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龍
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王岐山同志在工作報告中從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高度,再次強調要把握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本文根據報告內容,進一步闡明對四種形態的理解。
黨內關系正常化,批評和自我批評要經常開展。讓咬耳朵、扯袖子,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黨紀輕處分、組織調整要成為大多數;對嚴重違紀的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的應當是少數;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要求內涵豐富,蘊含深意,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深刻理解把握,指導引領實踐,進一步提高監督執紀問責工作水平。正確理解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的科學內涵
第一種“批評和自我批評要經常開展。讓咬耳朵、扯袖子,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強調的是“防治病”理念,就是通過對“樹木”有針對性地打預防針,保證每棵“樹木”健康成長,從而保證全黨的健康政治生態。同時強化組織責任,加大組織監督的力度。嚴抓嚴管防微杜漸。
第二種“黨紀輕處分、組織調整成為大多數”,強調的是“正歪樹”理念,對那些自律不嚴、常態化監督不力而觸碰黨紀黨規“底線”的,抓早抓小、動作則咎,及時處理和糾偏,防止小錯演變成大錯、小患釀成大禍。
第三種“對嚴重違紀的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的應當是少數”。強調的是“治病樹”理念,體現“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既不一棍子打死,又嚴肅紀律,防止進一步成為“爛樹”。它對嚴重違紀但不足以淪為“階下囚”的,要不留情面,依紀依規嚴肅處理,以達到當頭棒喝、猛藥去疴的目的。
第四種“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只能是極極少數”強調的是“拔爛樹”理念,就是懲治嚴重違紀涉賺違法的腐敗分子,拔掉“爛樹”,防止污染整個“森林”。對這類嚴重腐敗分子。除通過紀律處分予以懲戒外,還要堅決追究法律責任,依法嚴厲打擊,及時清除黨內毒瘤,保持黨的肌體健康。
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應把握以下四個方面
要進一步學習黨章、尊崇黨章,貫徹執行《廉潔自律準則》、《黨紀處分條例》和其他黨內法規。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用黨章的各項規定、廉潔自律的高標準、黨紀條規的尺子來衡量黨員和黨員領導千部的行為,進行監督檢查、教育提醒。
要全面運用“四種形態”。首先。要進一步加大力度,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抓早抓小、動輒則咎,多做常態性工作,多采取黨紀輕處分、組織處理的方式;其次,對少數嚴重違紀的給予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進一步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
要通過落實“兩個責任”。實踐“四種形態”。嚴格執行和維護黨的紀律是黨章對各級黨組織履行主體責任的具體要求。踐行“四種形態”,如咬耳扯袖、紅臉出汗常態性工作。要進一步明確各級千部該做什么、哪些該做,在此基礎上,形成實踐“四種形態”的合力。
要進一步提高紀委和紀檢監察千部監督執紀問責的履職能力。一是要進一步提高對反映問題線索的分析判斷和處置能力。這是運用和實踐“四種形態”的基礎;二是進一步深化“三轉”。探索和完善紀律審查方式方法,做到依紀依規、安全文明,取得良好的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
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要消除思想誤區。提出“四種形態”并非放緩了反腐敗斗爭,而是力度不減、節奏不變;實施“四種形態”后監督執紀的力度不是小了,而是關口前移,紀委的責任更重、執紀的力度更大;“四種形態”雖有自由裁量權。但不能大事化小,必須精準執紀,定性準確,處理恰當。
第二要改變思維慣性?,F在,仍有一些紀檢監察千部滿腦子仍是貪污受賄等違法案件線索,把黨員千部一般違紀問題當做“小節”、小事看待,這與“四種形態”要求不符。改變慣性必須深化“三轉”。積極調整職責定位、工作理念、方式方法,推動懲治成果向預防機制轉化。
第三要解決能力不足。運用“四種形態”需要很強的政策把握能力。需要很實的工作作風,需要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我們要按照“四種形態”的要求推動轉型。學思踐悟,形成嚴、細、深、實的工作作風,不斷提高監督執紀的能力和水平。
第四要抓好線索處置。準確研判、合理處置問題線索。注重從信訪舉報、作風督查、網絡輿情等途徑發現問題線索,形成問題線索的大數據庫。做到問題早發現。要緊緊圍繞“六項紀律”,正確運用五種處置方式,堅決把存量減下來,做到早處理。
第五要嚴格紀律審查。在紀律審查的核心環節。堅持依“紀”定位。圍繞“四種形態”開展工作。抓住審查重點,把違反“六項紀律”、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作為執紀審查的重點。提高審查效率,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快查快結,嚴格控制審查時限。防止調查取證工作貪大求全、“吃千榨盡”。
第六要規范執紀審理,要由“盯違法”向“盯違紀”轉變,充分發揮審理對紀律審查方式轉型的倒逼作用。要用紀言紀語描述違紀行為,違紀事實按照“六項紀律”分類表述。審理報告、處分決定貫穿“紀律”特點、體現執紀特色。要堅持實事求是。運用紀律標尺界定違紀與否和情形輕重。
總之落實“四種形態”。是各級黨委(黨組)及領導千部的政治責任。是紀律檢查機關的重要職責。各級黨組織領導班子及其成員必須通過實踐“四種形態”抓好主體責任落實,各級紀委(紀檢組)必須履行監督責任,充分發揮組織協調作用,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健全制度規定,實踐運用好“四種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