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倪浩


馬克·穆勒、詹姆斯·卡梅隆、呂克·貝松、吳宇森、陳可辛、基努·里維斯、韓三平、保羅·哈尼曼……這些閃耀世界影壇的風云人物,都曾因北京國際電影節而齊聚燕山腳下、雁棲湖畔。
它不是美國的好萊塢、法國的戛納、意大利的威尼斯和德國的柏林,一座中國北方小城何以受到如此世界級別的禮遇?只有一個原因,它是根植于中國深厚文化沉淀、而冉冉升起的“中國影都”。
懷柔作為新一代的“中國影都”正噴薄而出。不僅如此,“中國影都”也將帶動懷柔整個文化創意產業駛入快車道。
與北京中心城區僅有50公里的懷柔,是北京市重要的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和功能區,承載著服務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的重要使命。《“十三五”時期懷柔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目標與戰略》中指出,懷柔文化創意產業堅持以發展影視產業為核心,立足懷柔區城市發展定位,抓住國家戰略調整及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賦予的歷史機遇,充分利用懷柔自有資源,以建設影視產業示范區、打造“中國影都”為戰略目標,將影視產業作為引領全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戰略核心產業。
中國唯一國家級影視產業示范區
“中國影都”戰略雛形最早發軔于1995年落戶懷柔楊宋鎮的飛騰影視城(現已變更為星美今晟影視城),中國北方最大的明清建筑外景拍攝地的建成,讓懷柔在全國影視基地中聲名鵲起;2006年12月,中國(懷柔)影視基地被認定為北京市首批10個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之一;2008年7月底建成投入使用的國家中影數字制作基地,是亞洲第一、世界一流的數字電影制作基地,技術水平、人才資源可媲美好萊塢。5000平方米超大攝影棚世界第一,提供從前期拍攝到后期制作、再到拷貝完成的全部生產能力。這一基地的建成更讓懷柔區站上了引領全國影視產業發展的高地;2015年4月,經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正式批復,中國(懷柔)影視產業示范區揭牌成立。迄今,懷柔仍為全國唯一一個國家級影視產業示范區。
中國(懷柔)影視產業示范區規劃面積18平方公里,包括楊宋鎮全部以及廟城鎮、北房鎮部分地區。核心區以位于楊宋鎮的國家中影數字制作基地為中心,規劃面積5.6平方公里,重點發展影視核心產業。影視科技功能拓展區位于北房鎮新城規劃區,發展為影視、科技產業配套的綜合性服務業,如影視衍生品開發、承接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等。
目前,影視產業示范區核心區已累計完成投資近60億元,投入使用的項目有中影基地、星美今晟影視城、國際影人酒店、百匯演藝學校、老爺車博物館等,正在建設的有制片人總部基地、輝煌百代數碼影城,已落地準備建設的有中影基地二期工程等項目;還有華誼、海潤、金英馬、小馬奔騰等400余家影視企業注冊。
北京市懷柔區文化產業發展促進中心主任呂曉國表示,“我們期望全力打造出一個集拍攝制作、投資策劃、交易發行和旅游演藝、廣告會展、衍生品開發等產業鏈條完整、關聯企業集聚、綜合服務齊全的國家級影視產業示范區。”
魅力四射的“中國影都”
一如好萊塢、戛納、威尼斯等全球最重要的電影之都,第五、第六、第七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紅地毯上同樣也迎來過光耀全球的電影明星。高朋滿座、群賢畢至,懷柔在流光溢彩間,散發出東方文明的獨特氣質與魅力,中國影都也正邁向世界舞臺的中央。
2017年4月16日至23日舉辦的第七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成績斐然。370余項豐富多彩的電影節主體活動,174億元人民幣的交易大單,上百萬人參與的“北京展映”、電影市場、電影嘉年華,電影音樂會、影人沙龍、新片發布會,眾多國際大腕組成的電影論壇……讓懷柔“中國影都”的光芒分外耀眼,創造了中國電影史上的一個新高度,同時也向世界昭示著中國電影在全球的話語權。
2016年12月25日,中國唯一、亞洲最大、世界著名的電影專業學校北京電影學院懷柔新校區在中國(懷柔)影視產業示范區開工建設。北京電影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電影學院將以一流校園、一流師資、一流教學科研及一流國際交流為基礎,加強一流軟硬件建設,進而創作出一流作品,推進世界一流電影學院建設,為懷柔區文化和影都建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國家“十一五”重大文化產業推進項目、堪稱亞洲第一、世界一流的國家中影數字制作基地,成為懷柔“中國影都”戰略起飛的雙翼。近三年來,國產票房過億的影片,近半數在這里制作完成。包括《狼圖騰》《中國合伙人》《一九四二》《建國大業》等影片都是在這里完成后期制作的。
據統計,以星美、中影為主,懷柔影視產業示范區已累計接待劇組拍攝制作影視作品2400部,其中近年來票房過億的國產大片近半數皆出其中。
五千年文化底蘊,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是中國影視文化發展的肥沃土壤,而懷柔,則是醞釀已久的這次爆發的突破口,正在冉冉升起的“中國影都”將見證中國影視文化在全球崛起的偉大歷程。
放眼全球的戰略胸懷
北京正值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的歷史階段,這是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加快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大戰略舉措。“十二五”期間,文化產業占北京GDP的比重由12.0%增加到13.8%,這一比重在全國最高。文化產業地位日益突出,對首都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更為明顯。
而以服務于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為重要戰略定位的懷柔區,文化產業近年來也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數據顯示,2016年懷柔區實現文化創意產業收入102.5億元,年均增長高達50.5%,速度驚人。
作為懷柔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中國(懷柔)影視產業示范區建設是“十三五”時期懷柔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這需要站在面向全國和國際競爭的高度,投入巨大力量加強土地開發盤活、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建好產業功能平臺、推動重點項目建設、拓寬區域交流合作、打造提升特色品牌,從而促進影視產業示范區全面快速科學發展。
懷柔區區長常衛表示,在現有產業發展基礎上,未來五年,懷柔區將全力推進中國(懷柔)影視產業示范區建設,力爭全區文化創意產業收入年均增速保持在12%以上。到2020年,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達到120億元。其中,在繼續支持壯大影視龍頭企業同時,全力招商引資,培育引進營業收入或投資億元以上影視企業8家,孵化培育影視中小企業80家。同時,通過吸引創客、助推創業、推進創投,做大、做強、做優影視文化產業集群,服務北京“文化中心”建設,重點做好產業政策研究、盤活閑置土地資源、推動產業和一站式服務平臺建設等工作,使懷柔成為全國一流影視產業示范區。
《“十三五”時期懷柔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目標與戰略》中指出,根據“影視”與“文化+”雙輪驅動的懷柔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思路,未來將形成“一核帶全區”的空間布局。“一核”是指中國(懷柔)影視產業示范區,規劃總面積18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以國家中影數字制作基地為核心,向東、北擴展,范圍為懷柔新城楊宋組團,占地5.6平方公里;拓展區輻射到北房、廟城等鎮部分區域,作為產業發展預留空間。“帶全區”是指以影視產業示范區為核心,以“文化+”產業融合手段,帶動周邊以至全區文化創意產業整體發展和文化內涵提升。
未來,國家、北京市行政審批的派駐機構和行業協會、版權交易中心、展示傳媒中心、各類中介服務機構、公共服務平臺和孵化中心等產業鏈企業,也將在這里匯聚。中國(懷柔)影視產業示范區將建成一個集公共服務、影視文化、旅游休閑、總部經濟、居住生活于一體的大型城市綜合體。
在這里,中國與世界通過電影聯系在一起。
在這里,世界將通過電影融入中國這片熱土。▲
環球時報2017-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