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孟凌+孫勇+王克生
摘要:分析了山羊繁育的規律、初配時間、配種、妊娠等技術,旨在保證山羊養殖質量。
關鍵詞:山羊;繁育技術;要點
中圖分類號:S82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7)04-0031-01
因為山羊的肉質細膩,市場銷售量較大,營養價值偏高,受到了客戶的喜愛。同時,山羊的合群性較強,采食范圍較廣,且不喜潮濕,養殖戶更加偏愛養殖山羊。養羊產業的發展目的在于增加羊的數量,全面提高羊的生產品質,繼而滿足人們的實際需求,提高養殖戶的經濟收入,實現牧業的長遠發展。
1 繁殖規律
山羊屬于季節性繁殖的一種家畜,在中國南方地區,山羊多是在春季、秋季繁殖,飼養條件較好,氣候溫暖,采取人工高度培育方式,則能保證山羊常年發情,使山羊繁殖保質保量[1]。其中公山羊的配種季節并不明顯,秋季的性活動能力強,公山羊的精液質量更高,繁殖能力更強。
2 初配時間
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不難發現山羊初配時間和營養程度、氣候環境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其中中國南方地區的山羊五月進行一次配種,多數山羊的初配時間通常是10至12月[2]。
3 山羊配種
山羊的發情時間通常會持續1~2 d,在發情開始后的30~40 h,山羊開始排卵,在發情后的半天至一天內,進行繁育最佳。通常情況下,母山羊在早上發情后,下午則需要進行配種,擇日早上再進行配種。如果母山羊在下午發情,第二天早上進行配種,擇日下午再配種一次即可。這種繁育技術,能夠保障母山羊的受孕率。此外,山羊養殖戶還可以采取人工輔助配種、自然交配以及人工授精等方式,進行山羊繁育。
4 妊娠診斷
母山羊的妊娠期通常是142~161 d,平均妊娠期是152 d。因此,養殖戶應做好準備工作,預測產羔期。
5 繁育技術
5.1 產前準備
首先,養殖戶要針對養殖場加強規范化管理,設置接產育羔舍,并在舍內配備火爐等采暖設施,但切不可在舍內生火,防止因為煙熏造成山羊引發肺炎以及其他類疾病。其次,需要將舍內溫度控制在15~25 ℃,舍內濕度大約是50%,保證舍內的干燥、恒溫。在產羔前3~5 d,養殖戶應打掃產房,保證產房的干凈清潔,同時還需要做好消毒處理。最后,養殖戶還應針對欄具、草架以及料槽等所有用具加以檢修,并通過石灰水或堿水進行消毒處理。同時還應準備好紗布、產料器械、藥棉、高錳酸鉀、酒精以及碘酒等。
5.2 分娩特征
在臨床期間,母山羊腹部下垂,乳房腫大,陰唇腫大,骨盆韌帶松弛,站立不安,排尿次數不斷增加,且時常會回頭望著自己的腹部。
5.3 產后護理
初生山羊的抵抗能力不強,體質偏弱,容易引發各類疾病,因此需要加強護理,確保初生山羊的成活,保證山羊能夠健康成長。初乳的營養價值高,消化吸收快,抗體較多,能夠防止消化道中病菌的滋生[3]。因此,初生山羊應吃好初乳,提高其抵抗的能力。同時要確保養殖場的溫度。在山羊初生時,無法調節自身體溫,若舍內溫度偏低,則山羊體內的能量不斷消耗,導致其體溫逐步下降,使得山羊的健康受到嚴重影響,繼而影響其正常發育。在山羊出生后的12 h內,每天服喂0.2~0.5 g土霉素,連續服喂3 d。此外,通常情況下,冬季舍內的溫度應控制在30 ℃,預防感冒,保證羊舍的干燥清潔。如果發現山羊患病,則應認真加強護理,并及時進行隔離處理,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治療,還需進行消毒處理。
6 小結
山羊的適應能力較強,母山羊的繁殖率較高,且山羊養殖一直做為中國山區農民增加經濟收入的重點項目,能夠幫助農民脫貧致富。然而由于大部分養殖戶在飼養山羊的過程中,采取的是粗放型管理模式,使得母山羊的繁殖能力逐漸下降,經濟效益不高。為此,在山羊飼養過程中,采取科學方式,推廣繁育技術,確保山羊種源的優質、保量,保證山羊養殖質量。
參考文獻:
[1] 徐瑞宏.山羊飼養管理關鍵技術[J].農技服務,2007(11):70,74.
[2] 侯林風.山羊飼養技術管理的改善措施[J].農技服務,2014(11):138.
[3] 張有川.山羊雜種優勢利用及繁育體系研究[J].畜牧與獸醫,2005(2):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