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英
摘要:黨性教育是黨校教育的核心和主題,縣級黨校承擔著對基層黨員干部進行黨性教育的重任。面對黨性教育上存在的諸多問題,如何加強針對性和實效性,需要縣級黨校做出更多探索和努力。
關鍵詞:縣級黨校;黨性教育
黨性教育是黨校教育的核心和主題,黨校作為培養領導干部的搖籃,對領導干部進行黨性教育責無旁貸。而縣級黨校作為黨校系統的基層單位,更要將黨性教育貫穿于黨校教育活動的始終,切實提升黨性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1 加強黨性教育的重要性
基層黨員干部處在國家的“行政末梢”,是國家方針政策的最后落實者和執行人。當前,經濟社會面臨轉型,各種利益矛盾交織,能不能堅定基層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直接關系著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能不能得到貫徹落實,關系到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能不能得到進一步推進和發展。
縣級黨校是培訓輪訓基層黨員干部的主渠道、主陣地,如何保持黨員黨性教育的常態化,保持基層黨員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是現階段基層黨校最為重要的工作,應該引起當地黨委的高度重視,同時,也是縣級黨校自身應該思考的重要課題。
2 存在的問題
面對新時期黨性教育的特點和干部隊伍建設的要求,縣級黨校在黨性教育方面普遍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很大程度影響了黨性教育的實效性。
2.1 教育理念落后
2.1.1 教學觀念不新。與上級黨校相比,受調訓時間和經費的影響,黨性教育教學時間嚴重不足。另外,教學設計過于簡單,教學效果大多通過黨性分析料和心得體會來實現,大大降低了黨性教育的實效性。
2.1.2 教學內容不新。縣級黨校在教學專題設置上缺乏新意,內容單一。多數班次的黨性教育內容基本相同,主要是黨的理論成果解讀及反腐倡廉教育,造成專題設置缺乏新意,專題之間缺少內在的邏輯聯系,學習遞進效果不好,教學目的不明確。
2.1.3 教學方式不新。研究式教學開展得很少,主要通過講授式教學來實施,突出單向灌輸,缺乏互動交流,學員被動接受,積極性不高。
2.1.4 教學針對性不強。在備課環節上,沒有充分結合當前社會發展的新形勢和基層黨員干部的工作實際,造成縣級黨性教育課堂不能引起教學對象的思想情感的共鳴,教學效果不明顯。
2.2 師資力量薄弱
2.2.1 學歷結構不合理。教師大多為本科畢業生,高層次學歷人才相對較少,面對學歷高,實踐經驗豐富的培訓對象,這樣的教師隊伍很難勝任。
2.2.2 專業結構不合理。大部份教師專業偏雜,政治理論和黨性教育專業人才少。
2.2.3 能力結構不合理。一人承擔多門課程的教師多,具有穩定的學科專業和研究方向的帶頭人少,學科建設難以在短時間內得到加強。
2.2.4 年齡結構不合理。年齡結構偏大,未形成以老教師為核心、中年教師為骨干,青年教師為后備的科學合理的結構,斷層現象突出。
2.2.5 隊伍建設不足。由于人才引進政策力度不夠,地方競爭力和行業吸引力等因素客觀存在,高層次學歷人才補充有限。受經費有限、資源不足等因素影響,教師的能力提升機會不多,兼職教師匱乏。
2.3 機制不健全
2.3.1 保障機制不健全。縣級黨校的專項經費有限,辦學規模、師資力量與省、市級黨校差距大,也制約了黨性教育課程開發設計、黨性教育實踐基地建設等方面的實施,未能形成專門的綜合培養體系來保障黨性教育的有效開展。
2.3.2 考評機制不健全。地方黨委在選拔干部時存在培訓與使用相脫節的情況,主要是黨性教育效果的評估體系不健全,客觀上造成了參訓學員“學好學壞一個樣”的局面。
3 解決辦法
面對新形勢,縣級黨校仍然要把黨性教育作為干部教育培訓的重要課題,切實提升黨性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3.1 加大教學改革力度,重視教學效果
3.1.1 創新教學模式。一是大力提倡研究式教學,注重雙向的師生互動,廣泛采用案例式、互動式、體驗式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員學習主體作用,堅定學員理想信念。 二是充分利用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和網上展館,挖掘、開發紅色教育素材和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典型案例,引導學員深刻理解革命優良傳統,了解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巨大成就,堅定道路自信。
3.1.2 優化教學內容。一是充分發揮理論教育的基礎性作用。在教學設計中,縣級黨校要把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黨性修養等理論教學內容突顯出來,以增強學員堅定理想信念的自覺性。二是深化組織紀律教育和黨風廉政教育。通過開展廉政警示教育,以課堂授課和現場體驗的方式,強化基層干部拒腐防變能力。三是將黨史教育納入必修課程。讓學員深刻了解中國共產黨發展壯大、走向勝利的輝煌歷史,使黨性教育變得生動、深刻,堅定學員理想信念。
3.2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學水平
3.2.1 專職教師隊伍建設。通過“引進來,走出去”,優化教師隊伍結構。同時,選派教師進修深造,到基層掛職鍛煉,有效開展教研提升教師教學能力。
3.2.2 兼職教師隊伍建設。聘請具有理論功底和實踐經驗的領導干部擔任兼職教師,落實好常委和紀檢領導到黨校上黨課制度,以促使學員重視學習,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提升教育的實效性。
3.3 健全管理機制,強化黨校地位
3.3.1 完善保障機制。不斷完善經費撥付和預算保障渠道,設置黨性教育專項經費,確保黨性教育有序開展; 探索建立黨性教育教學開發體系,結合當地實際,打造教學基地、編撰黨性教材,提高黨性教育針對性和實效性。
3.3.2 健全考評機制。加強培訓檔案的建設和管理,結合訓前調研和訓后跟蹤的情況,全面考評學員黨性教育效果。把學習成效、理論能力和黨性作風內容進行量化考核,并分類歸檔,作為組織人事部門選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據之一。
(作者單位:中共遵義市播州區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