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9年,身為生物學家、歷史學家的馬塞利諾帶著4歲的女兒瑪麗亞來到了西班牙阿爾塔米拉巖洞進行考察。突然,不遠處傳來女兒的驚叫聲,馬塞利諾急忙來到女兒身邊。原來,手拿蠟燭照明的瑪麗亞發現洞頂有一頭野牛正睜大眼睛盯著她。因為女兒待的地方洞高不到1米,馬塞利諾只好爬進去觀察。他看到了巖洞頂上的野牛繪畫,接著又發現了多幅動物畫像。自此,阿爾塔米拉洞窟史前巖畫這一重大發現被公諸于世。后據專家考證,這是一萬多年前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所留下的遺跡。
阿爾塔米拉巖洞長270余米,內有大小11個洞窟。約1.8萬年至1.5萬年前,一小群遠古人在這里棲身,在洞窟的石壁上留下了大量以動物為主的精美繪畫。在大約七八十平方米的洞頂上,布滿了形象逼真的動物繪畫——野牛、野馬、野山羊和鹿,還有一些遠古人的手形和別的一些至今未能破譯的符號。這些巖畫大多為彩色,主色調是赭(zhě)紅和黑色,也有些許黃色和紫色。
法國拉斯科洞窟壁畫與阿爾塔米拉洞窟壁畫齊名,被譽為“史前的盧浮宮”。 拉斯科洞窟壁畫給人的印象是線條粗獷、氣勢磅礴、動態強烈,與西班牙阿爾塔米拉洞穴的靜態壁畫形成鮮明對比。
拉斯科洞窟壁畫中,最令人矚目的是一幅馬的壁畫。畫中的馬造型輪廓分明,線條流暢,比例恰當;制作時巧妙地利用了巖石的高低變化,盡管是采用單色平涂,卻獲得了立體效果,畫面有一定的體積感;在色彩的處理方面也有其獨到之處,大面積的馬身著明亮的黃色,馬鬃涂黑色。
除了上述這兩處,巖洞壁畫在世界上其他地方也有所發現。在極端干旱缺水的撒哈拉沙漠,也有許多綺麗多姿的大型壁畫,這些壁畫的表現形式和手法相當復雜,內容豐富多彩。除了各種非洲動物外,還有許多壁畫描繪的是強壯的武士,他們有的手持長矛、圓盾,有的乘坐著戰車,似乎正在迅猛飛馳,表現出一種凜然不可侵犯的威武神態。
今天,我們在仰望這些遠古文明的結晶時,不禁為先祖們不朽的杰作而由衷贊嘆。壁畫中那些千奇百怪的形象符號,也成為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個謎團,等待著我們去探索、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