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 郭宏偉
摘要:2015年8~10月,共采集昆蟲783頭,經鑒定,隸屬于5目22科39種。利用陷阱法、網掃法和搜索法調查了昆明市翠湖公園昆蟲種類,為今后調查城市昆蟲群落多樣性提供依據。結果表明:陷阱法的優勢種分別為巴瑞弓背蟻(Camponotusparius)和英格來鋪道蟻(Tetramoriuminglebyi),網掃法的優勢種為蚊科待定種1,搜索法的優勢種分別為蜜蜂科待定種1和瓢蟲科待定種1,在調查城市昆蟲時,綜合可能存在的干擾以及抽樣情況,確定了陷阱法更適用于城市昆蟲群落的調查。
關鍵詞:陷阱法;網掃法;搜索法;城市昆蟲
中圖分類號:S76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7)8002003
1引言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居民對居住環境質量的要求也逐漸提高。大中城市及城市化的鄉鎮越來越重視城市綠化工作,人均綠地面積有所提高[1]。城市綠地作為城市中野生生物的唯一生產空間,肩負著保護城市地區生物多樣性的重任[2]。
選擇適合的調查方法對昆蟲多樣性調查的展開有著決定性的作用。針對不同的調查對象,采用相應的調查方法。陷阱法長期在相同的地點設置,能較好的反映出該地的地面物種組成、活動和季節性變化的規律[3];搜索法比較隨機性,不會顯示昆蟲的空間趨勢和時間趨勢,但有利于區域內采集昆蟲;掃網法有利于顯示昆蟲的空間趨勢[4]。利用陷阱法、搜索法和網掃法對翠湖公園的昆蟲進行調查,并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比較,了解三種調查方法的采集效果,對今后科學、系統的開展城市昆蟲調查工作提供依據和參考,進而有目的地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
2研究地概況
昆明地處中國西南邊陲、云貴高原中部,位于東經102°10′~103°40′,北緯24°22′~26°33′之間。昆明市為山原地貌,地勢大致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呈階梯狀逐漸降低,大部分地區海拔在1500~2800m之間。由于地處低緯高原而形成“四季如春”的氣候[5],特別是有高原湖泊滇池在調節著溫濕度,使這里空氣清新、天高云淡、陽光明媚、鮮花常開。翠湖公園位于昆明市五華山西麓,在昆明市區西北方向,北緯25°02′11″,東經102°42′31″。翠湖是昆明市內著名的開放性公園,還被稱為昆明人的“后花園”,占地面積352畝,年接待游客量達30萬人。
3研究方法
2015年8~10月,在昆明市翠湖公園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三塊樣地,進行了系統調查。調查主要采用陷阱法、網掃法和搜索法。網掃法與搜索法分別在白天進行,以1.5 h為一次,網掃法進行了21次,搜索法進行了20次。陷阱法共設置了60個陷阱,采用直徑60 mm高90 mm的塑料杯,以50%的乙二醇溶液為陷阱溶液,共收集8次。陷阱法、網掃法和搜索法的工作量分別為32 h、31.5 h和30 h。因未采集到鱗翅目昆蟲,所以將采集到的昆蟲保存于裝有95%酒精的離心管中,帶回實驗室參考相關工具書進行鑒定,未鑒定到種的以形態種(morphospecies)對待[6]。利用Excel整理昆蟲的種類、數量以及優勢種、使用R語言的iNEXT軟件包繪制基于個體數的物種稀疏和預測曲線(圖1)。
4結果與分析
4.1昆蟲種類
共采集昆蟲標本783頭。經鑒定,隸屬于5目22科39種。采集記錄見表1
表1表明,不同的方法均能采集到膜翅目、鞘翅目、雙翅目昆蟲,方法的不同所采集的昆蟲種類及數量不同。整體來看膜翅目數量最多,占總數的62.7%。陷阱法采集昆蟲數量占總數的80.5%,網掃法采集昆蟲數量占總數的18.1%,搜索法采集昆蟲數量占總數的1.4%。
4.2優勢種
三種調查方法調查出昆蟲群落的優勢種均不同,搜索法蜜蜂科待定種1和瓢蟲科待定種1占優勢;網掃法的優勢種只有蚊科待定種1,并且所占比例達到90%以上;陷阱法的優勢種均為膜翅目蟻科昆蟲,詳見表2。
4.3抽樣充分性
陷阱法、網掃法和搜索法的工作量分別為32 h、31.5 h和30 h,在相似的工作量的情況下,抽樣充分性的情況陷阱法充分、網掃法較充分,但個體數和物種數較少,搜索法不充分。所采集到的個體數和物種數X>W>S。
5結論與討論
本次研究以陷阱法、搜索法、網捕法作為調查城市昆蟲的方法,陷阱法所采集到的昆蟲種類及其數量較高,顯示出陷阱法是對于城市園林生態系統中的昆蟲調查的最實用、最理想的方法。調查方法的不同導致誘集效果的差異性應該跟各目昆蟲的生物學特性有關。從陷阱法、搜索法、網掃法這三種方法的誘集效果來看,對不同類群昆蟲的誘集效果是不同的。而針對于翠湖公園的昆蟲群落表明:該地區昆蟲的種類及數量較少,而且未采集到鱗翅目昆蟲,但翅膀沒有發育完全的物種是不可能發生局部滅絕的,只是在城市生態系統中這種物種的豐富度會下降[7~9]。在相同的工作量下,陷阱法能夠采集到個體數及種類數都相對較多的昆蟲,而且在城市公園的生態系統中,由于翠湖公園是昆明市著名的開放性公園,日接待游客量龐大,人為的因素會對網掃法和搜索法造成影響,說明陷阱法更適用于城市生態系統。
參考文獻:
[1]
劉啟宏. 城市園林生態系統害蟲的持續控制和治理對策[J]. 甘肅科技, 2009, 25(20):158~160.
[2]李雙成, 趙志強, 王仰麟. 中國城市化過程及其資源與生態環境效應機制[J]. 地理科學進展, 2009, 28(1):63~70.
[3]Steinberger K H. The spider fauna of riparian habitats of the river Lech ( Northem Tyrol Austria):(Arachnida:Araneae ). BerichtedesNaturwissenschaftlich-MedizinischenVereins in Innsbruck 1996, 83:187~210.
[4]Burger J C, Redak R A, Allen E B, et al. Restoring Arthropod Communities in Coastal Sage Scrub[J]. Conservation Biology, 2003, 17(2):460~467.
[5]昆明人民政府網.昆明概況:自然狀況[EB/OL].(2007-01-17).http://city.sina.com.cn
[6]Ian O, Beattie A J. A Possible Method for the Rapid Assessment of Biodiversity[M]. Blackwell Science Inc, 1993.
]7]Cagnolo L, Molina S I, Valladares G R. Diversity and guild structure of insect assemblages under grazing and exclusion regimes in a montane grassland from Central Argentina.[J].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2002, 11(3):407~420.
[8]Kruess A, Tscharntke T. Habitat Fragmentation, Species Loss, and Biological Control[J]. Science, 1994, 264(5165).
[9]Holt R D. Food Webs in Space: An Island Biogeographic Perspective[M]// Food Webs. Springer US, 1996:313~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