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小遠
看到2016年12月《風流一代》青春版《拆分人生》的專題文章,我深有同感,人生就是這樣,一個階段做一個階段的事,一個階段經歷一個階段的體驗。每一個階段都是寶貴的,不可抹殺,不可冒進。這讓我想起了我的賺錢記憶。
從小到大,我都在父母的呵護下成長,從來沒有體驗過掙錢的辛苦,所以我人生中的第一筆錢是在上大學的時候掙的。
那年我獨自離開家,去了省外的一所大學讀書。離開父母的日子,既自由,又孤單,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記得軍訓過后,學校購置了一批新電腦,由于沒有搬運工,輔導員急中生智,在我們班找了十幾個同學,每人二十元錢,任務是把新購置的電腦搬運到教學樓六樓的電教室。
聽到有錢賺,當時同學們別提多開心了。我們一行人來到教學樓下,看到一輛大貨車裝了滿滿一車電腦。學生干活兒都實在,什么也沒說就開始搬。剛開始,我們搬電腦的速度很快,但越到后來越感覺吃力,尤其是搬著電腦爬樓梯,腿像灌了鉛似的,邁不開。
那天,我們十幾個同學一共干了三個多小時,才把電腦都搬進電教室。干完活兒,大家累得連走路的勁兒都沒了,一個個衣服都被汗水浸濕了,但仍是一臉的喜悅。尤其是分錢的時候,每個人都笑得很開心,覺得今天這活兒干得值。
晚上回到宿舍,同學伍鑼把這二十塊錢裝在一個很精致的盒子里,說:“這是我掙到的第一筆錢,我要把它好好保存起來,留作紀念。”伍鑼的話說到我心坎上了,那也是我人生中賺到的第一筆錢,雖然只有二十元,但它卻在我的心里留下了最深刻的記憶。
我拿到的第一筆工資是八十多塊錢。那時我還沒畢業,由于就業壓力大,學校鼓勵我們提早去用人單位實習,為的是積累經驗,如果干得好,順便把工作也解決了。所以臨近畢業那年春天,我自己聯系了一家山東的公司,帶著同班的兩個男生就去了青島。作為實習生,開始我們都不敢奢望能領到工資。所幸,那家公司比較正規,每月的二十日準時發上月的工資。記得我們是在三月二十八日到公司開始實習的,所以三月份我們只干了短短的四天,沒想到四月二十日發工資的時候竟然有我們的。
那天財務的人來工地給干活的人現場發工資,我們仨想著自己是沒有工資的,所以遠遠地干著領導分配給我們的活兒。發到最后,我們被叫到財務辦公室,每人領了八十多塊錢,盡管錢很少,但我們依然很興奮。當晚,我們就用這剛領的工資去外面買了好多東西,以慶賀我們領到人生中的第一筆工資。
如今,我已經從學校畢業多年,工資也不知領了多少回了,漸漸地也就對領工資沒了感覺。尤其是現在,工資每月都打卡,財務的人每次就告訴我一個數字,我也只是“哦”一聲。我們都已過了那個為二十塊錢而大汗淋漓干活卻無比暢快的年紀,也再不會找到第一次掙錢時的那種小悸動。
青春時的體驗是用再多的錢也換不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