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翻宇


摘 要:大學生是建設祖國的生力軍,大學校園是培養生力軍的搖籃。校園規劃應以人為本,注重人性化設計。通過對廣西財經學院相思湖校區公共設施、道路、綠化等景觀要素的人性化設計進行調查評價,分析其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并提出相應的建議與意見,對未來高校校園規劃人性化設計提供參考。
關鍵詞:大學校園;人性化;景觀設計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各類大學擴大辦學規模,許多高校興建校區,對大學校園空間組合及景觀規劃帶來了新的機遇和問題。校園景觀不同于其他文化、商業性環境,它承載著人文歷史的傳承[1]、人性化的場所規劃及景觀設計越來越受到關注。
一、大學校園景觀人性化解讀
人性化設計的實質是從人本出發。了解人的行為習慣,解讀場所使用群體的需要,通過設計的途徑滿足人的心理、生理及精神需求。
大學校園為師生提供學習、生活及社交等場所。校園景觀設計包括室內外空間的設計,從景觀組成的角度包含校園綠化、水體、建筑、道路、公共設施等,不同場地對景觀的需求也不同。人性化設計應滿足師生的需求,創造人性化場所,提升校園文化內涵,增加學校凝聚力,讓置身其中的每一個人感受到關懷和尊重。
二、研究內容與方法
廣西財經學院占地753畝,其中道路及公共綠化用地約128畝,位于亞熱帶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陽光充足,雨量充沛。調查采用數據測量、現場勘踏、實景拍照等方法,從校園綠化、公共空間、水體、道路鋪裝、公共設施等方面對其景觀人性化設計進行分析。
三、廣西財經學院景觀人性化設計現狀分析
(一)校園綠化
植物是景觀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園綠化作為大學校園必不可少的組成成分,在校園的建設中起到了凈化空氣、穩定生態、增添人文氣息、等重要的作用[2]。除此之外,園林植物還具有遮蔭降暑、防火防災的作用。調查發現,廣西財經學院在校園綠化方面主要集中在宿舍區的綠化帶、入校廣場周邊及教學區,喬、灌、地被搭配,一年四季綠樹繁茂。但就總體而言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全校主干道行道樹缺乏大喬木,部分路段沒有行道樹(如圖1)。新校區路旁綠化大多采用扁桃、萍婆等,但都處于幼年期,植株小、冠幅小,遮蔭效果差。學校二級學院辦公室對面因場地尚需改造未種植行道樹,在此設有一處校車站點,在沒有任何遮蔽的情況下,夏季炎熱暴曬,不便師生出行。
植物配置未考慮季相,景觀較為單一(如圖2)。校園綠化大多采用扁桃、萍婆、小葉欖仁、魚尾葵等常綠樹種,配植鳳凰木、美麗異木棉、羊蹄甲、洋紫荊、雞蛋花等觀花植物,但整個校園缺乏秋色葉及彩色植物配置,在景觀的多樣性及豐富度上還不夠。
(二)公共空間
大學校園的公共空間是校園整體空間的核心組成部分及校園生活的重要載體[3]。廣西財經學院相思湖校區校園景觀空間類型單調,交往和共享空間缺乏,校園的活力明顯不足。如學生宿舍區和教學區周邊的綠地是師生最易達的戶外空間,但目前這類空間并沒有得到很好地規劃,大部分荒置或作為停車場使用,空間單調荒涼,設施不足,無活動空間。校園中廣場是人流量最為集中的場所,學校廣場包括入口廣場、大活中心廣場、集散廣場。入口廣場設置整潔開闊,大活廣場為學生活動提供場地,集散廣場有效地組織交通、引導人流。廣場的設置為學校師生活動營造了戶外共享空間,但部分集散廣場功能不明確,設置不夠合理。如二級學院辦公樓地下停車場后方建設了親水廣場,大部分時間無人問津,難以發揮觀景作用。
(三)水體景觀
水體景觀柔和、靈動,在校園景觀設計中應用廣泛。高校景觀中因地制宜設計水景能有效地柔化空間,給景觀注入活力。校園的景觀設計大多是靜態的,加上水景的動態,動靜結合的景觀能讓師生們感覺更為舒適。財院相思湖水體景觀區大致分為兩部分:一為貫穿整個校區的水體(如圖2),校園建筑環湖建設,因而此水景為中心景區;一為圖書館架空層跌水景觀(如圖3)。以水喻智,水來為財,水體景觀大面積的應用凸顯財院特色與主題。但兩處水景后期景觀均不佳,環湖水體因水源為南寧市市政排水,水體質量一般,景觀效果受到影響。圖書館架空層跌水靈動活潑,與周邊建筑景觀相協調,能夠有效地柔化空間并與中心湖景相呼應,但因后期維護欠佳,跌水景觀較少呈現。
(四)校園道路及鋪裝
道路承載著組織交通和分隔圍合空間的作用,同時也是景觀組成因子。校園人文環境的質量與道路布局、管理和沿路環境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4]。校園道路及鋪裝應根據不同交通作用及特點,考慮不同的道路尺度及材料、結構的設計。
廣西財經學院校園道路按路面材料可以分為混凝土整體路面、透水磚、花崗巖、大理石、鵝卵石等。主干道大多使用整體路面,人行道使用透水磚及鵝卵石路面,廣場多采用花崗巖和大理石鋪筑。不同的區域使用不同材質的地面鋪裝,分區明顯,道路分級明確。但因施工及養護不到位,部分路段已出現塌陷、開裂、包漿等情況,影響了道路的安全性和舒適性。
另,校園內游步道能發揮組織交通,分流人群的作用,但在設計上還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教學區到食堂區域是學生從宿舍、食堂區通往教學區的必經之路,人流量大,行走速度快,在此設置汀步并不合適快速行走,與其承載的人流量也不適宜。經現場測量發現汀步設置距離在15cm左右,較為密集,步距不合理導致行走不便,同時也給景觀帶來一定程度的不可避免的人為破壞(見圖4)。
(五)小品設施
小品設施是作為景觀的一大點綴,既有一定功能性,又能滿足觀賞性需求,常常在景觀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廣西財經學院相思湖校區的小品設施包括花架、座椅、燈光照明、垃圾桶、指示牌、宣傳欄等。
經調查發現校園內小品設施的造型多數相同,缺乏人文特點,個別設施由于位置不當,使用率較低,有些明顯設置不足,如校內垃圾桶擺放極為不規范。從現場調查看,垃圾桶的設置偏少,學校垃圾桶在宿舍區、食堂、教學區、校園主干道及小游園等處偶有設置,但總體來說數量不夠且距離較遠,滿足不了師生的日常需求,不利于校園整潔衛生。
校園中座椅多數分布在教學區,在生活區等人群密集且對共享空間需求量大的區域則分布較少。座椅多用大理石等材料制成(見圖5),且周圍無任何大樹遮蔭,冬冷夏熱,舒適性較差,利用率低。花架無頂棚無植物搭配,夏不遮陽,風雨不可遮蔽,部分花架的座椅為后期安裝,無論材質和造型都與花架不協調,整體性差,無美感與舒適度,利用率也很低(見圖6)。
燈光照明是校園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廣西財院校園主體建筑有亮化工程處理,如入口廣場及圖書館,為校園夜景增加了一道亮麗的風景。但就細節來說部分的燈光設置存在幾處不當。例如大活中心后廣場通往教學樓的橋上及環湖游步道區域無燈光設置,夜間照明不足,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圖書館與行政樓后小游園燈光設置也不夠,加上汀步的設置不符合人體尺度,給夜間行走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擾。
經調查,財院的指示牌設置在側門和正門口處,其他區域則缺乏明顯標識和指示牌。尤其在教學樓區,導向和指示都比較弱,因教學樓的設計是連排互通式的,本身不易識別,僅在建筑側面有樓棟標識,不夠明顯且缺乏輔助標識,初次入校容易迷路。
四、結語
人性化設計應滿足師生的需求,從建筑、綠化、道路、公共空間、水體、公共設施等景觀組成入手,尊重師生需求,營造優雅舒適的校園環境,體現校園文化內涵,促進交流與校園凝聚力形成。本文以廣西財經學院相思湖校區為調查研究對象,調查校園景觀現狀,探討人性化設計的缺失及其原因,以期為大學景觀人性化設計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杜娟,淺談大學校園人性化景觀設計與景觀文化內涵表達——閩江學院新華都商學院景觀設計心得[J].花卉.2016,(11):22-24.
[2]曹書樂,陳銘.新時期大學校園規劃的生態化、人文化、社會化問題——以華中農業大學國際工商學院校園規劃為例[J].規劃師,2008,(04):40-43.
[3]潘峰.大學校園公共空間人性化設計研究[D].武漢大學,2005.
[4]鄭銳鋒.大學校園空間的人性化設計研究[D].浙江大學,2007.
作者單位:
廣西財經學院文化傳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