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文

摘 要: 地質探礦施工工程是我國礦產資源經濟發展的主要途徑,它對我國工業產業發展具有主導作用。伴隨近年來工業領域對礦產資源需求量的逐年攀升,對探礦施工技術質量需求的越來越高,許多工程施工中所潛藏的問題也被逐一暴露,它嚴重影響了我國的探礦成效。所以本文中需要提出我國在地質探礦工程施工中所存在的諸多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控制應對措施,以實現地質探礦工程安全施工。
關鍵詞: 地質探礦; 施工工程; 問題; 應對措施
地質探礦工程隸屬于礦業技術施工范疇,它應用于礦產資源開發,并且在我國實踐過程中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實際上在現實中,地質探礦工程施工技術還存在諸多不合理、不規范、不利于資源開發效率提高的問題,所以有必要指出其所存在問題,以便充分發揮該技術在地質探礦工程中的重要技術優勢。
1. 地質探礦工程施工中所存在的問題
地質探礦工程施工技術復雜,可能涉及多種問題,具體來講下文闡述了其中所存在的3種問題。
1.1 管理問題探析
地質探礦本身就是一項風險偏高的施工工作,所以在該工程范疇內安全事故也時有發生,技術及施工相關人員在地質探礦過程中應該客觀、科學的認清這一事實,并做好相關安全防范工作。實際上,管理問題本身常常容易被地質探礦施工體系所忽視,這主要是因為探礦過程中安全事故發生的不確定因素較多,需要施工隊伍及技術人員根據實地狀況來進行針對性摸索分析,因此始終也無法為地質探礦工程施工設置較為固定的、可以達成共識的安全防范措施。
1.2 方法問題探析
實際的地質探礦工作方法多樣,在現實中也要根據礦山的實際環境來有針對性選擇,不過就目前的狀況來看,施工企業往往存在并不重視該探礦工作方法轉化的狀況,許多企業通常按照過往工程實踐經驗而“刻舟求劍”,沒有在方法選擇方面深下功夫,多數時間很容易造成探礦方法與實際狀況及需求的不相匹配,最終影響到地質探礦效率。
1.3 選址問題探析
選址問題錯誤也是地質探礦中時常發生的弊病之一。以我國某南方地質探礦施工工程為例,該工程整體規模較小,所以在地質探礦過程中沒有充分重視選址這一方面問題,這導致了施工后期頻繁出現技術問題。具體來講,該礦山采用的是坑深探礦方法,但由于選址存在失誤,沒有充分重視地質環境的實際變化,導致探礦過程中風險因素不斷累積,最后在施工過程中連續出現意外施工事故。就比如說由于井口高度異常所造成的河流大面積淹水事故,它中斷了探礦工作推進,使施工工期被延誤[1]。
2. 地質探礦工程施工問題的應對措施
考慮到地質探礦工程對我國能源事業及工業安全事業所帶來的巨大影響力,因此必須在資源開發過程中重視相關技術細節問題,特別是像在地質探礦工程中,應該把握住每一個施工環節,走技術綜合化考量路線,在探礦工作中將技術防范作為重中之重,針對探礦地質環境、方式、選址等多方面來實現應對措施,解決問題。
2.1 針對探礦工程施工地質環境特殊性的應對措施
所有的礦山礦區其地質環境都具有其特殊性,而且相互之間差異明顯,這就是礦區地質環境的特殊性,施工技術人員應該在考察地質條件過程中明確地質環境的特殊性,并以地質環境為主要依據來確定有針對性的、合理的施工方案。在地質環境選擇方面,應該明確以下3點內容:
第一,要首先明確礦山的基本結構,選擇在探礦工作前期來進行全面勘察,將礦山基本地質環境問題都羅列出來,以便于掌握礦區的礦種選擇與礦區開采規模確定。
第二,其次要掌握礦區關鍵信息,進一步了解礦區礦脈的詳細信息,并掌握其中關鍵數據。了解礦脈十分重要,它能決定后期礦區開采施工是否能夠順利開展,所以必須加以重視。
第三,為礦區地質環境做好相應區分措施,這也是礦區環境確定的技術深入性探析工作之一。前述兩項會為這一步打好基礎,而這一步則是真正地對礦區展開深入研究,它直接涉及礦山礦區規模確立問題和礦化問題,是探礦工作能夠順利開展的最大前提。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步驟探礦設計具有極強的針對性,一定要做到因地制宜,以礦山實際情況為根本依據,并基于由淺入深的原則來確立地質條件,比如重視礦體傾斜度的特殊性,比如說如果其傾斜度不足30°,則可以認定工程間距屬于水平間距,如果其測量傾斜度結果在30°以上,就應該歸屬于斜距,如圖1。
2.2 針對探礦工程施工方式的應對措施
對地質探礦工作過程來說,良好的探礦方式能夠有效影響工作成效,如果探礦方式不夠合理,就可能會造成許多不必要的問題甚至損失。如上文所述,地質探礦工程施工并沒有固定的、合適的探礦方式,它都要根據施工現場地質環境狀況來決定,隨機變化性很大,所以在實際的探礦方式選擇與采納方面,應該遵循兩點內容展開:第一就是要根據礦區基本狀況,并在此基礎上來結合過往經驗進行選址判斷;第二就是要基于具體選址結果來明確探礦方式特征,確保最終所選用探礦方式能夠滿足工程施工現實需求,避免在施工過程中由于選址問題而產生不必要的工程損失。
以坑深探坑法地質探礦施工為例,它就需要在技術方法上確認兩方面問題,首先要選擇好礦井口,它必須要符合地質要求及施工安全,坑周圍地質要完整,巖塊要足夠堅硬,且要保證礦坑在施工現場侵蝕面上,這樣能夠保證坑深探坑法實施過程中不被雨水所沖刷。在坑道掘進過程中要選擇良好的支護設備,避免某些巖層由于松軟而出現坍塌事故,支護柱的選擇方面一般要保證其直徑在12cm以上,兩根支護柱之間也應該保持50cm~100cm的有效距離,且在挖坑延伸掘進過程中應該及時清理掉坑口所存在的頂端砂石,以降低礦坑坍塌事故發生的可能性[2]。
總結:地質探坑工程施工作為我國礦產能源開采安全的保護性技術工作之一,它必須要做到考慮全面周全,在地質環境、探坑方式、方法都能全面確定掌控的基礎之上再展開施工工作,以大幅度提高地質探礦工程實施的效率性。
參考文獻:
[1] 王長凱,朱文慧,尚佳楠等.小議地質探礦工程問題和防范措施[J].科技經濟市場,2016(2):192-192,191.
[2] 林軍.礦山地質探礦工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方法[J].科技經濟導刊,2016(36):91.
[3] 齊林梅,鄧金.105地質隊揭秘[J].西部資源,2011(1):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