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y
在旅途中你會有什么樣的收獲?是一堆不知所謂的自拍照,還是被你塞在角角落落的那些旅行紀念品?而我則喜歡穿梭在形形色色的博物館里,用眼去體會這個城市的脈動!
美國 紐約
紐約這個地方沒有那么深厚的宗教氛圍和悠久歷史,很難找到宏偉的大教堂或者廢棄的宮殿、陵墓,但它卻是個酷愛建造博物館的城市,據說大大小小的博物館有400多座,完全可以與文藝氣息濃厚的巴黎媲美。
紐約的博物館包羅萬象,不僅有人文藝術類的,還有很多奇怪有趣的,知名的除了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現代藝術博物館、古根海姆博物館,還有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修道院藝術博物館、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猶太博物館、移民博物館、貧民房屋博物館、美國移動影像博物館,以及唯一一座專門致力于歷史和當代設計展覽的古柏惠特博物館等。如果把這些博物館全部看完,應該會對美國的歷史、地理、文化、移民血淚以及經濟科技發展有一個非常清晰的脈絡和了解了。
紐約博物館中最著名的當數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紐約第一天的行程就從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開始。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背依紐約中央公園,鬧中取靜,環境幽雅。大都會所在的博物館大道上還有很多值得參觀的博物館和美術館,專門展出20世紀早期奧地利和德國的繪畫作品和裝飾藝術品的新美術館就是其中之一。再往北走兩個路口就能看到世界著名私人現代藝術博物館,擁有白色螺旋形結構的奇特外觀的古根海姆博物館。如果下午的時間想走遠一點,不妨前往大都會的分館修道院博物館,憑大都會當日門票可免費參觀。
與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隔著中央公園遙遙相對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自然歷史博物館之一。就在這花上半天時間,穿梭于各種古生物中吧。逛完自然歷史博物館,可以到緊鄰被譽為“鑲嵌在紐約皇冠上的綠寶石”的中央公園溜達一下。最后穿過中央公園到弗里克私人博物館參觀一下吧,這里展出的歐洲繪畫、雕塑和裝飾藝術品多達1000件。你可以在此欣賞到莫奈、透納等大師的名作,歐洲古典風格的花園庭院也值得—看。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簡稱MOMA,坐落于曼哈頓第53街,在第五和第六大道之間,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現當代美術博物館之一,與英國倫敦泰特美術館、法國蓬皮杜國家文化藝術中心齊名。不論是古典藝術精品還是頗具創意的現代藝術品,古今中外應有盡有。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坐落于高線公園起點和哈德遜河旁,目前館藏包括20世紀至21世紀3000多位美國藝術家的21000余件藝術作品。這里還會經常展出一些非常新潮的當代藝術家的展覽。
梵蒂岡
梵蒂岡,在拉丁語中意為“先知之地”,位于意大利羅馬市內,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國土面積僅有0.44平方公里,常住居民不足1000人,卻充滿了藝術氣息與古老的宗教信仰。梵蒂岡本身就像一座巨型博物館,而其中的梵蒂岡博物館則是全世界最為古老的博物館之一。
博物館中有12個小博物館和五個藝術長廊,廣為人知的有西斯廷禮拜堂、拉斐爾畫室、八角庭院等,和盧浮宮以及大英博物館不同的是,這些小博物館和藝術長廊連成一體,曲折幽深,綿延6公里的展線上,藝術品像一個接著一個的巨浪沖擊著參觀者的視覺,令人喜不自勝。
博物館中的藝術珍品,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上來說,都是毫無爭議的世界第一!在這里,稀世珍寶卻被看似懶散隨意地陳列在博物館的各個角落。可以說梵蒂岡博物館是西方文明的靈魂所在。
八角庭院
如果說梵蒂岡博物館雕塑的精華在庇奧克里門提諾博物館的話,那么庇奧克里門提諾博物館的精華就都在八角庭院。最初是尤里烏斯二世(1503~1513年在位)將他收集到的古代雕塑陳列在這個庭院中,旨在重現愷撒大帝的羅馬。在18世紀后期,兩位教皇:克萊門十四世和庇護六世,決定將所有藏品集中,并建立一所新的博物館,庇奧克里門提諾博物館由此誕生,八角庭院及其中的雕塑作品也成了新博物館最重要韻一部分。梵蒂岡博物館中成千上萬雕塑藏品中的三大鎮館之寶中的兩件就在這里,這兩件著名的雕塑作品就是“拉奧孔與兒子們”和“貝爾維德勒的阿波羅”。
“拉奧孔與兒子們”雕塑,這座1506年在羅馬出土的古希臘群雕,訴說著古希臘人用木馬戰勝特洛伊人的神話故事,拉奧孔與兒子們之所以被海蛇纏死,就是因為特洛伊祭司拉奧孔曾警告特洛伊人:“不要相信希臘人,即使得到他們的禮物。”
“貝爾維德勒的阿波羅”雕塑,由羅馬藝術家模仿公元前4世紀的一座希臘雕像雕刻而成,被公認是(男性)人體美之典范。作為雕塑家列奧卡列斯公元前4世紀的代表作,原作由青銅鑄成,高224厘米。作品以理想化的美的標準塑造阿波羅,生動塑造了他箭已離弦時的姿態:頭部微側高揚,直視前方持弓的手臂,眼中流露出勝利的喜悅。
拉斐爾的“理想國”
拉斐爾桑西(1483~1520),原名拉法埃洛·圣喬奧,意大利著名畫家,也是“文藝復興后三杰”中最年輕的一位,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從事理想美的事業所能達到的巔峰。1508年~1520年是拉斐爾的藝術創造力發揮到登峰造極的時代。在這段時期,年輕的拉斐爾被教皇帶到梵蒂岡,在當時的教廷內繪制一系列壁畫。拉斐爾的工作從簽字廳開始。這里本來是教皇簽署主教所呈文件的地方,教皇把這個舞臺交給拉斐爾,于是雅典學派和羅馬教會、柏拉圖和但丁、維納斯和圣母瑪利亞、阿波羅和耶穌,這些人物一個接著一個登場。廳內四幅壁畫《教義爭論》《雅典學派》《帕納蘇斯山》《智慧、溫厚和毅力》象征了神學、哲學、詩學和法學,就像精心推敲而成的詩句一樣,構成一個體系完整的“理想國”。
西斯廷禮拜堂
西斯廷禮拜堂,也叫西斯廷教堂,建于1480年,是教皇的禮拜堂,后來也成了選舉教皇之處,可見莊嚴程度非同一般。禮拜堂長40米,寬14米,堂內沒有柱子,為長方形磚石建筑物。側墻的高處有6扇半圓拱形窗戶,房頂呈穹窿形狀,其面積近600平方米。西斯廷禮拜堂因集中了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藝術精華而聞名于世,梵蒂岡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創世紀》壁畫群就位于西斯廷禮拜堂正中央的天花板上,大師米開朗基羅花了4年的時間才創作出了這幅巨作。
出口旋梯
參觀到最后的尾聲,還會有意外的驚喜,便是出口的雙層旋梯。這個旋梯也許是全世界愛好建筑、熱愛旋梯的攝影師都不能錯過的一個,是1932年摩莫的作品。此旋梯的獨特之處在于它會讓人產生視覺誤差,看似一個旋,實際是雙層的,入口也是兩處,館方只開放了一處入口,因此只有一層有游客,另外一圈是沒人的。
德國柏林
柏林,這座硬朗外表的城市隱藏著豐富的文化資源,這里是博物館控忍不住發出尖叫的天堂。據官方數據,柏林目前至少有170座形形色色的博物館,同時還擁有300個公立和私立的畫廊。
柏林博物館島
一位叫作約翰·斯特蘭奇的蘇格蘭歷史學家曾經寫道:流連于柏林的博物館中,哪怕花費數天時間,也僅僅是管中窺豹。曾幾何時,博物館島(spreeinsel)上還只有孤零零的一座博物館:1830年,在卡爾·弗里德里希·申克爾的設計下,這里修建了老博物館,這也是第一家對公眾開放的德國博物館。接著1859年建成了新博物館、1876年建成了舊國家畫廊、1904年的博德博物館以及1930年的佩加蒙博物館。
博物館島的建筑主要用于展示19世紀的藝術作品以及舉辦考古展。在這些博物館里,展品的陳列疏密適度,光線恰到好處。你可以在最合適的距離欣賞藝術品。其中,伊什塔爾城門、佩加蒙祭壇、米利都的市場大門、納芙蒂蒂半身像和青銅時期的“柏林金帽”都是令世人驚嘆的偉大考古杰作。
此外,各個博物館都提供免費的樓層展品分布圖,你可以按順序參觀,也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類別直奔主題。如果你希望了解更多,還可以使用免費的講解器(不需要證件和押金)。
如果你時間有限,只能游覽一個博物館的話,那無疑就是佩加蒙博物館,其鎮館之寶來自佩加蒙(今土耳其領土)—一公元前2世紀的佩加蒙祭壇,它占據了一整個展館。同時,還有古巴比倫的伊什塔爾城門,色彩艷麗,雕塑生動。此外還有眾多古文明文物和伊斯蘭藝術品,令人嘆為觀止。博物館島之外
除了博物館島外,柏林到處都是形形色色的各類博物館,這也成為柏林文化的一大特色。德國歷史博物館成立于1987年,展館修建在柏林軍械庫的舊址上,如今的建筑是著名建筑師貝聿銘的作品。它展示了德國從古到現代的歷史,戰爭史尤其引人注目。
柏林猶太人博物館是歐洲最大的猶太人歷史博物館,其展品以歷史文物與生活記錄為主,多達3900件,其中1600多件是原件。
奧地利維也納
維也納作為歐洲最古老和最重要的文化、藝術和旅游城市之一,不僅有著風格各異的雄偉建筑,也享有“音樂之都”的美譽,繼承了眾多知名音樂家的古典主義音樂作品和文化遺產,而氣氛濃厚的咖啡文化同樣聞名于世。文化與歷史的點點滴滴都能在維也納形形色色的博物館中有所溯源。
作為昔日帝國的中心,維也納留下了哈布斯堡家族眾多的皇家建筑,包括從13世紀開始,直至1918年君主帝國滅亡的霍夫堡宮。在奧地利哈布斯堡歷代皇帝的不斷擴建下,霍夫堡宮最終形成了一個由18個翼、19個庭院和2500個房間構成的龐大宮殿群。在這座盡顯皇家風采的宮殿里,一共有二十多個世界級的收藏館,其皇家文化的珍藏,堪稱歐洲之最。如今,霍夫堡宮還包括一個重要的會議中心,那一間間金碧輝煌的歷史大廳特別受人喜愛。另外,奧地利聯邦總統的辦公室也設在霍夫堡宮內。
同樣位于霍夫堡宮中的茜茜公主博物館則以獨特的方式為游客們提供去追尋著名的伊麗莎白皇后蹤跡的可能。博物館的設計理念明顯以神話和現實的情感交織為基礎。伊麗莎白,這位歷史中美麗、苗條、運動并且青春永駐的女性,生前一直被傳說包圍著。在總共六個展廳中陳列著大量來自皇后寢宮的真品以及一些服飾的復制品,游客可以對這位傳奇人物產生—種全然不同的認識。
而維也納最大的博物館——阿爾貝蒂娜博物館就坐落在霍夫堡宮的最南端,作為哈布斯堡家族最大的皇室住所,這里擁有世界上最大也是最有價值的版畫收藏。這里不僅可以欣賞到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女人題材作品,還能看到阿爾布雷特·丟勒的《野兔》,鎮館之寶是莫奈的一幅《睡蓮》作品。
出了霍夫堡宮,街對面就是聞名遐邇的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它與瑪利亞·特里西亞廣場西側的維也納自然歷史博物館遙相呼應。這里珍藏著哈布斯堡王朝數百年來收集的歐洲珍品,以反映歐洲美術史的系列藏品享譽世界,是歐洲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也是全世界第四大藝術博物館。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于1871年開始建造,1891年竣工,是弗蘭茨·約瑟夫一世時代的代表性公共建筑物,它具有文藝復興時期的壯麗外觀,又有巧妙使用大理石的莊嚴內部裝飾。除了豐富的藏品外,它的外觀與內部裝飾也是馳名于世的要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