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度遠 吳宜財
遠安縣河口鄉江范村76歲的郭度遠,從村支書崗位上退休20年了,卻依然在為村里的發展奔忙、為群眾的事情操心,是一位退休不“褪色”、卸任不卸責的“五老”典型。他以實際行動兌現諾言:“有一份熱發一份光,對黨忠誠一心為民”。
離職不卸責的“當家人”
郭度遠離職不退位,發揮余熱不拿錢,多年來自愿當村里的“顧問”與“監督者”,竭盡所能助推村級發展。
2006年,由河口鄉主干道到江范村二組、三組的鄉村公路動工了??吹酱鍟浽布t又跑項目協調,又跑施工現場,郭度遠坐不住了,盡管身體不太好,但他還是找到曾安紅主動請纓:“曾書記,你兩頭都要忙,累垮了身體可怎么得了。如果你放心,我來幫你監督施工現場!”
曾安紅有些擔心:“監督工作可是得罪人的事呀!”“我是老同志、老黨員,不怕!”郭度遠一番話讓曾安紅眼睛濕潤了。自此,郭度遠擔負起義務協調員和監督員的工作,不管刮風下雨,他都堅守在工地上,一呆就是兩個多月。
被占地的村民需要做思想工作;施工隊偷工減料質量不達標……件件難事他從不回避、主動擔當,在他的主動協調和嚴格把控下,不僅工程質量得到了保證,而且工期也提前了。當被問到這么大年紀,吃住在工地累不累時,郭度遠微笑著說:“為村里做點事,開心踏實,不覺得累,再說這也是一名黨員應該做的?!?/p>
如今,郭度遠又奔忙在江范村現代農業項目的第一線,機耕道上、水渠旁、堰塘邊……工程進行到哪里,他就出現在哪里。
樂于助人的“和事佬”
在江范村,村民之間有家庭矛盾、土地糾紛等問題,他都主動配合村干部做工作:哪兒遇到困難,他主動幫助解決;哪兒發生矛盾,他主動出面調解。
村民要是碰到難事,大都第一時間找到郭度遠,村民們說:“郭書記對各家情況很了解,處理起來公平公正,我們愿意聽他的?!?/p>
村民劉登信與養子劉月清的關系一直不太融洽,因為劉登信生病住院兩人又鬧了矛盾?!昂褪吕小惫冗h不僅照顧起了劉登信住院期間的生活起居,還幫父子倆解開心結。如今,這對父子比親父子相處得還融洽。
類似這樣“剪不斷、理還亂”的小糾紛,郭度遠總是堅持“一次不行,去兩次;兩次不行,去三次”,不厭其煩地去做當事人的工作。他已記不清多少次打著火把、手電趕夜路,多少次背著孫子就出門了。他說:“人心肉長,無非爭個臉面,讓矛盾雙方有個臺階下,事情就好辦了!”
脫貧致富的“領頭羊”
2006年,已65歲的郭度遠不服老,發展香菇種植,他跟著專家學技術,鉆研種植技巧。在郭度遠的辛勤努力下,他家的香菇菌種已由最初的幾百袋發展到三千多袋,香菇一年收入近萬元。
郭度遠說,當時種香菇,自力更生不給孩子添負擔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想給鄉親們做個榜樣,讓大家打消疑慮,知道種香菇是條脫貧致富的好門路。
在不斷摸索中,郭度遠成為村里的香菇種植能手。心里始終裝著鄉親的他,總是主動到村民家號召他們種香菇,熱心地教大家培育技術,組織種植戶交流種植心得。哪家差勞力,哪家有困難,他常常放下手中的活,先幫他人。
如今,香菇種植已成為村里的主導產業,他所在的原古泉村(現已并入江范村)180戶中有150戶種起了香菇,種植數量最多的一戶年純利潤超過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