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新玉+江峰+宋強



摘 要:大型船舶主機啟動控制系統原理復雜,主機啟動牽扯的因素多,對故障快速排查定位難,能否有效地解決故障對船舶機動至關重要。該文針對某輪發生的一例主機啟動故障,對故障原因進行了深入分析,對排查方法措施進行了介紹,剖析了故障機理,查找了故障產生的根源,尤其對高壓油泵結構原理、彈簧卡滯的機理進行了深入分析,該文對類似故障處置有一定借鑒意義。
關鍵詞:柴油機 啟動故障 高壓油泵 彈簧斷裂
中圖分類號:TK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3(c)-0063-03
柴油機作為船舶主機的一種常見機型,柴油機不能正常啟動是一個綜合性的易發故障,掌握柴油機無法啟動的原因與解決措施,對于輪機管理人員來講十分必要。在尋找原因與解決辦法時,既要從柴油機供油系統、進氣系統、操縱機構、操作與環境、啟動控制系統等多方面因素進行考慮,同時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具體故障現象,查找故障根源,采取有效措施排除故障,同時應加強主機預防性維修工作,減少柴油機不能啟動故障概率,提高船舶主機可靠性。
1 故障現象
某輪共2臺主機,型號為瓦錫蘭8L46C柴油機,四沖程中冷增壓,額定轉速500 rpm,主機啟動轉速超過120 rpm發火。2015年12月14日,備航在對右主機啟動時,連續啟動多次,主機均未能正常啟動。具體現象為:主機啟動后,在啟動空氣的作用下轉速達到120 rpm,但主機不發火,啟動失敗。
2 故障初步分析
主機曲軸旋轉,但不發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個方面:一是主機啟動空氣系統故障;二是燃油供油系統故障;三是進氣系統故障。具體常見原因如下。
(1)啟動空氣故障,導致發動機轉速過低。啟動空氣壓力過低,系統未正常接通,閥件未開到位,空氣濾芯臟堵,主起動閥、慢轉閥、起動電磁閥故障等。
(2)停車裝置未復位。主機淡水溫度高、曲軸箱油霧濃度高、滑油低壓等安保停車未復位,超速保護裝置故障等。
(3)控制系統設置不正確。供油控制軸或調速器的負荷限制設定過低,起動燃油限位裝置設定點不正確。
(4)燃油系統故障,柴油機供油不足。燃油壓力不足,燃油泄漏,燃油濾器堵塞,燃油泵故障,燃油中含有水分雜質等。
(5)氣缸壓縮壓力過低,進氣閥或排氣閥在開啟位置卡住,處于“負氣閥間隙”。進氣系統不暢堵塞。
(6)調速器故障。調速器助力油缸不動作,調速器滑油污染,內部機構損壞。
(7)供油控制操縱機構故障。操縱機構不靈活,主機高壓油泵卡滯,高壓油管泄漏量大,噴油器霧化效果差。
3 故障排查與解決
多次啟動主機無法發火,崗位人員迅速對故障展開排查。
(1)啟動空氣系統正常,啟動壓力在正常范圍,檢查測試電磁閥正常。
(2)主機安保停車各環節要素正常,未出現報警故障。
(3)控制系統設置均為出廠設置,未進行過修改,設定值復查正確。
(4)燃油系統全面檢查,系統供油正常。
(5)通過盤車、沖車,氣缸活塞壓縮正常。
(6)調速器檢查,未發現明顯問題。
(7)供油機構外觀檢查正常。圖1為供油機構示意圖,拆除調速器彈簧連接桿(16)與供油機構連接螺釘(20),手動活絡供油機構,發現供油操縱機構卡滯,需要用很大力氣才能使機構運動。比對總桿供油量刻線與各高壓油泵齒條刻線,發現右主機3#、4#、6#、7#缸供油量明顯偏小,幾乎接近于零。拆除3#、4#、6#、7#高壓油泵齒條與總桿供油機構連接件(2),手動拉動齒條(1)不動作。關閉高壓油泵停車活塞缸氣路,齒條仍然卡滯不動。初步判斷為高壓油泵齒條機構卡滯故障。
為進一步確定故障部位,崗位人員按照工藝要求,依次對4臺故障高壓油泵拆檢、解體檢查,發現6號、7號缸高壓油泵柱塞底部內彈簧以及3號、4號高壓油泵內外彈簧均斷裂,7號缸高壓油泵上彈簧盤和齒圈損壞。對其余部件清洗檢查,未見異常。由于船上無彈簧備件,更換了4臺備用高壓油泵,并對操縱機構軸承點加注潤滑脂,靈活性檢查正常,總桿供油齒條刻線與各缸高壓油泵齒條刻線一致。裝復完成后,啟動主機發火正常。后停靠江陰母港聯系設備廠家,按照預防性維修理念,對2臺主機其余高壓油泵解體檢查,發現右主機5號、8號高壓油泵柱塞底部內外彈簧也均已斷裂,左主機彈簧與右機類似,存在不同程度磨損。對彈簧予以全部更換,至此故障隱患得以解決。
4 故障機理分析
主機高壓油泵是主機噴射系統的核心部件,其主要作用定時定量控制產生高壓燃油進入噴油器噴射。高壓油泵的主要零件是由柱塞和套筒所構成的偶件。柱塞上設有直槽、斜槽和環槽,套筒上開有2個圓孔。柱塞中部與調節齒圈用鍵連接,齒圈與齒條嚙合,拉動齒條可轉動柱塞以調整柴油機的循環供油量。柱塞下端接上下彈簧盤及柱塞彈簧。高壓油泵供油通過凸輪頂頭頂動柱塞上行完成,而柱塞的吸油動作則靠彈簧使柱塞下行來完成。調節齒條上有刻線,指示高壓油泵供油量。各缸高壓油泵齒條通過連接螺釘與油門操縱機構總桿相連,通過調速器拉動操縱總桿實現供油量的總調。各缸高壓油泵調節齒條對面裝有停車活塞缸,當電控超速保護系統給出指令,或自動停車系統動作時,30 bar的控制空氣作用在停車活塞缸上,將高壓油泵的油門齒條推向零供油位置。
對拆下來的彈簧檢查,發現彈簧上下三圈平面磨損嚴重,斷裂處也多發生在此位置(如圖2、3所示)。同時發現高壓油泵內部件浮銹油泥較多,內外彈簧表面鍍層均有不同程度的剝落斑點,彈簧韌勁有所下降。高壓油泵柱塞底部彈簧主要起到緩沖恢復柱塞行程的作用,彈簧在工作中不僅受壓應力、拉應力及沖擊應力,還承受扭轉應力,在彈簧的內表面,剪切應力值最大,其應力集中的敏感性十分重要,一旦材料表面有微小的缺陷或裂紋存在,應力馬上會集中在缺陷的周圍,導致材料的晶格產生扭曲破壞,隨著應力的不斷循環,缺陷形成疲勞核心,并不斷擴展,與此同時,集中的應力也逐漸增大。一旦集中的應力大于材料的極限應力,就會造成彈簧早期的疲勞斷裂。
彈簧斷裂后,由于彈簧上下部沒有足夠的徑向約束體,斷裂的兩段彈簧在承受壓縮時會發生歪斜,不再與柱塞中心線保持一致,同時彈簧的彈力也會下降很多(如圖4所示)。當柱塞受凸輪頂桿的推擠向上運動時,柱塞通過下部彈簧座同時擠壓彈簧,兩截彈簧受力都不是上下垂直方向,將對柱塞、齒圈產生橫向推力。當柱塞受到橫向推力并試圖在套筒中往復運動或轉動時,會與套筒產生較大的附加側向摩擦推力。當齒條試圖拉動齒圈,并帶動柱塞轉動時,由于柱塞、齒圈同時受阻,造成操縱機構卡滯供油不暢。斷裂彈簧在凸輪頂桿的來回推擠向,當彈簧卡滯在齒圈下端時,將會造成齒條固定在一個位置無法轉動,該文有主機4個缸齒圈均卡滯在零位,造成主機供油操縱機構卡滯,在啟動空氣作用下主機曲軸轉動,但未供油,主機無法發火啟動失敗。
某輪2臺主機運行均已接近20 000 h,彈簧上下三圈平面磨損嚴重,部分鍍層脫落受到腐蝕破壞,成為應力集中區,所以,此次故障定位為高壓油泵柱塞彈簧磨損韌性下降疲勞損壞。
5 結語
通過此次故障排查分析,給崗位人員積累了寶貴經驗,為避免類似故障發生,今后在對主機管理中,應對高壓油泵予以更加關注,做好以下幾點。
(1)密切關注主機排溫、高壓油泵供油情況,定期對主機齒條操縱機構靈活性檢查,比對供油總桿刻線與各缸高壓油泵齒條刻線是否一致。
(2)開啟燃油分油機凈化主機燃油,加強主機燃油日用柜放殘,防止水分雜質進入高壓油泵。
(3)大修時,對高壓油泵彈簧磨損及韌性進行檢查,視情更換。
參考文獻
[1] 李樹梅,閻平.螺旋彈簧斷裂分析及預防措施[J].金屬熱處理,2012(11):130-132.
[2] 王雪峰,王玲.回油孔式高壓油泵柱塞彈簧斷裂對柴油機運行工況的影響[J].船海工程,2011(2):91-93.
[3] 孫培廷.船舶柴油機[M].大連: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2002: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