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曉苗

摘 要:景觀雕塑小品已成為現代城市環境建設不可缺失的要素之一,反映著城市的特色,甚至經濟和文化領域。新型材料和技術的應用豐富了景觀雕塑小品的趣味性,同時也產生了盲目雷同等不足之處。結合現有的豫南地區城市景觀雕塑小品,分析“聲光雕塑”的利弊,望其在以后的豫南地區城市環境建設中得到良性發展。
關鍵詞:景觀雕塑小品;豫南地區城市環境建設;聲光雕塑
[項目信息:本文系河南省高等學校重點科研項目,項目編號:16B560008]
雕塑作為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歷史悠久。古時的銅牛、石龜等園林雕塑有其獨特的精神意蘊,發展到當代,雕塑已不僅僅是一種裝飾,而成為一種景觀。通常,景觀包括自然景觀、經濟景觀和文化景觀三大類。[1]在公共園林中的雕塑可以組景是文化景觀的一種表現。景觀雕塑小品以裝飾性和趣味性為設計目的,區別于架上雕塑,放置在室外融入環境,成為公共藝術,其表現形式有圓雕、浮雕景墻、標識牌等。在景觀雕塑小品的設計中,其與周圍環境的整體協調性勝過雕塑本身。
一、豫南地區城市建設中景觀雕塑小品的現狀分析
拉夫堡大學的約翰·艾特肯曾說:“可持續公共藝術是全球創新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在中國城鎮發展中,景觀雕塑是可持續公共藝術的重要元素。”
(一)豫南地區的藝術文化背景
廣義上來說,“豫南”即指河南的南部地區,包括信陽、漯河、南陽、平頂山、周口、商丘、許昌、駐馬店八市,有豫南八市之稱。按生活習慣和氣候來劃分,狹義的“豫南”單指河南最南端的信陽地區。[2]豫南八區承襲以河南為核心的中原文化,尊崇儒家思想,重文化守禮儀,在中國文化的整體格局中占據重要地位甚至影響深遠。信陽,簡稱“申”,位于淮河上游,中原文化與楚文化在此交融共生,形成了細膩浪漫的豫風楚韻淮上文化風情。信陽素有“江南北國”“北國江南”之美譽,出土過全國最早的毛筆、轎子、書籍、酒和楚國最精美的漆器,孔子周游列國的終點、司馬光砸缸、子路問津、亡羊補牢等典故軼事都發生在這里。由此可見,豫南地區有著深厚的藝術文化底蘊。
(二)豫南地區城市建設中景觀雕塑的發展與現狀
豫南地區四季分明,夏熱冬冷,有其獨特的地形地貌和風俗人情。近年來的城市擴展迅速,豫南地區公共綠地雕塑及園林雕塑已被廣泛運用,但像“五月的風”“廣州五羊”等優秀的標志性景觀雕塑是少之又少。同時,優質小區的景觀雕塑小品開始凸顯。2009年,信陽市中心城區綠地率為 29.37 %,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為 8.06 m2。2004 年底被命名為省級園林城市。信陽市中心城區已初步形成“一河、三山、一湖、一環、兩帶、五梁”的綠地布局。[3]2016年3月,筆者調查走訪了信陽市浉河公園、奧運競技園、十二生肖園、金牛山文化公園、百花園、天倫廣場、茶之韻廣場及沿河綠地中的景觀雕塑。調查統計如下:現有景觀雕塑小品約90座,其中主題性雕塑43座,裝飾性雕塑38座,景墻浮雕8個,綠地到處有自由散石若干分布不在統計當中。景觀雕塑小品傳統材料較多,新型材料和技術運用較少,除有些雕塑小品因放置位置和方向被樹木遮擋不能融入環境外,70%的雕塑小品受到市民的喜愛。
二、運用新型材料和科技的利弊
中國城鎮建設日新月異,人們的眼界和對生活環境的舒適度在不斷提高。介于景觀雕塑小品的裝飾性和趣味性,用雕塑小品來塑景是豫南地區城市環境建設的首選。當代的景觀雕塑受立體主義雕塑、解構主義雕塑、達達主義雕塑、抽象構成雕塑、超寫實主義雕塑及室外裝置藝術等流派風格的相互影響,新型材料和技術應運而生。[4]諸如玻璃、不銹鋼、輕炭纖維等新材料和程控RGB LEDS、互動感應器、精確發動機等新技術。這些新型材料和技術使景觀雕塑不拘一格,營造的景觀變化多樣。與此同時,新材料和技術的濫用使豫南地區城市環境建設缺乏新意,失去感染力。
(一)“聲光雕塑”的藝術特色
“聲光雕塑”是雕塑設計者運用新型材料和技術創新的產物,和“裝置藝術”“軟雕塑”等一起豐富了城市景觀雕塑的語言及形式。“聲光雕塑”是指把雕塑藝術、燈光藝術、聲控藝術與高科技控制手段融為一體,使得那些常見的靜態雕塑能夠同時發出事先設定的聲音與發光效果(并且表演出一些預設動作),成為能與觀賞者互動的新型雕塑藝術形式。主體材料常采用不銹鋼、玻璃鋼、樹脂嵌板等,光源采用環保、節能、壽命長的LED鑲嵌燈、泛光燈等,解決了城市中白天景觀效果與夜晚燈光效果不能兼顧的問題。“燈光雕塑”自面世以來,在國內城市景觀建設上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成為了城市環境建設中的重要元素,有的“燈光雕塑”已經作為標志性建筑出現在城市的宣傳片中,有的甚至成為城市發展旅游的新景點。例如:位于信陽市羊山新區百花園核心的“百花之窗”雕塑(圖1)。這扇現代而時尚之“窗”寓意信陽人民瞭望世界、走向世界,也期待世界認知信陽、走進信陽;“百花之窗”的紅色昭示著紅城信陽永葆革命本色,“窗”的通透表明綠色信陽迎來萬紫千紅。“窗”隨著夜晚來臨會紅亮起來,既具有審美功能又具有照明功能,是市民休閑賞景的好去處,展示著信陽市的時代風貌。
(二)新型材料和技術的弊端
任何事物都是利弊共存的。新型材料和技術的應用豐富了城市景觀和觀賞者的視覺感受,但近年來常出現濫用的情況。一些景觀雕塑小品為了追求新奇而忽略了其所處的環境,造成雕塑本體與周圍環境各自為局,甚至是相互對立的情況。比如傳統的山水園林中出現的抽象夸張的不銹鋼體,在高大喬木及灌木掩映下的燈光雕塑小品等。此外,新型材料和技術的運用還造成了故障維修的難度,在建造和后期維護的經費上都比傳統石材、青銅要高。因此,新型材料和技術不能在一個城市遍地開花,要合理統籌安排,做到“以少勝多”。
三、在今后豫南地區城市環境建設中
景觀雕塑小品應用的建議
(一)景觀雕塑小品設計要體現豫南地區景觀特色
地域文化可以說是城市雕塑無盡的創作源泉,它不僅涵蓋了地方的自然資源,更包括了當地獨特的文化財富。中國有5000年的歷史文化傳承,每個城市也都在發展中有著各自特有的地域文化。例如深圳的“拓荒牛”,展現了深圳市迅速崛起的勇闖精神。我們處在各種藝術和思想交融的時期,既要發揚城市的歷史文化,又要有緊隨時代的創新精神。根據人們的不同需求,在山水式園林和對稱幾何式園林綠地中運用不同的材料來設計景觀雕塑小品,可以是神話傳說、歷史典故、生活場景等。信陽以盛產“毛尖茶”而著稱,在茶之韻廣場和沿河綠地設置了相關的雕塑小品,講解了茶的典故及采茶的場景,極好地體現了地域文化特色。人們對于一個城市環境的印象來自城市景觀,記住了有地域特色的景觀雕塑小品,也就記住了一個城市。
(二)建設少量大型或小品類型的精品聲光雕塑
藝術隨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納米材料、太陽能技術等都能充分體現時代感,吸引人們的目光,增加雕塑語言的豐富性。信陽市公共空間的景觀雕塑小品70%是傳統石材和青銅,20%是不銹鋼和混凝土,10%是其他新型材料。傳統材料比重較大,容易引起審美疲勞。比如:金牛文化公園、十二生肖園和奧運競技園中的景觀雕塑小品皆以石材為主,一系列的主題雕塑窺一斑而見全貌。豫南地區缺乏在夜晚也能熠熠閃光的景觀雕塑,將高科技的光電元素融入傳統雕塑,使其成為城市夜景的亮點。聲光雕塑有其工程量大、經費高、維修難等弊端而不能大量設置。因此,應設置少量精品的聲光雕塑來為城市景觀增色。
(三)建議對已有景觀雕塑小品定期維護
景觀雕塑安置在室外,經歷風吹、日曬、雨淋,雖材料多為永久性,但如不定期檢查和維護,可能會因為自然條件或人為的原因遭到破壞。如:2012年建造的金牛文化公園,有些表現傳統文化典故的雕塑小品已經局部損壞,露出材料的經絡,影響雕塑小品的美感。2002年建造的天倫廣場的“天倫”雕塑,表面防腐色彩褪色嚴重,失去鮮艷度。后期的維護和前期的景觀雕塑建造同樣重要,相關管理部門應建立比較完善的景觀雕塑管理制度,定期對損壞雕塑進行維修,對臟污雕塑進行清潔,以保持其長期的造景功能。
景觀雕塑小品在豫南地區城市環境建設中已得到重視并被廣泛應用,表現地域文化的景觀雕塑小品也越來越多。避免粗制濫造,結合城市環境,運用新材料、新技術建設聲光雕塑精品為城市夜晚的環境增色。
參考文獻:
[1]鳳凰空間.華南編輯部.景觀雕塑與小品[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 43.
[2]班龍海,胡林坡,徐緒志,向炎輝.信陽市城市園林綠化現狀及發展對策[J].河南林業科技,2009,(09):123.
[3]季湘榮.城市雕塑建設與發展研究——以杭州市為例[D].浙江大學,2006:27.
[4]鞠擎天.地域文化視角下牡丹江城市雕塑規劃設計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2014:29.
作者單位:
信陽農林學院規劃與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