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流行文化的自身很多特性使得它更具有天然吸引力和零距離感,這使得文化接受者更加容易接受。 本文主要探究流行文化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性以及其具體如何在韓國高中漢語課堂中得以應用。
關鍵詞:對外漢語;韓國;高中課堂;流行文化
眾所周知,文化在漢語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而提起中華文化,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在中國的歷史地位以及在世界上的影響力的確是不容小覷的。但是人人常常容易將中華文化等同于中國傳統文化。在漢語教學的過程中,過分的強調中國傳統文化。卻忽視了跟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流行文化。實際上若是在進行文化教學的時候把教學重點由傳統文化轉移到更接受度更強、受眾度更廣泛的流行文化上。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流行文化作為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具有天然吸引力即一個國家以吸引的方式影響其他國家的能力。“吸引”其他國家的目的,是不戰而勝地同化對方。所謂“同化力”,是指一個國家所具有的一種塑造其他國家喜好、取向和價值觀的能力。比如美國的好萊塢、日本動漫、韓國的流行文化都是國家形象塑造的有力手段。如果說欣賞書法、戲曲這樣的傳統中國文化確實需要具備一定的語言能力。而流行文化所帶來的這種零距離感卻是獨一無二的。并且在現在這種時代背景下,文化的本身是多元的,交流的渠道也是多元的。易于溝通與理解的表現方式,深入人心的感染力是流行文化具有的獨特優勢,所以在對外漢語教學的過程中如果能充分考慮到流行文化的作用,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別是教學對象如果是青少年時,流行文化這種天然的吸引力和零距離感。更加容易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更加容易激發起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興趣,從而激發起對漢語學習的興趣。
一、將流行文化運用到韓國高中的漢語課堂的原因
(一)韓國高中漢語課堂是具有教學對象的合適性的。因為韓國高中漢語課堂的教學對象大都是青少年。事實證明流行文化吸引力更多作用于青少年。因此利用流行文化進行漢語教學的首選對象應該是青少年。
(二)流行文化不僅能培養學生的漢語學習動機,還能激發學生的漢語學習興趣。
首先,流行文化的引入能夠更好的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跟我們中國的學生會因為喜歡看美國電影學好英語,喜歡日本的動漫學好日語,喜歡看韓劇學好韓語一樣。隨著網絡文化、粉絲文化的興起和中國的流行文化在世界的影響力增加,會讓學生選擇漢語學習的動機更加多元化。許多青春期的學生會將對中國偶像的崇拜或者對中國的流行文化的喜愛來作為學習漢語的動機。
再者,蘇荷姆林斯基說過:“培養學習興趣是推動學生進行復雜認知活動的主要動力?!币驗榱餍形幕陨淼娜の缎缘奶攸c。如果能將其運用到漢語教學中。是會極大的豐富漢語課堂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
二、如何將流行文化運用于韓國高中的漢語課堂中
將流行文化運用到韓國高中的漢語課堂,主要采取圖片視頻影音法、歌曲法等。
圖片視頻影音法,目前韓國的漢語教材也越來越注重引入流行文化因素。比如韓國某高中所使用的漢語會話課的教材《中國語會話》就專門設有一課主題圍繞中國的電影,電視劇以及韓流和漢風的話題。又比如這一教材也在某一課用中國電影《不能說的秘密》里的臺詞作為重點句型導入。所以我們如果能將教材中出現的影視資料用視頻圖片的方式在課堂上展示播放。不僅能讓學生對相關課文內容進行更直觀的了解,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還能根據這類課文主題,設置相關文化課,通過介紹電影電視劇,讓學生學習一些類似“電視劇、韓劇、連續劇”和“動作片、恐怖片、喜劇片、動畫片”這些同一義場的詞匯。還可以設置相關會話場景如“在家看電視劇”或者“去電影院看電影”讓學生進行有關會話表演?;蛘哌M行電影臺詞配音也是一種很好的課堂活動方式。
歌曲法,歌曲法顧名思義及教學生唱漢語歌。不過跟以往教給學生唱《茉莉花》、《北京歡迎你》這一類型的歌曲不同。教學生唱如今中國的流行歌曲的效果會更好。比如,中國當紅偶像組合TFBOYS,不僅其年齡跟韓國的高中生相仿,而且其歌曲也比較簡單歡快并且朗朗上口,歌詞也以簡單的名詞及陳述句居多。十分適合作為教學材料。比如其歌曲《青春修煉手冊》里面的“跟著我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鼻子眼睛動一動耳朵”這類歌詞??梢栽趯W習“方位詞”和“五官”這一類詞的時候學習這首歌,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記憶。歌曲法既能增加學生們的課堂開口率,又能提高其漢語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短時間內獲得巨大的漢語學習得成就感。能取得很大的教學效果。
總之,流行文化運用到漢語課堂中,不僅能豐富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習者的學習動機。還能讓課堂氣氛更加活躍,教學效果更加明顯。
參考文獻:
[1] 單世聯.“軟實力”論述中的流行文化[J].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14,16(6): 12-30.
[2]李海榮.青少年社會化與第一人格偶像崇拜[J].寧夏社會科學,1998(6): 22-45.
作者簡介:蔣林洋 (1993–),女,漢族,四川南充人,四川大學,四川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在讀碩士,研究方向:國際漢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