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寶國
山西:個人咋申領就業專項資金
■何寶國

山西省政府法制辦近日公布《就業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山西省據此設立了就業專項資金,對城鄉各類勞動者及創業培訓機構等給予資金支持,專項資金補助對象廣、項目多,個人應怎樣申領?
就業專項資金,是指中央和地方各級財政根據就業形勢變化和就業創業工作任務,通過調整支出結構,多渠道籌集的支持就業創業工作的專項資金。就業專項資金的補助對象主要是城鄉各類勞動者,包括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畢業學年未離校高校畢業生、退役士兵、農村轉移勞動力、零就業家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企業新型學徒制學員、在崗高技能人員等。同時,承擔職業培訓任務的各類事業單位和企業培訓基地以及有資質的社會中介機構;省級創新創業示范基地、省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和省級創業示范園區等也可以申領專項基金。
就業專項資金主要用于崗位補貼類項目、社會保險補貼類項目、職業技能培訓類補貼項目、職業技能鑒定補貼、就業創業服務補貼項目、高校畢業生就業項目、高技能人才培養補助類項目、就業創業示范項目、創業項目類補貼補助、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補助項目以及經其他支出補助項目。
對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并帶動3人以上就業且正常經營1年以上的,根據帶動就業人數給予一次性創業就業補助。補助標準每人不超過1000元。申請補助材料應附:高校畢業生身份證明、自主創業證明、創業帶動就業人員的身份證明、勞動合同及就業登記證明、吸納就業人員花名冊等。申報審批程序:符合規定條件者,按季向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申請崗位補貼。經人社部門審核后,財政部門按規定將補貼資金支付到申請者在銀行開立的基本賬戶。
自主創業社會保險補貼。對畢業5年內高校畢業生以及畢業學年高校畢業生、殘疾人、就業困難人員從事個體經營或者創辦小微企業的,給予其社會保險補貼。補貼標準原則上不超過其實際繳納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和失業保險費的2/3。
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險補貼。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靈活就業的、創業失敗的人員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繼續繳納社會保險費的、離校1年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現靈活就業的、給予社會保險補貼,補貼數額原則上不超過其實際繳納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和失業保險費的2/3。
以上兩類人員申請補貼的程序為:按規定向街道(社區)申報就業情況,由所在街道(社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機構簽注意見。在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季度終了后,由個人所依托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務代理機構代個人向機構隸屬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申請補貼并發放給申請者本人。
社會保險補貼期限分類確定,創業失敗人員最長不超過1年,靈活就業的離校1年內高校畢業生最長不超過2年,其他人員最長不超過3年(以初次核定其享受社會保險補貼時年齡為準),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就業困難人員可延長至退休。
貧困家庭子女、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含技工院校高級工班、預備技師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職業教育類畢業生)、城鄉未繼續升學的應屆高中畢業生、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城鎮登記失業入員(簡稱五類人員),在人社、財政部門認定的定點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的,給予培訓補貼。職業技能培訓按四個檔次確定補貼標準,A類每人補貼不超過1200元、B類每人補貼不超過1000元,C類每人補貼不超過800元,D類每人不超過600元。(分類標準參照《山西省物價局、山西省財政廳關于我省職業技能鑒定收費標準及有關事項的通知》)。
五類人員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取得培訓合格證書,且在培訓后6個月內實現就業的,按職業技能培訓補貼標準的100%給予補貼;6個月內沒有實現就業,但在培訓后取得相應工種初級以上職業資格證書的,按職業技能培訓補貼標準的80%給予補貼;取得培訓合格證書、專項職業能力證書,按職業培訓補貼標準的60%給予補貼。享受職業培訓補貼的培訓期限最長不超過12個月,其中登記失業人員、進城求職的農村勞動者職業技能培訓、崗前培訓有效課時不得少于120課時,國家培訓大綱已有明確課時要求的按大綱規定執行。
五類人員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的,個人可直接向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申請職業技能培訓補貼,也可采取由職業技能培訓機構代為申請的辦法。
五類人員創業培訓補貼。經各級人社部門、財政部門認定的定點創業培訓機構組織五類人員進行創業培訓達到規定條件以及領取工商營業執照處于創業初期的創業者參加創業培訓的,可向所在地人社部門申請創業培訓補貼。創業培訓補貼標準每人每天不超過180元,每人補貼總額不超過1800元(已出臺高于此補貼標準的市,仍可按原補貼標準執行)。創業培訓結束后、培訓合格率達到80%以上的,按實際參加培訓人數先支付補貼資金的60%;半年內領取營業執照的人數達到培訓合格人數20%以上的,再按實際參加培訓人數支付補貼資金的40%。

普通高校在校大學生創業培訓補貼。全省各普通高校具有全日制注冊學籍的大學生、技工院校高級工班、特殊教育院校職業教育類畢業生,在校期間參加了本校按規定組織的創業培訓(創業意識培訓或創辦企業培訓),可向相應市或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按規定申請高校大學生創業培訓補貼。創業意識培訓補貼標準每人150元,創辦企業培訓補貼標準每人500元。
創業實訓補貼。對企業和社會組織利用自有創業場地、資金、技術、項目、隊伍等資源,對有創業意愿人員開展創業實訓的,可給予創業實訓補貼。對經過創業實訓后通過工商注冊登記、開辦網店等方式正常經營的,按照每人不超過3000元的標準給予創業實訓補貼;對創業實體正常經營半年以上的,再按照每人不超過2000元的標準給予創業實訓補貼。
五類人員通過初次職業技能鑒定并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或專項職業能力證書的,由本人直接向常住登記所在地的縣(市、區)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申請一次性職業技能鑒定補貼。職業技能鑒定補貼標準按照省物價局、省財政廳《關于我省職業技能鑒定收費標準及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的考核收費標準給予補貼。對參加單項職業能力考核鑒定的,按每人不超過100元的標準給予補貼。
高校畢業生創業場地租賃補貼。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且正常經營6個月以上的,可申請場地租賃補貼。補貼標準為每年不超過2000元,補貼期限最長為3年。
申請補貼材料應附:個人身份證明、自主創業證明等材料,向所在地縣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申請補貼。經所在地人社部門審核后,由財政部門按規定將資金撥付到個人銀行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