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杰+王宏偉



摘 要:建筑工程中樓梯結構形式多樣性及自身復雜性導致其鋼筋工程量計算與其他構件比較相對困難。通過分析匯總各類鋼筋混凝土樓梯的結構與配筋形式,整理進行工程量計算的一般過程并梳理了基于軟件進行鋼筋工程量計算方法與應用技巧,將手工計算思路與軟件靈活操作融會貫通并對疑難點進行歸納總結得出規律,以確保樓梯鋼筋工程量計算的準確性及簡易性。
關鍵詞:樓梯 鋼筋工程量 計算技巧
中圖分類號:TP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3(c)-0103-04
樓梯作為樓層間垂直交通的構件,是建筑物中最具有功能性的要素之一,其造價也占零星節點造價中舉足輕重的部分,方便快捷且準確計算出樓梯工程量,是研究歸納零星、復雜節點鋼筋工程中的一個重點及難點。通過軟件自有的計算方式與手工計算方法的結合,分析計算過程中常見的問題并總結出基于軟件的鋼筋混凝土樓梯鋼筋工程量的3種計算技巧。
1 基于軟件的樓梯鋼筋工程量計算技巧
1.1 單構件輸入法
單構件輸入適用于可依據圖集進行修改的樓梯構件,尤其是現澆鋼筋混凝土板式樓梯,以樓梯甲為例(平面圖圖1、剖面圖2)介紹單構件輸入法。
(1)新建構件LT甲,根據圖紙及配筋信息,在圖集中選擇雙網雙向CT型樓梯,修改基本信息及配筋信息,根據結構設計說明,修改鋼筋錨固長度及保護層厚度;根據樓梯結構和建筑圖紙,修改其他信息(圖3)。
(2)修改配筋信息。上部縱筋:C8@180,下部縱筋1和2:C10@120;梯板分布筋:C6@200; 梯板下部縱筋:設下部縱筋根數分別為n1和n2,記N=max{n1,n2}。梯板下部縱筋1和2數量修改為ROUNDUP{N/2,0};增設梯板下部縱筋3和4,梯板下部縱筋3和4數目為INT{N/2}。
梯板分布筋:圖集中分布筋取消了180°彎鉤,記分布筋數量為X1,增設梯板分布筋2(實為板頂分布筋),分布筋數量改為ROUNDUP{X1/2,0},圖號為1,其他信息不變;再次進行參數輸入,將配筋圖中分布筋信息修改為C8@250,計算退出,梯板分布筋數目為X2(實為板底分布筋),將數量X2改為ROUNDUP{X2/2,0},結果如表1所示。
1.2 自定義線繪制法
自定義線繪制適用于異形截面,結構稍復雜的樓梯,同樣以樓梯甲為例,自定義線繪制方法步驟如下。
(1)繪制樓梯截面。
將要繪制的樓梯構件在CAD中圍成完全閉合的截面,從鋼筋算量軟件的CAD草圖中添加圖紙并手動分割所繪制構件;再從分割后的CAD草圖中設置比例,輸入實際尺寸應與圖紙尺寸相同,新建異形自定義線并從CAD中選擇截面;定義網格:水平方向為260×10,1 310,豎直方向為300,175×10;最后根據圖紙設置標高。
(2)編輯鋼筋。
繪制點筋,樓梯甲截面中僅有一條斜向的線筋自定義線,但所繪制的雙層雙向樓梯中應有2條(結構比較復雜的異形樓梯一般都有2條及以上縱筋)。此時有2種處理方法。
一是將斜向自定義參考線偏移值手動設置為h-bhc-dp/2,板頂分布筋可以繪制在這根參考線上;二是找出斜向板底分布筋的起點和終點,再進行繪制;板底分布筋的起步距離分為50、S/2、bsk/2三種,這里取S/2。(k為(bs2+hs2)/2)。
如按第二種處理方法,即起點:以最后一級臺階自定義參考線為基準,設置偏移值,找出起步點筋的準確位置。由圖4可知,豎向參考線偏移值為S/2,所求縱向參考線偏移值即為X。
a=(bhc+dp/2)k,b=(S/2)hs/bs,c=hk,則:X=c-a-b=hk-(bhc+dp/2)k-(S/2)hs/bs
終點:如圖5所示,以第一級臺階自定義參考線為基準,設終點偏移量為Y。
f=(bhc+dp/2)hs/bs,e=(bhc+dp/2)k,則Y=bs/hsd=bs/hs〔c-f-e-(h-bhc-dp/2)〕,偏移完成后點筋如圖6所示。
依據點筋繪制橫筋:上部縱筋輸入C8@180,下部縱筋輸入C10@120,進行繪制,對于一次不能繪制的縱筋可以分段繪制,最后編輯鋼筋端頭和彎鉤。
1.3 其他構件替代法
針對螺旋形樓梯的鋼筋,若結構不太復雜,兩側沒有旋轉梁,在鋼筋算量軟件中,可用螺旋板構件定義布置螺旋樓梯及其鋼筋,匯總計算后,在鋼筋編輯界面中修正,其中異形平臺板也可用板替代繪制。
以03J402《鋼筋混凝土螺旋樓梯》圖集中BLT3015B12(表2)為例。
(1)新建并定義螺旋板構件。
修改螺旋板信息:輸入寬度、厚度、內半徑、旋轉角度、旋轉方向、頂標高、底標高、保護層厚度。
輸入鋼筋信息:輸入梯板段板頂配筋和板底配筋,圖7中板頂配筋分跨中、上支座、下支座3種,搭接長度為40d。(縱向受力鋼筋錨固長度取La=33d,搭接長度取1.2La≥40d)可將板頂配筋假設為通長筋,最后在鋼筋編輯時,加上搭接長度。板頂配筋和板底配筋同為10B14。縱向底筋和縱向面筋均輸入B14@85。
在“計算參數設置”中修改板底鋼筋伸入支座的長度和面筋伸入支座的錨固長度(33d);梯板連接做法要求中規定:梯板兩端為固接,梯板的縱向主鋼筋一定要伸過支座;主鋼筋伸出樓板(或基礎)內不少于半支座;3D模型如圖8所示。
(2)板側配筋。
兩側上下各2根鋼筋的長度與已進行計算的板頂配筋長度相同,修改鋼筋信息。兩側中間配筋,根據上下2根鋼筋進行鋼筋信息輸入,按底筋1長度增設2根板側配筋。
(3)梯段箍筋:4A10@200,在“編輯鋼筋”中輸入。圖集中明確:搭接范圍內的箍筋應加密,間距不大于縱向鋼筋直徑的5倍,并且不應大于100 mm。根據構造要求,令搭接范圍內加密箍筋間距為100,即4A10@100/200。相對于樓梯外側而言,箍筋在搭接范圍內(40d)的加密箍筋間距為100,設置4道,其他部位間距為200。由此可知:箍筋長度為:(900-35×2+200-35×2)×2+18.5×10=2 105;拉筋長度:(200-2×35+2×10+2×11.9×10)×2=776;最外側縱向底筋長度為10 421;加密區為4×40×10=1 600;箍筋根數:ROUNDUP[(10 421-1 600)/200]+ROUNDUP(1 600/100)=61;拉筋根數:61×2=122,據此,輸入箍筋及拉筋長度、根數。
2 結語
目前,單構件輸入繪制法是進行樓梯鋼筋工程量計算最簡便并且準確的方法之一,隨著施工技術的進步與設計者大膽創新,樓梯不再局限于簡單規則的形狀,因此只有對算量軟件的操作、鋼筋算量的方法與建筑識圖等方面進行知識儲備,對已有知識融會貫通、提煉與拔高,才能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參考文獻
[1] 黃英,蘭定筠,孫繼德.建筑結構[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
[2] 趙杰,劉芳.工程管理綜合實訓[M].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13.
[3] 陳國平,王旭峰,施永雷.淺談復雜幾何形狀構件的鋼筋算量應用[J].建筑,2009(16):98-99.
[4] 牟一杰.如何在GGJ中繪制零星構件[M].廣聯達股份有限公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