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國軍
1 科技特派員助力精準脫貧的目的意義
為進一步推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優化創新創業環境,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新格局。充分發揮科技特派員面向基層、直接服務農牧村的特點,為雙聯行動提供科技支撐和智力支持;努力提高科技特派員下派所在地農牧民的科技文化素質,進一步增強廣大群眾科技意識;加快高新科技成果的轉化,依靠科技創新發展現代農牧業,支撐產業發展,提高農牧民收入。
2 科技特派員助力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情況
肅南縣大河鄉轄18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全鄉居住著裕固、藏、回、土、蒙古、苗、漢7種民族,共有1708戶4291人,其中少數民族占全鄉總人口的54.9%。草原面積352萬畝,飼養各類牲畜14萬(頭)只,是一個純牧業鄉。2015年底全鄉經濟總收入8171萬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4005元。發展大河的畜牧業必須全面貫徹市、縣委全會精神,圍繞市委“四二”總體部署、實施“六六”發展戰略,緊盯肅南縣在全省少數民族地區率先建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目標,樹牢“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建設“綠色肅南、活力肅南、實力肅南、法治肅南、幸福肅南”, 落實鄉黨代會和人代會工作思路,實現大河幸福美好家園夢。科技特派員助力大河鄉精準扶貧脫貧工作只有堅持解放思想,改變觀念,善于用新的思想、思維和思路破解難題,才能從容應對畜牧業發展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和挑戰。只有堅持生態優先理念,保護好、建設好大河的生態環境,才能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
3 科技特派員助力精準脫貧的主要做法
一是加大農牧業新技術的推廣力度,帶動駐點村及周邊鄉村的農牧業結構調整,增強農牧村經濟發展后勁。二是積極配合全鄉項目建設,加快示范基地建設步伐。三是通過配制科技示范點(片)或示范戶,發揮示范典型的輻射效應。四是充分利用科技下鄉等活動,舉辦實用技術培訓班,著力提高農牧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培養一支留得住、不脫產的農牧技術員隊伍,成為振興農牧村經濟的骨干力量。五是立足當地人力和資源優勢,以市場為導向,以項目為抓手,以利益共同體為機制,通過資金入股、技術承包等新形式,搞項目開發,使項目的組織實施落到實處,產生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必須發揮綠色優勢,加快發展畜牧產業,認真落實進一步加快綠色畜牧業發展的意見,實施綠色畜牧業提質工程,著力轉變畜牧業生產方式,推動傳統畜牧業向“有機”和“綠色”為主的現代畜牧業轉變。積極推進農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嚴格落實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措施,嚴厲打擊非法銷售和使用違禁農藥、獸藥行為,探索建立農畜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確保農畜產品質量安全。
畜牧業是大河鄉農牧民增收的傳統主導產業。轉變生產方式,加快農牧業現代化建設,要依托自身特色和優勢,在“綠色”和“天然有機”上做文章。調整產業結構,優化區域布局。重點突出甘肅高山細毛羊主導地位,鞏固擴大細毛羊生產基地。不斷壯大細毛羊產業規模,全鄉細毛羊飼養量達到15萬只以上,進一步發揮規模品牌帶動效應;穩步建立肉羊生產基地,適度發展藏系羊生產基地。重點在高海拔區域,建立優質高原牦牛生產基地,采用夏秋放牧、冬春適度補飼的辦法,縮短飼養周期,走綠色有機的產業化之路。轉變發展方式,推動產業升級。全面推進標準化生產,堅持規模發展,適度集中的原則,加大養殖棚舍、飼草料加工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打造一批示范帶動效應顯著的養殖小區,堅持走以細毛羊為主的舍飼養殖之路,在圈舍建設、品種改良、飼料飼養、防疫用藥、環境保護、小區管理等環節全面推行“統一圈舍、統一品種、統一防疫、統一飼料、統一銷售、統一飼養標準、分戶飼養管理”的六統一分養殖模式,提高標準化技術入戶到位率,推廣牧草調制加工、科學補飼、多胎繁殖、四季均衡出欄技術,推進畜牧業清潔生產、健康養殖,力爭到2020年全鄉建成養殖小區20個,舍飼半舍飼養殖率達到95%以上。積極轉變養殖方式,認真研究推進綠色有機畜產品生產基地的各項措施,在細毛羊和牦牛養殖優勢區,鼓勵、支持農牧民群眾創建示范性家庭牧場,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系統推廣標準化生產技術,穩步擴大綠色有機畜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力爭用5年的時間建成有機畜牧業示范鄉。加強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確保畜牧生產安全。
4 科技特派員助力精準脫貧取得的成績
綠色畜牧名鄉建設成績喜人,農牧業轉型步伐日漸加快。綠色畜牧業提質增效,全鄉10萬只甘肅高山細毛羊生產基地、6萬只藏系羊生產基地、3萬頭肅南牦牛生產基地、400頭甘肅馬鹿馴養基地基本建成。標準化生產全面推廣,綿羊穿衣、機械剪毛、分級整理等標準化生產技術得到全面推行,懷孕母羊補飼、羔羊早期補飼技術得到普遍推廣,累計推廣綿羊穿衣15萬件、機械剪毛89萬只,組織化銷售細羊毛600噸,每公斤價格均比分散銷售的高2元左右。全面落實疫病安全防控措施,提升天然畜產品綠色品牌優勢,“賽美努”、“九排松”2個商標獲得“甘肅省著名商標”稱號,甘肅高山細毛羊地理標志獲得國家農業部認證,成為張掖市目前唯一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的區域品牌。
5 科技特派員助力精準扶貧政策的意見和建議
大河鄉科技特派員助力精準扶貧工作雖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省、市、縣的要求和群眾的所企所盼相比,還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是工作思路有待創新,帶領全鄉依靠科技帶動經濟發展和貧困群眾發家致富的能力仍需進一步提高;二是全鄉科技投入和后續產業發展動力仍顯不足;三是農牧民科技創新創業能力仍需進一步提高等。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們將以更高的標準和要求,緊盯“六個精準”持續發力,積極落實相關文件及會議精神,按照上級要求,一是繼續加大科技幫扶。充實強化科技培訓,確保縣、鄉科技特派員“全覆蓋”,同時充分發揮科技特派員的紐帶橋梁作用,進一步創新方式、豐富內涵,聯系幫扶貧困戶脫貧。二是繼續抓好全鄉科技產業發展。圍繞舍飼養殖、休閑農牧業旅游開發等產業,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做大特色產業規模,延伸產業鏈條,提高農牧民專業合作社經營水平和對脫貧成果的鞏固。三是繼續加大對科技特派員工作經費的投入力度,解決科技特派員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實際問題。
(作者單位:甘肅省肅南縣大河鄉農牧技術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