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志通
暢通和諧勞動關系“神經末梢”承德市總在小微企業設置民主管理監督員
■司志通

河北省承德市總工會在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中不斷探索新路子,在全市小微企業設置民主管理監督員,暢通了和諧勞動關系的“神經末梢”,織密和諧勞動關系之網,豐富了企業民主管理的內涵,拓展了外延,進展勢頭良好。
自2004年起,承德市就著手建立鄉鎮街道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把目標鎖定在小門小店上。十多年來,取得了成效,也積累了一定經驗。但仍有一些小微企業,被構建和諧勞動關系邊緣化。一些縣區把主要精力用在規模以上企業,對小門小店視而不見,致使一些勞動關系矛盾不斷發生。主要表現在,有的門店仍是貫徹落實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的盲區,沒有工會組織、隨意解除勞動關系、不簽訂勞動合同、不繳納社會保險、長時間加班加點等。
為暢通和諧勞動關系“神經末梢”,市總工會努力探索新路子。由工會組織牽頭,在全市范圍內,職工在3人以上10人以下的小微企業,都要毫不例外地設立一名民主管理監督員,這是工會在小門小店安裝的勞動關系“探頭”。
去年,承德市總工會經過調研論證,并征求市政府法制辦、人社局等部門意見,經過主席辦公會討論通過,在全國率先出臺了《承德市企業民主管理專項法律監督辦法(試行)》。今年3月,承德市總工會主持召開市協調勞動關系三方四部門會議,專題討論通過了《承德市小門小店民主管理監督員管理制度》,為小微企業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立下規矩,進行了系統設計。
為便于開展工作,由各級工會牽頭,鄉鎮街道總工會深入小店,與老板、職工一同協商產生民主管理監督員。為增強實效性,該制度規定,小微企業民主管理監督員主要通過微信、電話等形式,向上級工會反映該企業勞動合同、社會保險、勞動報酬、加班加點等落實情況,工會要保守秘密。一經發現經營者有侵犯監督員權益、打擊報復的,工會職工法律援助中心將開辟綠色通道,優先為監督員進行依法維權。對監督員工作表現突出的,可以吸收為區域性、行業性職代會中的職工代表,可以推薦為工會積極分子。市協調勞動關系三方對縣區和鄉鎮街道進行專項考核,縣區梳理民主管理監督員的共性訴求,作為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決策依據。
承德市總把民主管理監督員工作和基層協商民主、勞動關系矛盾排查、進行普法等工作結合起來。不定期組織門店老板和員工參加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座談會。每當國家和當地勞動政策調整時,工會主動和民主管理監督員溝通,了解他們的想法和要求。通過小微企業勞動關系的運行現狀,研究勞動關系矛盾的生成機制和預防化解機制,同時研究如何發揮職工積極性,促進企業更好發展、實現雙贏的機理和路徑。
日前,承德市成立了小微企業民主管理監督員制度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由市總工會常務副主席擔任組長,市工會、人社、企業家協會、工商聯四部門分管領導擔任副組長,辦公室設在市總工會民管法工部,負責綜合協調工作。建立周通報制度,重點通報建制情況和發揮作用情況。
承德市協調勞動關系三方四部門,于今年4月開始,進行為期3個月的企業民主管理專項法律監督百日行動。把小微企業設立民主管理監督員制度,列入百日行動的重頭戲。要求全市各縣區都要建立小微企業民主管理監督員臺賬,匯總監督員姓名、手機、微信等信息,確保一個不落,并實行動態管理。每個縣區要至少培養10名左右作用突出的監督員,立下標桿,發揮示范作用。在工作推進中,要求各級工會充分發揮組織員、志愿者、工資集體協商指導員等工會專兼職隊伍作用,深入各門店,指導監督員開展工作。
(作者系承德市總工會副主席、政協承德市第十四屆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