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宇 崔智慧
中建八局大連公司工會推行“兩站”式服務為職工排憂解難
■翟宇 崔智慧

z工會工作站
工地上供暖不好、飲水點設置不合理、職工家屬需要幫助等等,這些小事在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大連分公司(簡稱“中建八局大連公司”),只要你提出來,都會有人為您解決。
自公司工會推出工會工作站和員工服務站以來,諸多涉及農民工和一線職工切身利益的瑣事都得以順利解決。“兩站”服務真正讓職工感受了“職工之家”的溫暖,增強了工會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電視、書籍、小藥箱,走進中建八局大連公司河口灣項目部工會工作站,雖然空間略顯局促,但有關服務一線職工的備品卻十分齊全。工作站負責人張彬說,這個項目部大約有300多名農民工,平時他們有難處,我們都可以幫助解決,閑暇時工人也可以來這里看書,或者提一些合理化建議。
為充分發揮工會“職工之家”的作用,激發職工投身項目建設的工作熱情,他們提出了“十百千”計劃。每年在重點項目建10個局級示范“工會工作站”,100個公司級“工會工作站”,服務數千名職工。把工會工作站建設成反映職工訴求、提升職工綜合素質、服務職工職業發展、豐富職工文化生活、構建和諧高效項目的服務站。
每個工作站負責人均由項目工會主席擔任,同時招募3至7名志愿者負責日常事務,職工的生活互助服務、權益維護咨詢、心理減壓疏導、學習培訓、文體活動和身體健康檢查都可以在這里得到一站式服務。
來自莊河的混凝土工陶德仁提出,飲水點的設置滿足不了工人的需求,需要增設飲水點。工會工作站得到職工的訴求后,第一時間解決了這一問題。雖是小事,可工人卻有了存在感,受到了尊重。
從大連到長春、從沈陽、丹東再到蒙東,遍布了中建八局大連公司50余個項目工地,一個個工會工作站伴隨著項目而生,有的已經達到星級水準。截至目前,共建立工會工作站44家,發展志愿者百余人,解決作業區問題320多項;組織健康體檢3500余人次。開展了10余項技能競賽,參賽一線工人達到2.5萬人次。工會工作站的建立,解除了職工的后顧之憂,為工人安心工作創造了條件。
安老師是中建八局大連公司員工服務站的負責人,他曾經是醫生,現在成了公司1700多名職工心中的“神醫”。每當遇到困難的時候,大家都會想起安老師,并撥打公司專門開通的熱心電話。
中建八局大連公司的項目分布廣泛,職工與職工之間互不認識的大有人在,職工與家屬之間聚少離多。異地保險怎么辦理、戶口是否需要遷移、家屬頭疼腦熱無人幫忙,這些瑣事往往讓職工焦頭爛額。中建八局大連公司工會經過充分的論證,在大連總部成立了員工服務站,開通了專門的熱線電話,富有經驗的醫院職工安老師成了首任負責人。
安老師說,熱線開通以來,電話一直不斷,孩子發燒如何處置、孕期需要注意哪些事項、跨省如何報銷保險等等,她都一一給予幫助解決。有時晚上剛關燈休息,電話又來了。對此,安老師充滿耐心。有一次,一名職工3歲的孩子發燒,打了幾天吊瓶仍然不見好轉,還出現了驚厥的現象。半夜時分,安老師接到求助電話,根據職工的口述,安老師提出了物理療法的建議。在安老師的幫助下,孩子成功退燒。
“都是同事,有時咨詢一些比較敏感的問題時,有人會有所顧忌。”安老師說:“要是把電話處理一下,既隱藏了對方的電話,還能從聲音等方面隱匿身份就好了,那樣既能暢所欲言,又能解決問題,多好。”問題解決后,截至現在,共接到各種咨詢電話200余個,處理問題近100余個,及時化解了職工的困難。
兩年來,在中建八局大連公司行政和工會的共同努力下,先后為“兩站”建設投入資金200余萬元,為有效地服務一線職工、尤其是農民工創造了條件。

為農民工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