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所黨委結合目前果茶產業發展現狀,以及存在的勞動力不足、人員老齡化等突出矛盾,及時調整科研方向,以科研服務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該所創新了梨樹“雙臂順行式”新型棚架栽培模式,在輕簡化、省力化、機械化方面優勢明顯,既適合產業發展,又適合觀光采摘,也有利于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基地生產的梨果品質好、商品性強,單個果售價達到10元,提高了果農收入。
茶葉團隊針對目前存在的“采工荒、采工貴、采茶難”等制約我省茶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難題,開展了機采茶鮮葉適制性配套加工關鍵技術研發,實現機采機制技術的突破,研發適合大眾消費、質優價廉的機采機制茶產品。
在水果產業方面,果茶所開展了藍莓、楊梅、紅肉桃、晚熟臍橙等特色水果的優質高效安全栽培關鍵技術研發,豐富了果品花色品種,滿足了當前消費者對果品特色化、多樣化、差異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