這種情況如果硬是硬性規定先來后到,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爭搶奔跑排隊的沖突,所以可以讓幼兒們自己來商定怎樣才能做到公平公正,讓幼兒們發揮自己的思維優勢來制定的規則,教師可以將規則完善后投入使用。
4.教師要運用有效方法
用圖畫或者標記的方式提示幼兒按規則活動,例如在繪畫區,墻上掛上需要涂上顏色的小腳印的圖畫,幼兒在即將進入該繪畫區時,要先將腳印用畫筆涂上顏色,脫鞋后穿著同顏色的鞋進去該區域。這樣既提醒了幼兒需要脫鞋進去的規則,又提醒了其他幼兒鞋印涂滿了之后,再無名額進入其中。
5.教師要積極參與活動
教師在幼兒活動時起到主導的作用,一定要以小伙伴的身份陪伴幼兒活動,要積極的參與到其中,才能及時的化解幼兒活動的沖突。音樂區添置了新的麥克風玩具,可以只是有一個麥克風,無論如何也不能解決這么多孩子想參與到活動中的愿望。幼兒們因為個性原因,有的膽小怕事不敢爭搶,垂頭喪氣,有的呢膽大好勝,喜歡爭奪,眼看著沖突就要發生了,此時就需要教師起到作用了,把幼兒們聚集到一起來進行講解,這種麥克風是新添置的,所以暫時只有1個,如果大家都搶,那么大家都會在搶奪中浪費時間,麥克風也可能因為會壞掉,那樣更是沒法再玩了。這樣講解過后,可能幼兒們還是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教師應該繼續引導,讓大家一起玩,可以告訴幼兒每人玩1分鐘,教師做計時員,用秒表來公平計時,幼兒們一起和教師制定和完善規則,如此民主的做法,避免了沖突,讓幼兒們能夠開心快樂的活動。
總之,區域活動的制度的規范性,和區域劃分的合理性,還有教師的方式方法,都值得引起更多的重視。雖然目前對于如何減少幼兒區域活動的沖突并沒有固定的方法,但是經過教師們工作的經驗積累,總是能找到更好的方式來完善這些措施,為了幼兒們今后能安全快樂的成長努力奮斗。
參考文獻:
[1]應對幼兒沖突的策略與指導[J],學前教育研究,2006.6
[2]對幼兒園區域活動規則問題的幾點思考[J],中國教育文摘,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