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善文
摘 要: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老齡化不斷加劇,出現了勞動力不足的現象,影響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扭轉這種趨勢,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正式宣布推行全面二孩政策,這對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文章首先回顧我國人口政策的歷史變化,分析我國獨生子女政策的負面影響,然后分析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的理論基礎,并研究該政策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產生的影響。
關鍵詞:全面二孩政策 生育政策 經濟社會影響
中圖分類號:C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3(c)-0237-02
20世紀70年代末期以來,我國開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孩子。該政策的實施有效地控制了我國人口的過快增長,對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然而近些年,其負面影響開始顯現,如出生人口性別比持續升高、養老金空賬危機等。這些對經濟社會健康、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都產生了不利影響。
因此,2013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啟動實施“單獨二孩”政策。隨后,關于調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決議由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單獨二孩”政策正式實施。由于單獨二孩政策的實施效果不理想,2015年12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政策定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全面二孩政策將對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產生怎樣的影響,成為當前亟需分析的問題。
1 全面二孩政策的人口學理論依據
在人口與經濟發展的關系中,存在兩種觀點,一是以馬爾薩斯為代表的“人口危機論”,認為人口數量超過資源的承載能力將會造成人口過剩和貧困,要調節人口數量;另一類是以凱恩斯為代表的人口需求理論,認為經濟發展放緩的重要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主張增加人口,提高購買力,擴大有效需求[1]。
目前我國是世界各國中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人口問題已經成為影響我國未來發展的重要因素[2]。我國從20世紀70年代末期以來開始實行的獨生子女政策的主要理論基礎是馬爾薩斯主義人口危機論,人口數量增長速度超過生活資料發展速度會導致嚴重后果。近年來,獨生子女政策的不利影響逐漸顯現,如高考報名人數逐年下降、勞動人口絕對數量開始下降、老齡化加速等。在此背景下,黨中央出臺了全面二孩政策,其主要理論依據則是凱恩斯為代表的人口需求理論。
2 全面二孩政策的經濟社會影響
2.1 增加人民群眾的生育自主性,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
生育自主性是指已婚夫妻按自己的意愿來選擇是否生育、生育多少及如何生育的一種主觀特性。自主性的本質是一種自由意志的表達,因此一般說來,人民群眾的生育自主性越強,則家庭生活越如意,主觀幸福感會越強[3]。生育自主性自然是家庭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計劃生育工作的開展,人民群眾的生育觀念已經發生了很大改變。尤其在廣大城鎮,社會養老保障體系已經非常完善,父母不需要養很多孩子來養老,多子多福、養兒防老等傳統觀念逐漸改變。據調查,大多數夫婦希望能夠生育兩個孩子,希望生育3個及3個以上孩子的夫婦非常少。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基本滿足大多數群眾的生育意愿。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可以提升人們的生育自主性。全面二孩政策也是政府執政為民,以人為本的體現,在我國的現有國情下,充分尊重了人民群眾的生育自主權,同時會增強人民群眾對政府執政的滿意度,促進社會和諧。
2.2 降低離婚率,促進家庭穩定
婚姻是為當時社會制度所認可的,男女兩性互為配偶的結合。近年以來,我國的經濟得到了高速發展。然而,與此同時,我國民眾的婚姻卻一直處于不夠穩定的狀況。根據民政部發布的數據,離婚率已連續多年不斷攀升。
子女是夫妻愛情的結晶。共同養育孩子是夫妻的共同目標,這可以使夫婦兩人保持相親相愛,維護家庭的穩定。孩子與夫妻二人都有血緣關系,把原本互不相關的兩人連在一起,融和為一個整體。因此,相比一個孩子,多一個孩子,夫妻之間就多了一條紐帶。在養育第二個孩子的過程中,夫妻雙方需要加強互動、互相扶持,感情關系也就很可能得到加強。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婚姻的穩定性。所以,全面二孩政策或許可以緩解現在離婚率不斷增長的趨勢,提升婚姻的穩定性。
2.3 改善家庭結構,減輕養老負擔
在獨生子女政策下,家庭結構為“4-2-1”, 即由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4人,父親、母親2人和1個獨生子女所構成的金字塔形的家庭。獨生子女這一代人沒有兄弟姐妹,既要贍養父母一代,又要撫養下一代,撫養負擔比較沉重。
二孩政策的全面放開,家庭結構變為“4-2-2”結構,也就是一對父母,4個老人,2個小孩。從長期看,政策調整后,我國家庭規模有所擴大,也可減輕子女的撫養負擔。
雖然我國社會養老保障體系越來越完善,但家庭養老方式還會在相當長時期內發揮主要作用,尤其是廣大農村地區,農民的養老金非常低,不足以維持老年人的正常生活。而兩個孩子對家庭養老所起的作用遠遠大于一個孩子。
2.4 降低性別比,維護社會穩定
由于傳宗接代等傳統觀念的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尤其是農村地區依然存在重男輕女的思想。有些家庭會通過B超檢查胎兒性別等方式選擇生育男孩,這就導致新生兒男女比例逐漸失衡。而性別比的不平衡,會導致許多適齡男青年找不到配偶。現在有些農村地區出現的天價彩禮等現象正是性別比失衡的表現之一。性別比不平衡還會導致嬰兒販賣、買賣婚姻、拐賣婦女等違法犯罪活動的出現,這不利于國家的長治久安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全面放開二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擴大婦女的生育自主權,緩解性別失衡問題,使我國人口性別比逐漸回到正常狀態。
2.5 延緩老齡化,彌補養老金虧空,提升經濟潛在增長率
我國已經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截至2014年,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2.1億,占總人口的比例為15.5%。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的實施,會增加降低老人占總人口的比例,延緩當前的老齡化進程,逐漸改善我國的人口結構。而新生兒的增加可增強未來的人力資本,擴充未來社保儲備基金。從長期發展來看,二孩開放政策會使未來勞動人口數量上升,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為社保資金提供有效的彌補。未來人口數量的增加,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我國已普及高等教育。對新生人口的良好教育可以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提高生產力水平,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而且新生兒的出生會促進嬰幼兒產品相關行業以及教育培訓行業的發展。此外,全面二孩政策增加了未來的人口數量,必然增加居住需求,會促進房地產行業的繁榮發展。
3 結語
根據我國當前的社會形勢,全面放開二孩是當務之急,這對我國社會各方面的發展將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4]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后會對我國的家庭結構、社會和諧、經濟可持續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根據我國現有國情,開放二胎政策,會為挖掘我國經濟的發展潛力、提升我國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以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足夠的人力資源支撐。
參考文獻
[1] 劉靜.基于人口學理論中國開放生育二胎生育政策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1(15):65.
[2] 鄭中媛,從人口學理論看我國二孩政策的經濟影響[J].商,2016(3):59.
[3] 陳午晴.全面二孩政策重塑中國家庭意涵[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5-11-25(006).
[4] 姜麗琴.論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對經濟發展的影響[J].中國商論,2016(7):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