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輝
兔,十二生肖行四,配屬地支中的“卯”,稱為“卯兔”。卯是指清晨五點至七點,此時太陽初升而又不熱。“卯者,日出之候。日本離體,而中含太陰玉兔之精,故卯屬兔。”卯時是太陽初升的時刻,太陽剛剛離開大地本體,此刻太陽之中仍然包含著太陰(月為太陰,月亮上有廣寒宮,玉兔是月宮中的精靈)中玉兔的精氣,所以“卯”就配屬于“兔”這一屬相。
在中國傳統文化意識里,十二生肖中的兔子通常被認為是活波機智,樂觀善良的象征。最為著名的當屬老北京的吉祥物——兔兒爺。他也是老北京的保護神。自打明朝起,每逢中秋佳節老北京便有給自家請兔兒爺,給親朋送兔兒爺的習俗。請兔兒爺就是請平安,送兔兒爺就是送祝福送吉祥。
兔兒爺是老北京中秋節的標志性傳統泥質彩繪玩具。模子翻塑,黏土紙漿和拌均勻,填入前后身兩個模具里,干燥后倒出粘連在一起,配上長耳,再描金上色施以彩繪,兔兒爺的形象就呼之欲出了。兔兒爺大的高有三尺,小的長不及寸,都是兔首人身,粉白玉面,頭戴金盔,身披鎧甲,背插令旗,左手托臼,右手執杵,做搗藥狀;坐騎有獅、虎、鹿、象等神獸。還有身著各行衣服,“短衫擔物,有如小販;飲酒跳舞,有如燕樂者”,千姿百態,可愛非常。舊時京華,每逢中秋佳節前半月開始,西單東四,前門牌樓,東安市場,到處都有售賣兔兒爺的攤子,攤子皆為木架數層,層層都擺滿大大小小五顏六色的兔兒爺,人稱“兔兒爺山”。給花團錦簇的團圓佳節增添了歡樂祥和的氛圍和吉祥平安的祝福。
兔兒爺的起源已經難以考證,至少在明代民間已經開始流行,清代最為盛行,沿襲至民國漸漸式微,現在北京雖難覓蹤影,卻也沒有完全消散。兔兒爺的形象來自月亮上廣寒宮里的玉兔。相傳某年中秋京城流行瘟疫,幾乎家家有病人,各種藥方均無療效,百姓只好求神問藥。月宮里嫦娥不忍百姓疾苦,指派玉兔下凡為百姓治病消災。玉兔下到京城,為了快些救治百姓就化作人形,騎著獅虎神獸,奔走京城內外,施藥救人,迅速消除了瘟疫,然后就回到月宮中去了。自此,玉兔那騎獸奔走治病救人的形象就永遠烙在了京城百姓的心里面,久而久之演變成了兔兒爺的形象。
現如今,兔兒爺在北京也不多見了。還好京城東岳廟北京民俗博物館中還保存了一些清代民國時期各種造型的兔兒爺泥塑玩具,每年中秋時節還有售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