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喁
高效課堂改革模式學習初探
文/王喁
高效課堂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學理念,教學原則來支撐,而這些理論的實踐者,就是教師。教師的關注由單一的學習效果轉為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是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在具體課堂教學操作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敢于并善于把課堂教學“還給”學生。
帶著對新課改忐忑的心態,感受新課改濃濃的春意,沐浴創新教育縷縷陽光,花季的雨露和園丁的微笑一齊映進我的視野。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讓我體會到了教學的生命過程是一個需要勇氣去剖析、挑戰自我并不斷追尋的過程。
高效課堂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學理念,教學原則來支撐,而這些理論的實踐者,就是教師。教師的關注由單一的學習效果轉為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學生的發展,應該是全體學生,而不是部分學生;應該是學生人格的全面發展,而不是重智商輕情商;應該是個性發展而不是同一模式,應該是可持續發展,而不是限于眼前的效果……教師的施教活動必須從這點做起,這是我們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
在課改中我們要創設情境讓學生們去思想,鼓勵學生動腦、動手去實踐。這需要進行三個轉變:教師角色的轉變,學生地位的轉變,教學手段的轉變。
采取四種方法——激發學習愛好,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會學生學習、發展學生的自主性;營造創新教育氛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面向全體學生,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得。
教師在課堂中究竟起什么作用?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是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在具體課堂教學操作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敢于并善于把課堂教學“還給”學生。教師需要把握好教材,做到“三講,三不講”,三講是:講重點、講難點、講易錯易混知識點;三不講是:不講學生已經會的、不講學生通過自學也能會的、不講老師講了學生也不會的。在教學中,扎實地落實“三講”和“三不講”實際上就是為了更好地落實精講多練的原則和自學性原則,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訓練,只有這樣才能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就是要建立合理的倫理關系和情感關系。建立充分體現尊重、民主和發展精神的新型的師生倫理關系,要樹立教育民主思想;提高法制意識,保護學生的合法權利;加強師德建設,純化師生關系。師生倫理關系是師生關系的有機組成部分,我們應面向新時代,努力創建民主、平等和促進個性發展的師生倫理關系,真正使師生關系煥發出迷人的光彩。這將成為課程改革、高效課堂亮麗的風景線。
優化師生關系,重建溫馨和諧的師生情誼,是師生關系改革的現實要求。新型的良好的師生情感關系應該是建立在師生個性全面交往基礎上的情感關系。
教師需真誠對待學生,關心愛護學生;展現教學過程的魅力,品味教學成功的喜悅;完善個性,展現個人魅力,使自己擁有熱情、真誠、寬容、負責等優秀品質,這是優化師生關系的重要保證。為此,教師要自覺提高自身修養,擴展知識視野,提高敬業精神,提升教育藝術,努力成為富有個性魅力的人。
2.1 創設情境,發揮最佳效果
在教學實踐中,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就在每個學生的身邊,如熱點新聞,醫療健康,個人生活,當地資源,環境保護等,都含有與學生切身利益相關的問題,我們在教學中適當加入這些內容,會開闊學生的思路,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
2.2 獎勵激勵,提高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采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評價性的語言;調動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欲望,激發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向往成功,增強自信心。課改要求能發揮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有一個創新思維活動的空間,關鍵在于教師。教師如何引導,啟發,點拔?能否真正地把學生引到這一領域?教師在平時備課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盡量地搜集,制作與教材有關的知識、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學生的心理,使學生能夠產生共鳴。
2.3 學生應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環顧周圍,在我們的教學中還存在許多這樣的現象: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東西,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從頭講起;一些具有較高綜合性和較高思維價值的問題,教師卻將知識點分化,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一些本該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總結的內容卻被老師取而代之;一些學生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形成的獨特見解和疑問,往往因為老師的“就照我教的來”而扼殺。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為學生提供從事活動的機會,構建開展研究的平臺,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2.4 靈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許多教師不適應新教材,不善于把教材與實際聯系起來。實際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現有水平,在認真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的同時,學會靈活、能動地運用教材,根據學生實際進行必要的增刪、調整,這樣才能從“有限”的教材中無限延伸。
2.5 追求形式和效果統一的課堂
現在,一些課堂濫用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不給學生足夠的機會和科學的指導,使課堂流于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組織有效的、科學的活動,讓學生在交流、探究、比較的過程中將知識優化組合,完成篩選,做出正確判斷。
阿基米德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就可以撬起地球。”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我做起,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嘗試,不斷改進,力求且行且進步。
(作者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州且末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