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菲律賓南海問題雙邊磋商機制第一次會議今天在貴陽市舉行,這是中菲兩國通過對話解決相關海上爭議邁出的重要一步。此前一天,同樣在貴陽,中國與東盟十國審議通過了“南海行為準則”框架,為進一步落實15年前簽署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也為最終達成“南海行為準則”取得一份扎實的階段性成果。
僅僅在一年以前,南海還籠罩在被所謂仲裁刺激強化了的對立氛圍中。如果那時有人預言大約一年以后形勢會在中國貴陽發生這樣的變化,預言者或許會被當成瘋子。
然而南海今天的樣子好呢,還是一年前那樣好呢?恐怕域內所有國家都更歡迎今天的局面,包括今天的磋商成果,今天各方共同的商談意愿,還有和平與穩定的確定性等等。
南海的糾紛是領土主權之爭,這是世界上最難處理的分歧,讓誰做讓步都不容易。這是南海紛爭的一個真實性質。與此同時,南海各方都沒有搞出軍事沖突的意愿,中國在區域內的力量最強,但北京明確表示愿意通過和平談判解決問題,維護南海和平穩定,其他各方更無通過非和平手段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同樣是南海問題的一個關鍵要素。
前兩年南海有些緊張,首要原因是域外大國卷入了進來。新世紀以來,南海基本不曾有過域內國家發生戰爭的緊迫風險,到后來人們談論南海軍事沖突可能性時,說的都是美國和中國的海軍會不會管控不了彼此的一些對峙。
現在馬尼拉不再玩奧巴馬政府幫助設計的地緣政治游戲了,特朗普上臺后興趣有所轉向,而中國也證明了自己“不信邪”的決心和能力,域外大國強推的那一套在南海快搞不下去了,于是這里的局面翻開了新一頁。
中菲磋商估計不會很快出成果,“南海行為準則”從框架到文本也會有較長的一段路,然而圍繞南海的會談只要開起來,并且形成機制化,就是相關國家和整個地區的共同勝利。因為它們宣告了對軍事手段解決南海問題的排除,也對外展示了域內國家和平解決南海問題的意愿和決心。
南海最重要的就是讓和平與穩定牢不可破,讓域外大國的插手干預變得多余。南海域內國家最關心自己的權利也同時最珍惜這里的和平與穩定,域外大國來這里插手,域內國家的權利和南海和平都不是它們的主要關切。它們最感興趣的唯有地緣政治,如何“因地制宜”給中國多找些麻煩,是它們的首要任務。
奧巴馬在位時還搞了一個拉攏亞太國家的TPP,隨著特朗普上臺后廢掉TPP,配合華盛頓“亞太再平衡”戰略的東南亞國家可謂“顆粒無收”。
我們祝愿中菲磋商有良好起步,也希望圍繞“南海行為準則”的磋商不斷推進。它們的成功首先體現在人們選擇商談的堅定不移上。有些難點可能今天突破不了,但是時間有可能改變我們對問題的認識,創造我們今天尚且無法想象的條件和突破。
但愿美日等國也像南海國家一樣為這兩天發生在貴州的進展高興。它們一直在談南海和平,如果是真的,那么現在這里的和平態勢強勁,應該“對上了”它們的目標。但有消息稱,日本首相安倍和到訪的新西蘭總理英格里希竟在這個時候發布一個所謂的聯合聲明,表示關切南海“緊張”局勢,真不知他們真正關切的是什么!▲
環球時報2017-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