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季娜
學生是以學習為主要任務的人,教師教給學生的學習方法,是想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要實現學生自學還有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既是學生對學習方法不斷運用、體會。內化的過程,也是教師指導的過程。教師學法指導是否重在學生的自學實踐的指導,是決定學生實現學生自學質量的高低的關鍵。
學法指導,顧名思義是指學習方法指導,是教師通過一定的途徑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傳授、誘導、診治,使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并靈活運用于學習之中,逐步養成較強的自學能力。通俗地講,學法指導即教學生學會學習,或者說是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方法信息進行的一種反饋控制。開展學法指導,讓學生學會學習,是實現人的自身發展的需要、是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實現學生自學的需要.
1 轉變舊的教學觀念
教師就要切實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要按照學生自學的方法精心設計相應的教學方案,寓學法于教法之中,使教法學法化。學法教法化。在教學過程中好教法變為學生的好學法、以學法定教法、從而做到既教知識、又教方法,使學生學會到會學到樂學。重視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在學法指導過程中.特別要注意以下幾點。
1.1 “教育對象只有先接受你這個人,才能接受你的觀點”
心理相容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教師要注重師德修養,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朋友式關系,才能讓學生真正接受你指導的學習方法,提高指導的有效性。
1.2 教師往往注重優生,強化“尖子生”,忽視“后進生”
一個班級的學生知識經驗、能力起點不盡相同,要相信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學會學習的潛能,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摸清學生的智力因素、性格特征、學習習慣、性別差異等的學習個性、從實際出發,教給學生共性的學習方法的基礎上,要注意學習方法的個性特點,對不同學生給予不同的學法指導,幫助學生選擇適合于他們自己的學習方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把學法指導落到實處,學生才能學會學習。
1.3 只要熱情期待和肯定,就能得到希望的效果
教師應對學生傾注愛心和熱情,提出合理的學習目標和要求,對他們寄予熱切希望,肯定多于否定,這樣,學生的自學能力一定會穩步提高。
2 注重學法指導
2.1 學習心理指導
學習心理指導是開展學法指導的動力和保證。教師介紹再好的學習方法、教給再多的學習方法給學生,學生若沒有良好的學習心理也無濟于事。比如;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興趣不高,沒有想學的欲望,甚至厭學、或者學習意志不堅強、學習情緒不穩定,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沒有形成等。在這種情況下,盡管教給了學生多少學習方法也不會收到預期效果的。所以,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向他們介紹或滲透學習過程中的過度學習、動機強化、學習遷移、學習衛生等學習心理的基本知識和規律;培養學生學習的抱負和動機,興趣和求知欲、情感與態度、意志與毅力等非智力因素。這些內容應在課堂教學中進行訓練和指導、關鍵教師要有強烈的指導意識,而且善于見縫插針、借機行事。這樣才能受到良好的效果。
2.2 苦樂觀教育
我們要重視對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啟發、引導、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使學生樂觀向上,積極進取,形成具有一定情緒調控能力的堅強意志,才能迎接困難、戰勝困難。
2.3 成功感體驗
激發興趣更要注重讓學生有成功感.讓學生體驗到自己解決問題,學會學習的愉悅感,保持良性循環。
3 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3.1 指導學生掌握和運用科學的學習模式
科學的學習模式要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高效率地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高質量地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從而全面開拓學生的智能,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上課是學習的中心環節,要提高學習效果,必須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集中注意力.積極思維,敢于爭辯.給自己確立一定的學習目標,以實現課堂教學目的。學習模式還有發現學習模式,合作學習模式、小組學習模式等.教師可因地制宜.根據學科實際情況進行教學。
3.2 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人注意滲透學法,展示學法,化教法為學法
學法指導要針對學科特點進行。如:語文是思想性很強的基礎工具學科。在指導學生學習聽說讀寫和悟道、明道、行道的過程中,有機地滲透學法。展示學法還要堅持“練中導”.讓全體學生參與全過程的操作,在理解的基礎上運用;在運用語言的活動中加深理解。
3.3 指導學生掌握一些最佳學習策略
比如:科學地使用大腦,保持愉快的學習情緒.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提高自我監控學習的能力等。
4 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4.1 激發學生的動機和好奇心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通過激發學生的動機和好奇心,培養學生的求知欲和主動性,為幫助學生形成與發展創造性思維創設一個良好的氛圍。
4.2 引發學生有爭論,有發現、有創新
有爭論才有獨立思考,有發現才有創新.才有成功的喜悅,只要“發現”、“創新”的標準不是定得太高,學生在課堂中的“發現”與“創新”就經常可見。
4.3 啟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培養創造力的基礎。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并且想象是知識的源泉。”教師要從培養學生發散思維、求異思維入手,啟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總之,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必須開展學法指導,使學生學會、會學、樂學。我們還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知識經驗與年齡的差異,有系統有計劃地開展學法指導,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作者單位:安徽省臨泉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