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銳鋼
摘 要:天津港位于新亞歐大陸橋東部起點,腹地廣闊。天津港依靠自身優勢,依靠航線、腹地、服務、金融、旅游等多方優勢打造港口經濟圈,形成“一帶一路”海陸聯運樞紐。
關鍵詞:天津港;“一帶一路”;無水港
中圖分類號:U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973(2017)05-0009-02
深入貫徹中央和天津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天津港發揮中蒙俄經濟走廊東部起點、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重要節點、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支點作用,推進“兩網絡兩平臺一紐帶”五大工程,重點打造海向航線輻射網絡、陸向經貿物流網絡、自由貿易開放平臺、旅游文化交流平臺、對外合資合作紐帶,助推我市深化對外開放合作,服務“一帶一路”國家發展戰略實施。
1 服務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打造海向航線輻射網絡
1.1 完善覆蓋“一帶一路”沿線的航線網絡
天津港開辟了120條集裝箱航線,向南開放構建了聯通珠三角、長三角等國內港口的大通道,促進南北互動,掛靠東南亞、南亞等沿線國家和港口的集裝箱班輪航線超過30條,覆蓋東南亞、中東、非洲等國家和地區30多個港口;向東開放構建了聯通日韓的密集航線航班,服務中韓等自貿區建設,打造中日韓經貿合作平臺。2016年,通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集裝箱吞吐量超過500萬TEU,占全港外貿集裝箱吞吐量比重60%左右。
1.2 拓展完善環渤海內支線輻射網絡
立足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局,著眼“一帶一路”國家戰略,以建設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為中心,發揮天津港國際集裝箱樞紐港作用,開通了天津至秦皇島、京唐、曹妃甸、黃驊等港口的多條定期環渤海內支線,與50余家船公司和各支線港口達成合作,班期密度提升至每周20航次,2016年累計完成集裝箱吞吐量80.4萬標準箱,初步構建了以天津港為中心,覆蓋河北各主要港口的內支線集裝箱運輸網絡。
下一步天津港要繼續完善拓展海向物流網絡,積極開發集裝箱航線,拓展國際航運干線,大力發展環渤海內支線運輸,構建“環渤海、海側、全球”三層級航線網絡體系。要突出天津港在環渤海區域核心樞紐地位,加強與唐山港、秦皇島港、黃驊港等港口規劃和重點項目對接,與河北省港口形成合理分工,深化與大連港、青島港等環渤海地區港口合作,實現錯位競爭和協調發展,推動建設世界級港口群。
2 服務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打造陸向經貿物流網絡
2.1 暢通以港口為樞紐的國際多式聯運通道
加強與北京路局、神華集團等合作,大力發展海鐵聯運,暢通西部物流大通道,開辟了10余條海鐵聯運通道,2016年建成新港北集裝箱中心站,開通了進港三線。大力發展陸橋過境運輸和中轉運輸,發揮唯一擁有亞歐大陸橋三條過境通道優勢,向北構建了通往二連浩特、滿洲里口岸的“津蒙俄”運輸網絡,開通了“中蒙俄”國際公路運輸通道,向西暢通“津新歐”跨境物流大通道,開通了“津歐”雙向國際集裝箱班列,集裝箱海鐵聯運量和陸橋運輸量位居我國前列。
2.2 優化與“一帶一路”對接的無水港布局網絡
按照“一帶一路”走向,建成了25個內陸無水港和5個區域營銷中心,逐步建立起多層次、網絡化的物流體系,實現了對港口主要經濟腹地的全覆蓋。2016年完成無水港操作量33萬TEU,同比增長3.1%,天津港對區域經濟的推動作用不斷增強。
下一步天津港將以優化無水港網絡布局、創建智慧物流網絡服務體系為主攻方向,繼續完善外通內聯的公路、鐵路集疏運體系,著力暢通“津新歐”、“津蒙俄”等多式聯運跨境物流通道,打響中歐班列集裝箱品牌;優化無水港網絡,構建形成“9個營銷中心+32個無水港及1個物流中心”的內陸物流網絡布局,推動無水港功能升級,向北拓展,服務“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向西拓展,服務“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建設,構建以天津港為樞紐的跨境雙向物流平臺。
3 發揮港口資源配置樞紐功能,打造自由貿易開放平臺
3.1 增強國際物流服務平臺功能
圍繞天津“一基地三區”定位,加快打造東疆進口商品分撥基地、國際跨境電子商務分撥基地和郵輪物資保稅供應基地,積極拓展了國際中轉集拼和礦石保稅分撥功能,做大大宗商品交易規模,打造了具備進口商品分撥、出口商品集散、大宗商品交易功能的國際物流分撥基地。推進了“津新歐”物流基地、東疆澳洲國際食品園等“一帶一路”重點項目建設,打造“一帶一路”國家地區產業合作平臺。
3.2 增強國際航運服務平臺功能
依托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建設,加速航運要素聚集,以東疆航運服務集聚區為載體,發展了自由貿易、融資租賃、航運金融等高端航運服務,打造國際航運創新示范區;以北疆南疆航運服務集聚區為載體,發展了大宗商品交易、口岸服務、燃料供應等,打造港口轉型升級示范區。依托自貿區建設,完善國際中轉集拼、沿海捎帶、啟運港退稅、國際船舶登記等航運創新政策,培育了跨境電商、期貨保稅交割、保稅展示交易等新業態,擴大航運服務開放。
3.3 增強貿易便利化平臺功能
優化口岸通關環境,協調推進通關通檢便利化模式,創新實施了“港口一站通”、“線上無水港”等港口電子商務項目,持續優化業務流程,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更好服務京津冀、“一帶一路”區域通關。
下一步天津港將以“一帶一路”為契機,進一步發揮自由貿易區優勢,打造天津港國際物流基地和航運服務基地,在提升裝卸、倉儲、運輸、分撥、配送等傳統物流基礎上,借力自貿區培育發展跨境物流保稅、加工、集拼、展示展銷、跨境電商等物流增值服務以及航運物流信息、大宗交易、航運金融等物流支撐服務,匯聚物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人流等跨境資源要素,提升全球資源優化配置能力。
4 發揮郵輪母港和文化貿易基地核心優勢,打造旅游文化交流平臺
4.1 依托郵輪旅游推進旅游合作和人員互通
自郵輪母港開港以來,接待郵輪艘次及旅客人數不斷增加,對外旅游合作日益深化,母港航線已覆蓋日本、韓國等國家的多個主要郵輪港口。2016年11月30日首次開啟以天津為母港、環游南太平洋46天的長航線,2016年天津港接待郵輪142艘次,進出境旅客71.5萬人,服務我國北方地區境外旅游走出去,助力天津逐步成為日本、韓國、東南亞、南亞、北歐等沿線國家和地區重要旅游目的地。
4.2 打造天津對外文化貿易基地
該基地充分利用天津自貿區政策開放優勢,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探索文化貿易發展新模式,成為天津及腹地文化產品和服務“走出去”的橋頭堡和主陣地。推進了東疆國際藝術中心、東疆文化街等項目建設,加大向東南亞、歐洲等沿線的推介力度,打造北方對外文化交流服務平臺和文化商品展示平臺,努力建設成為“全國對外文化貿易示范基地”。
下一步天津港將抓國際郵輪市場從歐美市場向亞洲尤其是中國市場轉移的機遇,加強與世界郵輪公司合作,吸引設立區域總部,豐富郵輪旅游航線和產品,爭取開辟冬季游、環渤海游、沿海游等郵輪航線,不斷推進我國北方區域與東北亞、南亞等地區的人員互通;放大天津對外文化貿易基地效應,促進“一帶一路”國家地區對外文化貿易和文化交流合作,提升天津在國內外的文化交流引領地位和文化形象。
5 實施走出去請進來戰略,打造對外合資合作紐帶
5.1 建立多層次港口互動合作機制
先后與澳大利亞墨爾本港、美國費城港、荷蘭阿姆斯特丹港、韓國仁川港等國外12個港口建立友好港關系,還與新加坡港、阿聯酋迪拜港、比利時安特衛普港、釜山港、漢堡港等港口建立良好關系或簽署友好交往備忘錄,共同推動了人才、技術、管理、業務等多層次交流合作,共建港航合作生態網絡,共享港口發展成果。
5.2 以資本為紐帶,借勢“一帶一路”走出去請進來
與新加坡PSA合資組建太平洋集裝箱碼頭公司,與PSA中國有限公司合資組建聯盟集裝箱碼頭公司,與豐樹天津保稅港發展(香港)有限公司合資組建天津港海豐保稅物流有公司。下一步天津港要著力加強以業務、管理、資本為紐帶的國際交流合作,著力加強與沿線港口、航運企業、大物流商和大貿易商的業務紐帶合作,重點在市場開發、物流網絡、技術研發、人才交流等方面共享共建;管理上加強與國際港口的交流與合作,提升天津港服務品牌影響力;資本上深入研究港口“走出去”方向,超前儲備港口項目,適時推進以資本為紐帶的國際港口間合作。 (本文作者系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