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鴻濤 秦國慶 劉羅根 章運生 周明澍++張弘++王毅
[摘要] 目的 探討尿道肉阜患者接受環切聯合尿道-陰道間距延長術與尿道外口黏膜環切術治療的臨床效果及并發癥發生情況。 方法 回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80例尿道肉阜患者臨床資料,隨機將80例患者分為觀察組(n=40)與對照組(n=40),對照組行尿道外口黏膜環切術進行治療,觀察組給予環切聯合尿道-陰道間距延長術治療,比較觀察組與對照組臨床療效及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及并發癥發生率。 結果 觀察組與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12.5%、32.5%,且觀察組的總有效率(95.0%)明顯優于對照組(72.5%),觀察組患者手術所用時間(59.2±7.7)min、術中出血量(26.7±6.3)mL、住院時間(7.2±2.1)d,明顯比對照組的(99.6±11.8)min、(46.5±9.5)mL、(9.3±2.8)d 少,兩組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尿道肉阜患者采用環切聯合尿道-陰道間距延長術治療效果明顯,值得在臨床大力推廣使用。
[關鍵詞] 尿道肉阜;環切聯合尿道-陰道間距延長術;手術指標
[中圖分類號] R69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7)10-0045-04
Clinical analysis of ring-shaped resection combined with urethral-vaginal distance extension surgery in urethral caruncle
JIANG Hongtao1 QIN Guoqing1 LIU Luogen2 ZHANG Yunsheng2 ZHOU Mingshu3 ZHANG Hong3 WANG Yi1
1.Department of Urology, Nanhua University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Hengyang 421000, China; 2.Clinical laboratory, Nanhua University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Hengyang 421000, China; 3.College of Clinical Medicine, Nanhua University, Hengyang 421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complications of urethral-vaginal distance extension surgery and external urethral orifice mucosal ring-shaped resection.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80 patients with urethral caruncl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3 to December 2014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40) and control group (n=40).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xternal urethral orifice mucosal ring-shaped resec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ring-shaped resection combined with urethral-vaginal distance extension surgery. The clinical efficacy,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operation time, length of stay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12.5% and 32.5% respectively.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95.0%)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2.5%). The time of operation[(59.2±7.7) min],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26.7±6.3) mL] and the time of hospitalization [(7.2±2.1) 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99.6±11.8) min, (46.5±9.5) mL and(9.3±2.8) d]. And the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ring-shaped resection combined with urethral-vaginal distance extension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urethral caruncle is effective and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Urethral caruncle; Ring-shaped incision combined with urethral-vaginal distance extension surgery; Surgical indicators
目前,臨床常使用電切、手術切除、微波等方法進行尿道肉阜治療,其中,尿道外口黏膜環切術是臨床治療尿道肉阜常見的術式,但有些患者肉阜生長位置血管比較豐富,術中出血量較大,如果不能給予很好的止血,會影響手術視野及最終治療效果。因此,這種手術方法術后出血多、感染等并發癥發生率較高。此外,尿道肉阜基底寬,傳統尿道外口黏膜環切術無法將其徹底切除,復發率較高。為此,本次研究提出環切聯合尿道-陰道間距延長術治療尿道肉阜,并選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患者驗證這種治療方法的治療效果及并發癥情況,現總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尿道肉阜患者為研究對象,入選患者均為女性,所有患者均經臨床檢查證實符合女性尿道肉阜診治標準。患者年齡29~78歲,平均(53.7±4.8)歲。采用隨機分配的方法將患者分為兩組,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9~77歲,平均(52.9±4.5)歲;病程7個月~8.5年,平均(4.3±1.2)年;平均肉阜直徑(0.62±0.08)cm;病灶處于尿道外口6點處有28例,環繞、突出尿道外口分別為6例、3例,尿道內3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7~78歲,平均(53.2±4.7)歲,病程6個月~8.9年,平均病程(4.6±1.7)年;平均肉阜直徑(0.62±0.08)cm;病灶位于尿道外口6點位置的患者30例、尿道內2例,環繞、突出尿道外口均為4例。排除標準:(1)具有手術禁忌證者;(2)選取保守治療的患者;(3)自身所患其他病癥對手術有影響的患者。比較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患病時間、年齡、發病位置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行尿道外口黏膜環切術進行治療,本組患者均采用腰硬聯合麻醉。讓患者取截石位,使用絲線對其小陰唇實施縫扎操作并向兩側牽開,確保尿道外口充分暴露。沿著尿道外口為患者插入Foley導尿管,將患者陰道前庭黏膜進行切開直至淺筋膜層,切口控制為15 mm。切除患者尿道口處的肉阜組織及部分黏膜,通過可吸收縫線將尿道斷開處的黏膜及其間斷進行縫合。
觀察組采用環切聯合尿道-引導間距延長術治療,讓患者取截石位,采用腰-硬聯合麻醉。使用碘伏對會陰區域進行消毒,鋪好無菌治療巾。采用絲線對小陰唇進行縫扎、牽拉操作,充分暴露尿道外口,陰道內部塞入碘伏紗布卷。由尿道外口插進Foley導尿管,在尿道外口下部中線位置縱行切開陰道前庭黏膜至淺筋膜層,延長切口的長度15 cm左右。切開尿道口及尿道口下方的肉阜組織,早尿道管指引下向尿道聲部游離15 mm,避免損傷尿道黏膜。切口前端采用電刀梭形切除1塊黏膜,切除尿道肉阜及部分黏膜,外口使用3-0薇蕎線縫合。縱行縫合陰道前庭黏膜切緣,確保創面閉合,延長尿道-陰道間距至5 mm以上。觀察組和對照組術后均通過氣囊尿管完成導尿,每日運用1∶1000新潔爾滅棉球清潔患者外陰處。所有患者服用2~4 d的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1周后拔出尿管。此外,每天坐浴3次,手術治療后1個月之內避免性生活。
1.3評價標準
痊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尿道口表面光滑,顏色為粉紅色,出現典型的鱗狀上皮覆蓋。好轉:治療一段時間,患者臨床癥狀好轉,尿道肉阜明顯小于治療前。無效:經過治療,患者臨床癥狀及尿道肉阜沒有明顯變化或加重。治療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3]。同時,詳細記錄并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住院時間,并比較觀察組與對照組膀胱痙攣、出血、感染等并發癥發生率。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收集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無效2例,對照組為11例,且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5.0%)明顯高于對照組(72.5%),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878,P<0.05)
2.2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及術中出血量比較
觀察組所用手術時間比對照組短,且觀察組術中出血量[(26.7±6.3)mL]明顯比對照組[(46.5±9.5)mL]少,觀察組住院時間[(7.2±2.1)d]短于對照組[(9.3±2.8)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出現膀胱痙攣4例、出血1例,并未出現感染和尿失禁/尿潴留,并發癥發生率為12.5%,對照組患者出血、感染分別發生3例、5例,尿失禁/尿潴留2例、膀胱痙攣患者3例,并發癥發生率32.5%,組間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3。
3 討論
尿道肉阜作為女性尿道系統常見的病癥,其發病因素并未完全明確。部分學者認為,雌激素水平下降,會導致尿道黏膜萎縮,容易出現炎性息肉增生[4,5]。機體雌激素水平過低,無法維持尿道黏膜完整性,導致陰道萎縮或向內回縮,使得尿道黏膜充分暴露,增加尿道肉阜發病率。此外,尿道肉阜也與慢性婦科炎癥、慢性尿道炎癥以及不潔性交有關,上述情況會引起尿道口的周圍上皮細胞增生,導致炎細胞浸潤與小靜脈曲張。由于患者尿道、陰道黏膜上皮腺體逐漸萎縮,自身的防御功能降低,極易并發外陰炎癥,使尿道口黏膜脫垂外翻,形成尿道肉阜[6]。加之,尿道括約肌功能逐漸低下,也會導致不同程度尿失禁,從而反復出現尿路感染和陰部出血的情況,最終引起慢性失血性貧血而不得不到醫院就診。部分患者由于受傳統觀念的束縛不愿意及時到醫院就診,有的是因為在醫院就診時,被醫生當做單純尿路感染進行治療,最終延誤病情,也影響最終的治療效果[7]。為了更好的對患有尿道肉阜的女性進行診斷和治療,非常有必要對其進行常規的尿道膀胱鏡檢查,并針對檢查結果確定相應的治療方案,例如:對患處范圍較小的患者,可以使用雌激素軟膏敷。尿道肉阜臨床主要有保守治療、手術治療兩種形式,保守治療措施以補充雌激素為主,適當補充患者體內雌激素水平,能使尿道肉阜快速縮小或消退。上述研究充分表明雌激素能促進引導上皮細胞增殖,增加上皮細胞厚度,達到改進陰道皺裂構造,提升絕經女性生活質量的目的。但這種方法僅適用于病變早期或只有較小肉阜,且用藥時間較長。必須注意,長時間使用雌激素會加大乳癌或子宮內膜癌風險,而外用藥物只適用在病變早期,口服藥物副作用較大,這些藥物停藥后容易復發[8]。其他治療方法包括冷凍、化學腐蝕等近期療效較好,但遠期復發率較高,因此,臨床多推薦采用手術治療尿道肉阜。手術治療常見的術式有手術切除、激光治療、電切等,其中,手術切除尿道肉阜是較理想的治療方法,其具有術后的復發率低,避免漏診等優點。與藥物注射治療尿道肉阜相比,手術治療不僅可以提高治療的安全性,也能有效降低并發癥及復發幾率,避免肉阜癌變,療效較好。對于尿道遠端增厚、彈性差的女性尿道肉阜患者,應用手術治療,切斷狹窄的纖維環,切除尿道的肉阜[9]。但在尿道肉阜手術治療中,應注意以下幾點:(1)手術治療過程中,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進行消毒,特別是針對尿道外口、陰道內以及會陰部肛門周圍,可以避免新感染的形成;(2)女性尿道肉阜手術治療時,應用魚肝油酸鈉作為硬化劑,使組織無菌性壞死。
尿道肉阜患者采用手術治療決定其成功的關鍵在于病變處是否充分暴露、能否確定病變位置、手術視野是否清晰等,盡可能保留正常尿道黏膜,確保尿道外口寬暢,避免術后尿道黏膜回縮引起尿道狹窄[10]。尿道外口黏膜環外切術是臨床治療的經典術式,但傳統治療方法切除過程中出血過多,尤其是血管相對豐富的肉阜,止血效果不理想、不容易暴露術野,也會在不同程度上延長手術時間,影響術后恢復效果[11]。與傳統手術方式相比,使用環切聯合尿道-陰道間距延長術治療的優勢如下:①麻醉時間短、麻醉藥物起效快,對患者帶來的痛感較小;②這種術式在切除病灶的同時,可以恢復尿道與陰道間距,且術后復發率較低,從而成為臨床治療尿道肉阜首選的方式[12]。此外,使用環切聯合尿道-陰道間距延長術治療,會對患者的尿道陰道口前庭實施縫合處理,使尿道-陰道間距延長在5 mm以上,有利于改善其尿道-陰道間前庭距離短的問題,獲得理想的治療效果[13]。而尿道外口黏膜環外切術無法延長尿道-陰道間的前庭距離,術后容易引起尿道炎癥刺激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加大復發率。本次研究表明,觀察組給予環切聯合尿道-陰道間距延長術治療總有效率為95.0%,對照組為72.5%,且觀察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所有時間和住院時間均少于對照組,觀察組(12.5%)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32.5%),兩組數據對比存在顯著差異(P<0.05)。劉錫海等[14]學者以59例患者為研究對象,觀察組(n=31)行環切聯合尿道-陰道間距延長術,對照組(n=28)接受尿道外口黏膜環切術治療,觀察組所用手術時間(24.23.8)min、術中出血量(58.35.2)mL與對照組[(44.35.8)min、(98.511.4)mL]相比存在顯著差異,且觀察組患者治愈率(96.8%)高于對照組(71.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本文研究結果一致。由此可知,尿道肉阜患者給予環切聯合尿道-陰道間距延長術進行治療療效顯著,這種術式不僅可以降低術后感染、膀胱痙攣等情況發生幾率,也有利于縮短患者手術所用時間及恢復時間,具有在臨床推廣應用的價值[15]。
綜上所述,對于患有尿道肉阜的患者臨床治療須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最為合適的治療方案。環切聯合尿道-陰道間距延長術治療尿道肉阜療效明顯,能有效減少術后并發癥及術中出血量,縮短患者接受手術及住院時間。
[參考文獻]
[1] 吳明勝. 手術治療女性尿道肉阜的臨床體會[J]. 延邊醫學,2014,41(36):134-134.
[2] 柳浩,羅光恒,孫兆林,等. 無管化2μm激光治療尿道肉阜20例臨床療效分析[J]. 現代泌尿外科雜志,2014, 19(7):436-437,466.
[3] 宋瑤. 兩種術式治療尿道肉阜的臨床研究[J]. 中外醫學研究,2015,13(23):131-132.
[4] 任玉嫄,王功偉,沈丹華,等. 215例尿道病變患者年齡、性別及部位初步分析[J]. 現代腫瘤醫學,2015,17(9):1265-1267.
[5] Van der Linden MC,Gerresten G,Brandhorst MS,et a1. The effect of estriol on the cytologt of urethra and vaginn in postmenopallsal women with gnit-urinary symptoms[J]. Eur J Obstet Gymecol Reprod Bid,2012,51(1):29-33.
[6] 徐靜,張秀平. 異丙酚復合地佐辛用于尿道肉阜切除術的療效評價[J]. 中國醫學創新,2013,(14):25-26.
[7] 俞同炳,邵四海. 68例閉合性后尿道損傷患者行可視膀胱鏡聯合輸尿管鏡治療的臨床分析[J]. 中國現代醫生,2015,24(13):38-40,43.
[8] 熊煥騰,程洪波,黃海鵬,等. 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雙極電切術后并發原發性纖溶亢進一例報告并文獻復習[J]. 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15,19(6):442-445.
[9] 王淑華,呂中卿. CO2激光治療尿道肉阜985例臨床資料分析[J]. 激光雜志,2014,15(7):126-127.
[10] 張玲,吳鐵林,姚曄儷,等. 單切口經陰道無張力尿道中段懸吊術(TVT-S)H和U兩種術式的療效及并發癥的系統評價[J]. 中國現代醫生,2014,52(12):20-23,81.
[11] 李云龍,嚴春寅,王勇,等. 排泄性尿路造影在帶蒂尿道肉阜臨床靶向手術治療中的應用價值[J]. 國際泌尿系統雜志,2014,34(3):313-316.
[12] 高慧,董會超,杜希云,等. 尿道肉阜術后并發精神障礙原因分析與護理[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41(39):214.
[13] 李海丹,方克偉. 女性尿道肉阜的臨床治療現狀[J]. 醫學綜述,2011,(12):1837-1839.
[14] 劉錫海,莫勁軍,劉肇華,等. 尿道肉阜環切聯合尿道-陰道間距延長術治療尿道肉阜的效果觀察[J]. 廣東醫學院學報,2013,31(5):555-556.
[15] 陳詠佳,陳光耀,洪昭展,等. 經尿道等離子雙極電切術治療尿道肉阜的可行性研究[J].黑龍江醫學,2016, 40(3):235-236.
(收稿日期:2016-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