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知道嗎?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上王陵是古埃及金字塔,而中國的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被稱作 “世界第八大奇跡”。
秦始皇陵是一座充滿神奇色彩的地下“王國”,那幽深的地宮更是謎團重重。皇陵的地宮內藏有多少奇珍異寶?地宮內有沒有防盜機關?秦始皇用的是銅棺還是木棺?秦始皇的尸骨是否完好無損?兵馬俑為什么不戴頭盔?這些武士俑為什么沒有統帥俑?本期就讓我們進入這座地下皇陵,一探那兒的秘密吧!
在陜西省西安市往東大約30公里處,有一座山名叫驪山,驪山北麓有一座高大的封冢與驪山渾然一體,這就是帶著神秘色彩的秦始皇陵,每年吸引著世界各地的無數游客前來探訪。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它是一座豪華的地下宮殿。陵丘高50多米,墓內建有各式宮殿,陳列著各種奇珍異寶,工程浩大,世上罕有。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的皇帝。秦始皇陵修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陵園。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秦陵陵園東側1500米處,其兵馬俑全部面朝大海的方向。
考古隊還在秦始皇陵封土西側出土了兩組精美的彩繪銅制車馬,這是迄今為止中國所發現的年代最早、結構最復雜、制作最精美的銅鑄馬車,它與兵馬俑交相輝映,也為研究秦代歷史、銅冶鑄技術和古代車制提供了實物資料,被譽為中國古代的“青銅之冠”。
陵園以封土堆為中心,四周陪葬分布眾多,除聞名遐邇的兵馬俑陪葬坑、銅車馬坑之外,又新發現了大型石質鎧甲坑、百戲俑坑、文官俑坑以及陪葬墓等600余處,數十年來秦陵考古工作中出土的文物多達10萬余件。在陵園里設立有多處文物展臺,展示秦始皇陵近20年來出土的部分文物;布置有水道展區,重現當年陵園內科學周密的排水設施。相信隨著考古工作的進展,還會有更大的意想不到的發現。
目前已發現有三座兵馬俑坑,坐西向東,呈“品字形”排列,總面積約兩萬平方米,差不多有50個籃球場那么大。其中出土了約7000個秦代陶俑及大量的戰馬、戰車和武器,代表了秦代雕塑藝術的最高成就。在三個俑坑中,一號坑最大,現在上面已經蓋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廳。走進大廳,站在高處俯瞰整個甬道,坑里的兵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齊,排成了一個巨大的長方形軍陣,就像是受閱部隊,氣勢恢宏、所向披靡,人們看過以后都震撼不已。
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將軍俑身材魁梧,頭戴頭冠,身披鎧甲,手握寶劍,昂首挺胸,那神態自若的樣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經沙場,重任在肩;武士俑身穿戰袍,腳蹬戰靴,手持兵器,整裝待發;騎兵俑上身著短甲,足蹬長靴,右手持韁繩,左手持弓箭,好像隨時準備上馬沖殺。
陶馬栩栩如生,大小與真馬一般,一匹匹形體健壯,肌肉豐滿。那躍躍欲試的樣子,好像只要一聲令下,就會撒開四蹄,騰空而起,踏上征程。
這些兵馬俑全都是極為精美的藝術珍品。有的頷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慮如何相互配合,戰勝敵人;有的目光炯炯,神態莊重,好像在暗下決心,為秦國一統天下而殊死搏斗;有的緊握雙拳,凝視遠方,好像在思念故鄉的親人……走到它們身旁,似乎能感受到輕微的呼吸聲與心跳聲,仿佛就在一剎那間我們穿越歷史回到了秦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