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空調降溫、吃些涼爽食品、避開炎熱的室外環境、洗冷水澡、睡涼席等“以涼抗熱”的方式,肯定是多數人在夏季采納的防暑降溫方法。但對部分年老體弱者或慢性病患者來說,“以涼抗熱”并非是最健康的防暑方式。比如,很多老年人吃了冷飲就身體不適,有的受不了冷水浴,而一些關節炎患者不能接觸寒冷環境。所以,有醫師建議,這些人群不妨采取“以熱治熱”的方式度夏。
“以熱治熱”的方式正好適應了中醫強調的“順應自然”“天人相應”的養生理念?!耙詿嶂螣帷钡姆椒ê芏啵诖酥饕峒叭齻€方面。
吃熱飯,喝熱茶
從中醫的角度上講,春夏人體的陽氣外發到體表,體內的臟器出現虛寒現象,夏季吃“熱”可以逼出寒氣養陽氣。
夏季飲溫熱茶水可使汗腺舒張排汗,散發體內熱量,從而降低體溫,有助于消暑。茶葉中還含有豐富的鉀,有助于糾正因缺鈉而出現的倦怠無力和食欲減退。熱性體質的人可以飲用綠茶,或者空腹飲半發酵的烏龍茶;脾胃陽虛者最好喝紅茶,如普洱、少量半發酵的鐵觀音或烏龍茶。喝茶最好是在飯后半小時,這樣還有利于降低血脂。
洗熱水澡,泡熱水腳
夏天剛洗完熱水澡后可能會感覺更熱,但休息一下后,就會感覺到涼意和舒適。熱水澡一般以35℃~40℃的溫水為宜。洗熱水澡能安撫神經,放松全身肌肉組織,甚至起到一定的鎮靜、止癢、止痛、抗過敏等作用。當然,洗的次數也不宜太多。另外,用熱毛巾擦身也是比較好的降溫方法。
常言道“睡前洗腳,勝似補藥”,夏季也不例外。天氣越熱,濕邪越重,熱水泡腳可以起到健脾、除濕、通經、利尿的作用。
穿寬松“熱衣”
夏日在家,許多男人喜歡打著赤膊,以為這樣可以涼快一點,可事實并不是這樣。
研究表明,當氣溫接近或超過人的體溫(36.8℃左右)時,赤膊不僅不涼爽,反而更熱。因為赤膊只能在皮膚溫度高于環境溫度時,增加皮膚的輻射、傳導散熱,而盛夏酷暑之日,氣溫一般都接近或超過37℃,皮膚不但不能散熱作用,反而會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熱量。因此,炎炎夏日不僅不能打赤膊,而且應該穿“熱衣”。
深黑色的衣服被人們普遍視為“熱衣”,多數人認為夏季穿白色或淺色衣服比穿黑色或深色衣服更涼快,其實未必是這樣。人體內的熱量可以通過輻射、傳導、對流和蒸發向外散發。誠然,黑色衣服比白色衣服吸熱多,但吸收的熱量可以在衣服內形成對流的動力(就像夏季午后,地面受熱容易形成局地對流甚至雷陣雨天氣一樣),衣服內的空氣對流,可吸收皮膚表面的汗液并帶走部分熱量,人體自然就會感覺涼爽。
當然,深黑色衣服應做得寬松一些,這樣可以使“對流”加強,增加涼爽程度。對上述方法感興趣的朋友不妨試一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