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梅
摘要:常規治療奶牛乳房炎都是采用抗生素治療,這種方法雖然效果明顯,但是卻很容易產生耐藥性,對乳品品質產生了嚴重的危害。通過最近幾年的臨床實踐發現,中藥在治療奶牛乳房炎有很好的療效。
關鍵詞:奶牛;乳房炎;中藥治療
奶牛乳房炎是一種多因素性疾病,是嚴重危害奶牛養殖產業健康發展的疾病之一。目前,治療奶牛乳房炎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抗生素治療是目前比較常用的治療防治之一,但是由于長期不科學使用抗生素,奶制品中的康深度的殘留嚴重威脅到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因此,如何科學治療奶牛乳房炎就呈現現階段我們需要重點研究的內容。本文主要結合實際情況,就一起奶牛乳房炎的中藥治療進行了分析,現將研究內容報告如下:
1 發病情況
裕民縣某奶牛養殖場共養殖奶牛46頭,采用自繁自育半牧半舍飼養,飼料為自行配制。2016年4月16日,該養殖場出現了3頭患病奶牛,奶牛精神沉郁,進食量下降,乳房體積不斷脹大,用手觸摸乳房奶牛表現出明顯的痛感,不愿意讓人靠近,并且乳汁呈現淡黃色,存在凝乳塊。發病后養殖戶將患病奶牛隔離,并對圈舍進行全面消毒,使用青霉素連續治療三天,但無任何效果,病情進一步加劇。隨后通知了獸醫人員,到場后詢問得知,這3頭奶牛在前幾天剛剛分娩,由于是第一次生產并且母牛身體膘情較高,分娩出現了難產,有1頭犢牛死亡,助產時不小心按壓了乳房,此外,該養殖場還存在擠奶不及時。經過診斷確診為急性乳房炎,并及時采取措施治療。
2 發病癥狀
3只患病牛體溫升高,反芻停止,糞便干燥,食欲廢絕。乳房脹大,用手觸摸可以明顯感到有溫熱感覺。輕輕按壓堅硬,存在明顯的痛感,擠出的乳汁呈現絮狀。并且含有少量濃稠乳汁。有1頭奶牛乳汁夾雜血絲。
3 實驗室診斷
取3頭患病奶牛乳汁制成涂片,用革蘭氏染色后發現大量陰性染色的無芽胞的卵圓形的短小桿菌。將乳汁分別接種到普通瓊脂培養基和鮮血瓊脂培養基上,37度培養24小時,在鮮血瓊脂培養基上未出現溶血環。在瓊脂培養基上生長出圓形、隆起、光滑、濕潤、無色的菌落,小心挑取細菌群落,制成涂片,用革蘭氏染色后發現大量陰性染色的無芽胞的卵圓形的短小桿菌。
結合發病情況、發病癥狀和實驗室診斷結果可以確診為大腸桿菌引起的奶牛急性乳房炎。
4 中藥治療
本次治療過程中選擇使用乳香19克、當歸31克、蒲公英31克、雙花31克、連翅25克、川芎25克、甲珠19克、赤勺19克、桃仁19克、紅花17克、甘草13克、沒藥19克。首先把中藥放進鋁鍋內煮沸5-8分鐘,再把藥湯灌服。其次把藥渣裝進毛巾或紗布袋內,大約38 ℃-42℃ 時,用乳房懸掛繃帶敷于患病乳房上30至60分鐘。每日兩次,3天為一個療程,連續使用了兩個療程。2頭患病牛恢復健康,生產正常。剩余1頭患病牛乳房炎癥得到了緩解。然后選擇使用牛蒡子30克,瓜蔞30克,連翹30克,金銀花30克,當歸25克,陳皮25克,赤芍25克,蒲公英30克,生甘草20克,青皮25克。研末,開水沖,候溫灌服。同時進行局部治療。用手輕柔乳房,擠出乳汁,外敷雄黃散(雄黃15克,白蘞30克,白芨30克,龍骨30克,大黃30克)。研為細末,醋調涂患處,治療1個療程后,2頭患病牛逐漸康復,產奶量逐漸提升。隨后取恢復健康患病奶牛乳汁,進行實驗室診斷,未發現致病菌。
5 體會
過去以抗菌素為主治療奶牛乳房炎,影響奶牛出奶量,個別奶牛出現過敏,由于大量使用抗菌素,奶牛產生頑固抗藥性。同時使用過抗菌素的奶牛生產的牛奶,乳品廠拒收,大量奶水被擠掉。如果停止用藥,乳肌增生,乳頭管容易閉塞,擠不出奶,奶牛被淘汰。
中醫認為,乳房外傷、濕熱、毒氣熏蒸乳房等都是導致乳房炎發生的誘因。中醫稱臨床型乳房炎為“乳癰”,其理論認為,管理失調、邪毒入侵,乳絡受阻,乳汁蓄結、氣血相搏,乳汁蓄積不去,惡汁于內而形成“乳癰”。由于邪毒蘊結、乳絡不暢、乳汁凝滯,使乳房出現紅、腫、熱、疼,乳汁敗壞,分泌減少等臨床癥狀,繼而出現精神不振、體溫升高等全身癥狀。
中藥來源于自然,并且完整保留了自然結構和植物的生物學特點,在防治奶牛乳房炎中有著不錯的應用有優勢。首先,多功能性。每一種藥物含有多種有機成分,功效和作用是復合型的;其次,具有雙向調節功能。中藥對同一個器官中的不同功能起到雙向調節作用,可以對奶牛的免疫力進行雙向調節;最后,毒副作用小,不容易產生耐藥性。中藥所含的有機成分均為有機物,相對于抗生素和合成化學藥物毒副作用小。中藥成分復雜和多靶點的作用機理,使細菌不容易產生耐藥性。
本次使用的兩個組方中,都包含了赤芍、連翹、金銀花、甘草和蒲公英,其中赤芍性味苦、微寒,歸肝經;脾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祛瘀的功效,甘草具有和中緩急,潤肺,解毒,調和諸藥的作用。連翹、金銀花和蒲公英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散結作用。特別是對于蒲公英來說,主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癘,疔毒瘡腫,急性結膜炎,感冒發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胃炎,肝炎,膽囊炎,尿路感染。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對革蘭氏陽性菌、陰性菌、真菌、螺旋體和病毒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將上述藥物用甘草加以柔和,更好的發揮出各個藥物的治療作用,解決奶牛乳房炎抗菌藥物使用過量影響奶制品的突出問題。
參考文獻:
[1]馬保臣,李建基,劉翠艷. 17種中藥對奶牛乳腺炎4種病原菌的抑菌試驗[J]. 中國獸醫雜志. 2003(07)
[2]朱再春,羅臣,李助南. 不同藥物治療奶牛乳腺炎效果分析[J]. 湖北畜牧獸醫. 2003(02)
(作者單位:新疆裕民縣新地鄉畜牧獸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