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又熱了起來。計算能力的提高,算法研究的突破以及大量數據的積累,這三要素的具備為人工智能嶄露頭角奠定了基礎。2016年3月,AlphaGo戰勝圍棋高手李世石;8月,IBM宣稱其人工智能標志性產品在日本東京僅用了10分鐘,便為一名60多歲女性患者的一種罕見白血病做出診斷并拿出診療方案;此外,谷歌的無人駕駛車和大疆的無人機等,像一個個耀眼火花刺激著人們的眼球。當前,隨著大數據與足夠強大的分析處理技術結合,人工智能的崛起引起了政府和社會越來越多的關注和擔憂。
人工智能是一種對人類經濟和社會發展有影響力的新興技術,其與人類歷史發展中的其他信息技術一樣,對社會勞動力構成、社會利益群體以及人類賴以生存的經濟和社會環境產生變革和影響。這種影響,既有正面,也可能有不好的一面。人們發明火藥,可以送衛星上天有益于人民,也可以送炸彈落下傷亡同類。人工智能可以對發展和繁榮經濟、改善生活質量、增強國家安全產生作用,也可以對社會公平、安全、治理、道德、隱私等產生深遠影響。為此,需要人們共同思考,提出控制其發展方向和速度的建議。
在醫療領域,AI發展僅是起步,目前還是“小題大炒”的多,產生重大影響和顛覆式影響的少。說白了,人工智能這會兒就像剛出生的小萌娃,萬人寵萬人哄的狀態,但是,小時候驚為天人、長大嚇死個人、越長越殘的萌娃比比皆是。醫學是一門綜合性科學,醫療服務對象是個性化的、場景化的,疾病的產生原因又是多因素的,因果關系復雜,當前人工智能從算法上以及數據量上,還難以有所突破。特別是在“有時能治愈,經常去關懷,總是在安慰”方面,對AI還是一個全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