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忻杪
說起凱爾特人隊當家控衛伊薩亞·托馬斯,又怎能不提他的身高呢(1.75米),是吧?自從2011年進入NBA,這家伙在球場上的每一舉每一動,可以說都與身高息息相關。因為身高受限,他的一些超驚艷表現飽受球迷贊譽(去年12月30日對陣熱火的比賽中,全場獨得52分,其中第四節29分);同樣地,因為身高原因,他的防守還常常被口誅筆伐……停!我們今天這篇文章,可不是這個路子。
引言
伴隨著常規賽行將結束,小托馬斯本賽季場均29分上下,已基本可以鎖定得分榜前三。而縱觀整個NBA歷史,在所有1.75米及以下球員中,此前還從來沒有人完成過如此壯舉。最接近的當屬卡爾文·墨菲,同樣1.75米的他,曾在1977-78賽季效力火箭時場均25.6分,可那也是快40年前的事了。
如此,不由得讓人突發奇想,我們一起來玩個游戲如何?游戲的名字就叫“做這件事到底需要多少個伊薩亞·托馬斯?”
這家伙是個讓人難以置信的小個子,尤其本賽季進攻端表現,讓很多比他高20厘米、30厘米,甚至40厘米的人都只能仰望。地表最強1.75米?他當之無愧。而我們要做的這個游戲,就是先把他拉回“凡間”——設置一個場景,然后提問題,例如“做這件事情究竟需要多少個小托馬斯呢?”我們都知道,一個托馬斯本賽季能得……超過2000分。那以一個他為單位,要停下一輛時速60英里的卡車,來,你說需要多少個托馬斯?多少個托馬斯又能一小時吃完100盒麥片?乃至,多少個托馬斯可以夷平一平方公里南美原始叢林?沒錯!游戲就是這么玩的,我們現在開始。
Question One:多少個托馬斯可以造架小飛機?
讓我們分兩部分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曾經有一篇很著名的,某位愛好者自學造飛機文章。簡單說就是如果你想自學一樣東西,便必須同時承擔失敗后可能帶來的風險,具體到造飛機上,自然是得先做好給自己接筋斷骨的準備……別說,這位愛好者還真就造成了,而且造得不錯,現在在全世界范圍內已小有名氣。當他的第三架飛機造成后,還給它起了個別致的名字,叫“Savor”,完成這個作品,足足花了15個月時間。
其次,一位老師朋友曾跟我們講過這樣一件事:他讓學生們使用蘸滿檸檬汁的棉簽在紙上寫一段話,因為檸檬汁無色,所以起初幾乎看不到筆跡,隨后,將紙張在熱源(蠟燭)上來回移動,不久就會顯色。檸檬汁受到加熱后顏色會變深,顯示出寫下的秘密信息,這位老師說這是他課前兩天在網上讀到的小貼士,只是自己沒有親自驗證過。他本以為這樣的小實驗學生做起來豈不輕松加愉快?然而事實證明他錯了,而且是,大錯特錯。
許多字跡在受熱后顯現效果并不明顯,有幾個學生由于加熱時距離火焰太近,還把紙張給點著了!另外,兩個男孩子利用這機會向女同學傳遞色情信息……還有一個小男孩在紙上留言說放學后要約架。得,這可都比著火事兒要大得多呢。
總而言之,重點就是——做什么事都不容易,造點東西就更難了,造點之前毫無基礎的?難上加難。所以,零經驗造飛機,基本是不可能的。
那“托馬斯以前涉獵過造飛機這個領域沒有?”所有答案都顯示,沒有。好了,這種情況下,想造一架足夠安全的小飛機,至少需要5個全職、專業的托馬斯,怎么也得小三年。
Question Two:多少個托馬斯可以同時臥推一輛大卡車?
就是圖片中這種卡車,大概80000磅(約36287公斤)。根據選秀報告提供的數據,22歲那年,組合訓練中托馬斯185磅(83公斤)的臥推可以做13個,以此為準,保守估計他用盡全力推一次應該能上200磅(91公斤)。這意味著,完成卡車任務需要超過400個托馬斯。
順帶說一句,185磅?同是22歲那年,科懷·倫納德臥推只能做3個,凱文·杜蘭特一個也做不了……
Question Three:多少個托馬斯可以……打敗一條鯊魚?
注意,這里說的“鯊魚”,可不是沙奎爾·奧尼爾,而是真正的,有利齒的鯊魚。
接下來,我們假設:這里所說的“打敗”,是“擊殺”;情景中小托馬斯正在游泳,位于鯊魚上方;遭遇戰地點,水深大概腰部左右,雙方條件相同。
如果是只有不到30厘米長的侏儒鯊,對付這樣一個小可愛,一個托馬斯應該可以輕松帶走;換作12米長的鯨鯊?對付這大家伙,怎么也得150個托馬斯吧!
至于其他種類——錘頭鯊(約5.5米),5個托馬斯,要是打斗過程可以用錘子錘頭,那3個就夠了;灰鯖鯊(2.4米),可是鯊魚中搏斗的好手,最高游速可達45英里(72千米)/小時,什么水平呢?和尤塞恩·博爾特一起出發,灰鯖鯊一個小時能落牙買加“閃電”18英里(29千米),盡管它個頭不大,嗯……對付起來怎么也得4個托馬斯;鉸口鯊(也稱護士鯊,4米),這種鯊魚相當弱,一個托馬斯妥妥解決,他甚至都不用一直保持緊張,喝醉酒后,或是困的不行,照樣占據上風;虎鯊(3.6米),Discovery.com網站有個鯊魚百科,各種鯊魚數據應有盡有,其中在虎鯊板塊里提到,曾有人剖開一條虎鯊腹部后發現了鐵雞籠殘骸,對付這樣的主?起碼5個托馬斯;黑鰭礁鯊(1.5米),一個托馬斯;牛鯊(3.4米),3個托馬斯;大白鯊(7米),7個托馬斯打底,戰斗過程中可能還會有2個托馬斯陣亡。
Question Four:多少個托馬斯可以把筆者扔到棗樹上?
一個足矣(這是中場休息環節,純屬娛樂)。
Question Five:多少個托馬斯可以2分鐘內做1000個俯臥撐?
這是道再簡單不過的數學題(只需要瞇起眼睛好好計算)。2016年11月,托馬斯說過,他是1.75米的凱文·加內特。還記得2012年季后賽么?在遭受烏杜尼斯·哈斯勒姆兇狠犯規后,KG在籃下的地板上躺了好一會,隨后自己翻起身來,開始做俯臥撐,6秒做了8個,按這種速率,他一分鐘可以做80個。
當然,任誰也不能保證一分鐘都保持一種速率,體能肯定會有所下滑。取75%的話,加內特每分鐘是做60個,換作托馬斯,2分鐘就需要9個他同時開足馬力,才能突破1000大關。
QuestionSix:多少個托馬斯能在15分制比賽中打敗這樣的組合——1987年邁克爾·喬丹,配1995年斯科特·皮彭?
先看看吧,1986-87賽季,身高1.98米的MJ場均37.1分,即便放到現在同樣是歷史第五的存在(前四都是張伯倫),隔年他還榮膺年度最佳防守球員。
而皮彭呢?自1992年起,2.03米的他連續八年入選最佳防守陣容第一隊,1994-95賽季還是NBA搶斷王,場均搶斷2.94個,外加21.4分、8.1個籃板、5.2次助攻。
兩人俱是能攻善守,強強合璧組成最強二人組,托馬斯該如何應對?
假設,是托馬斯隊先進攻,我們排出由4個他組成的陣容,可能會15比10贏得比賽;如果傳奇二人組先攻?就比較麻煩了,只能強行加到6個,最終15比13艱難獲勝。
Question Seven:多少個托馬斯,可以看完全集《老友記》?
《老友記》,美國電視情景喜劇,共236集,每集約23分鐘。當一個托馬斯想要吃東西、睡覺、上廁所時,另一個托馬斯隨即頂上。《老友記》236集共5428分鐘,或者說90.4個小時,這么算的話,大概需要連續四天才能看完。
不過,這次我們不打算用那么多托馬斯了,只一個便夠,因為據說,他正是這部劇多年來最忠實的擁躉。這聽起來可能有些瘋狂,我們設定托馬斯吃飯是在電視機前,科學又證明人類一般可以連著不睡覺的上限是十天,所以睡眠問題也解決了,伊薩亞能在保持頭腦清醒的情況下輕輕松松堅持90個小時。剩余只有一個問題,他想上廁所怎么辦?我們曾聽過一個關于托馬斯上廁所的小故事——大學時期他正在打一場很激烈的比賽,忽然內急來襲,想在暫停時去更衣室廁所,又恐誤了最后關鍵時刻。這時,托馬斯怒從心起,拿起毛巾,塞進球褲,就這樣解決了!怎能讓人不服!另一方面,這還體現出他骨子里從不肯輕言放棄的競爭意識。所以一口氣看完《老友記》全集?拜托此君孤身前往又有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