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凱+閆涵
(大連藝術學院)
【摘要】中國的在線旅游業歷史時間短但發展及其迅速。在當前“互聯網+”背景下,旅游行業人才需求量劇增,然而,目前旅游教育模式無法滿足旅游網絡化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只有充分順應當前在線旅游培訓新趨勢,對旅游人才的培養進行徹底改革,才能實現旅游培訓與旅游發展高度契合,滿足旅游市場需求,為我國旅游業的發展作出貢獻。
【關鍵詞】互聯網 在線旅游 培訓模式
一、我國旅游培訓業發展狀況
“在線旅游”顧名思義,借助互聯網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以互聯網作為媒介代替傳統的門店實體店,完成各項旅游活動。面對我國呈幾何級數增長的旅游市場,人才匱乏已經成為制約我國旅游業向縱深發展的瓶頸。旅游行業出現嚴重的人力資源短缺,尤其是旅游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缺口巨大。旅游教育培訓與旅游人力資源市場供需相悖,尤其是旅游高等教育的培養模式與本行業對人才需求的特點脫軌,對我國旅游業的長期發展帶來隱患。我國旅游專業教育培訓存在以下突出問題:一是旅游專業行業認可度低、人才流失嚴重、有效供給不足;二是旅游從業者職業幸福感降低;三是旅游人才區域分布不均衡;四是人才隊伍結構不合理,整體素質偏低。
二、中國在線旅游培訓的問題
(一)旅游教育滯后于旅游發展。我國旅游教育建設和發展起步較晚,2005 年以后本科教育才成為旅游教育的主體,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帶動了旅游教育的發展,因此很多高校開設旅游院系并擴大旅游專業招生規模,但是部分院校屬于盲目跟風,缺乏可行性研究和論證。同時,由于我國旅游教育依托的學科背景主要為管理學、歷史學、經濟學等,對其他學科的依賴導致旅游教育在學科建設上一直缺乏鮮明的專業特色,致使整個旅游教育質量處于低水平發展階段。專業特點和專業發展方向與行業需求不對等,課程改進速度緩慢,教學方法陳舊,很大一部分旅游專業的畢業生畢業后沒有進入旅游系統工作。旅游教育嚴重滯后于旅游業的發展,導致目前我國存在旅游企業需求與院校旅游教育供給不對等的矛盾。
(二)旅游企業人力資源培訓觀念滯后。旅游人才是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目前,我國旅游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觀念滯后,對人力資源管理的認識僅停留在員工招聘、工資待遇等方面,很少涉及職業培訓、崗位設置,對員工職業生涯缺乏長遠規劃。同時,旅游企業內部在人才的選拔、使用、考核、激勵機制等方面都存在嚴重缺陷,旅游企業組織結構扁平化,中高層工作壓力大,激勵手段單一,力度不大,覆蓋面有限,旅游企業人才流失率居高不下。旅游企業缺乏成熟的人才觀和用人機制,缺乏“人才梯度”和“分級管理”理念,情感留人或者體制留人僅流于形式,致使旅游企業缺少一大批精通業務、高技能、文化修養兼備、經營能力強的管理人才。
(三)旅游從業者職業形象下降。大眾媒體對個別導游人員的違規行為大肆渲染,導致導游員社會形象坍塌,卻忽略了我國游客素質整體偏低的事實,沒有認清旅行社才是將導游推向盤剝游客這種惡性循環的幕后推手,忽視了旅游行業存在嚴重的淡旺季,導游工作極不穩定并且待遇無保障。旅游從業者社會認可度下降,就業滿意度走低、職業幸福感下降使得旅游從業者成為職業倦怠感高發的人群,對旅游業的長遠發展帶來隱患。
三、中國在線旅游培訓改革思路
在線旅游培訓業的發展離不開相關企業,也就是與其合作的旅行社、酒店、交通部門、景區等提供服務支持的企業。這些企業其實也正決定著旅游業的發展。所以這些企業能夠提供消費者滿意的服務才能帶動起整個旅游業的發展,當然這其中不能缺少政府有關部門的協調管理。例如:在前不久發生的云南旅游打人導致毀容事件,這一件事的發生以及借助媒體傳播使整個事件曝光于大家面前,同時出現的就是其他人曝光在云南旅游的相似經歷。事件的結果就是旅游者在選擇旅游目的地時會去刻意避免此地,使整個云南的游客數量迅速下降。發展旅游業的關鍵是要提高旅游的服務質量,增加游客的心理滿意度,這些都需要旅游培訓的引導與教育。
1.“互聯網+”背景下旅游教育的戰略定位?;ヂ摼W信息化背景下,具有高學歷、高素質的旅游人才越來越受到關注,這些人才將是旅游企業的核心人才,能直接引領旅游企業經營效益的人才。因此,高等院校旅游教育應根據網絡信息化背景下的時代要求,重新確定戰略定位目標,制訂教育計劃。
2.調整人才培養模式,適應“互聯網+”旅游業發展。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旅游培訓模式應結合旅游行業企業人才需求方向,調整旅游人才培養模式,與旅游企業合作,加強學生信息技能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調整交叉學科課程設置,增加課外教學環節,讓學生走出去體驗旅游企業開展電子商務和運用網絡營銷手段推廣旅游產品的過程以參與旅游產品設計過程,使學校的教育模式由原來的課堂教學轉為與企業結合的“學徒制”教學。
3.改革旅游教育內容,符合“互聯網+”旅游市場需求。結合互聯網+ 背景下旅游業的發展特點及旅游人才市場需求,在旅游教育過程中需要新增一些符合旅游市場需求的跨專業方向課程,同時根據不同方向開設旅游電子商務、旅游網絡營銷、跨境旅游貿易、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定位技術、智能終端服務等技術類專業交叉課程以及旅游文化創意、旅游網頁設計等藝術類專業交叉課程。
4.采用基于互聯網信息化的教學方法。目前,應用技術型院校的教學中普遍存在著網絡信息技術使用不當的現象,如多媒體教學,一方面,部分教師過度依賴于多媒體,只是照PPT 宣科,使教學變得枯燥;另一方面,部分教師因不想投入太多的精力,抵制使用網絡信息技術來展示教學內容。
5.構建“互聯網+”的雙師型師資隊伍。改革用人機制是應用技術型院校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的關鍵,學校通過“請進來和走出去”的方式建立起一支既有理論又有實踐經驗還有一定網絡信息技能的雙師型旅游師資隊伍,以提升應用技術型院校旅游教育的師資力量,為互聯網+ 時代下的旅游發展做好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工作。
網絡信息化使旅游行業日新月異,對旅游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對具有市場捕捉能力和國際視野的高素質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這就要求旅游教育的教學內容需緊跟旅游市場需求,根據行業最新動態和潮流,結合國際旅游發展新趨勢,在互聯網信息技術背景下進行快速更新,課程設置需要綜合性和跨學科的交叉性,教學內容國際化。
參考文獻:
[1]李云鵬:《智慧旅游———從旅游信息化到旅游智慧化》,中國旅游出版社,2015。
[2]盛正發:《中國旅游電子商務的SWOT分析及戰略選擇》,201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