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瑛
淺析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改革
文/楊瑛
本文論述的是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學前教育應當如何改革,在這個信息化時代,學前教育要想得到發展就必學進行改革,對高校學前教育的學生進行綜合素質的培養,適應現代幼兒園教育新課改的發展,學前教育專業的畢業生要想在畢業后更快的融入幼兒園的教學中就必學適應時代的發展和學前教育的改革。在實際的學習中就要有意識的培養自己的綜合能力,同時還要配合老師的要求,使自己能夠更快地適應新的模式。
我國目前的教學改革受到傳統思想的制約,多傾向于教導學生死記硬背,教師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中心,對學生實行嚴格的控制,學生總是游離于教學之外。而傳統的課程設置也延續了這種教師中心的思想,課程完全不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與社會的發展存在嚴重的脫節。目前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同樣存在這些問題。學前教育里脫離學生和現實實際情況的課程設置已經嚴重阻礙了學前教育的發展,使我國的學前教育止步不前。這個問題令我們深思,這不僅僅是高校教育的一個失敗,這也是社會的一種現象,在我們現代社會不只是學前教育不適應社會的發展,好多專業課也都不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這些現象值得我們深思。在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
1.1 課程理念落后,課程改革成效不大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國外先進理念的輸入,“一切以學生為中心”,“促進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等新思想已經深入人心,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現實的教學卻越來越偏離教學的理念,在高校的大部分老師都是圍繞學生轉,為學生服務,而不是圍繞基礎課程理念教育服務,這就是高校的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深入的對其教學方式進行研究探索和改革。教師一味的教學生學習書本的知識,而不是引導他們去提高動手能力,在實踐中提高經驗,他們把知識都看成了是定論,而不是發散學生的思維和前進的動力。
1.2 教育課程理論和教學觀念脫離幼兒園教育的實際
曾經有人對北京師范大學和華東師范大學的學前教育做過調查,調查中顯示教育職前培養內容中教育理論課和教育實踐課的比例僅為5%-6%和3%-4%,這就遠遠低于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平均水平(20%和10%)。對比現實情況,我們不難發現,實踐中理論與實際脫離的例子比比皆是,我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脫離了幼兒的發展水平和發展階段,難以與兒童的實際生活產生聯系;另外,教師在教授學生時往往只是單純的將一些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傳輸給學生,很少聯系到幼兒園的實際情況,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去幼兒園實習的機會較少,對幼兒園以及幼兒的發展情況知之甚少,這也間接影響了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未來教學能力,更可能導致未來幼兒園課改的失敗和教師職業能力的減弱。
1.3 學前教育改革中老師過于死板硬套,不能適應信息化的發展
在許多高校中教師一味的按著自己的節奏和以前的教學模式,不能引導學生適應現代化的發展。要想讓學前教育的畢業生在畢業之后能夠更快地適應社會的發展,教師就應該轉變自己的教學模式,運用現代化的教育方法,讓學生融入其中,追隨現代現代化的腳步,更是適應社會的發展,適應幼兒園的教育發展。同時學習學前教育的學生也要轉變自己的學習觀念,改變自己的學習方式,配合老師新的教學方法。只有師生結合才能更好的發揮作用。
時代在發展,教育也要與時俱進。我們要積極利用信息化這個大背景,積極推進學前教育專業的改革,尤其是在課程設置這一重點領域。針對以上涉及到的學期教育專業目前存在的問題,我們應在先進理念和廣泛調查的基礎上,提出一些可行的改革措施。
學前教育改革應當堅持幾大原則:
2.1 堅持與時俱進的原則
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學前教育職業要想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必須適應信息化的發展,時代的發展決定了學前教育未來的發展方向,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課程的設置應是靈活的,具有時代信息的。
2.2 堅持教師專業化的原則
目前信息化發展是世界發展教育的潮流,高校的學前教育的學生應該朝著專業化,教業化的發展方向加強專業化的素養,同時教師在教學生的同時也要注重專業化的發展方向,有目標,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在高線中應該制定一個長遠的課程教育計劃,這也是學前教育發展的一個方向。
2.3 堅持因校制宜,發展特色的原則
每一個學校都有自己的特色,這就要求高校的教師按照本校的特色和學生的特色進行發展和培養,千萬不能落入千篇一律的模式,這是高校在突出特色最忌諱的一件事。
2.4 改革評價體系,提高課程監管效率
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缺少嚴謹的監管制度,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課程改革的質量。因此,在未來的改革中,我們應加強對課程改革的監督和管理,同時要不斷完善評價體系,實現評價的多元化。
總而言之,高校的學前教育想要在信息化時代的大環境下發展下去,就要進行全面的改革,改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高校改革中既要發揮老師的作用,又要發揮學生的作用,老師和學生兩者結合才能更好的將改革進行到底。高校學前教育的改革是必然的,在信息化迅速發展的社會,一切都在改變著,都在發展著。
楊瑛(1982-),女,侗族,貴州省銅仁市人,銅仁學院教育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學前教育基礎理論,學前兒童游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