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孝文+程燕
摘要:所謂的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具體指的就是在社會生產與生活當中所使用的危險品,經由生產、運輸亦或是使用與處置方面,因人為的疏忽或者是操作失誤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對人身體健康的危害。為此,文章從應急監測的標準體系、技術方法、質控技術以及應急決策系統四個角度出發,闡述了當前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應急監測研究狀況,以供參考。
關鍵詞: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監測;研究;進展
1 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應急監測標準體系
在應急監測標準體系當中,所涵蓋的內容諸多,比較典型的有應急監測的預案編制導則、方法規范及設備維護導則等等。現階段,國內應急監測機制尚未成熟,所以,通常都是將實驗室監測標準體系的要求作為參考,或者是按照環保部門的標準[1]。其中,在應急監測方面,一般是根據儀器說明書或者是儀器配套分析方法作為指導,所以,不僅缺乏完善的方法規定,而且質量保障措施不到位,難以確保數據質量。當前,環保部門已經提高了對這一問題的重視程度,希望通過“水專項”來實現應急監測標準體系的創新并嚴格規范。
2 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應急監測技術方法
近年來,環境污染事故的發生頻率不斷提高,所以,對于監測技術的需求更加迫切,必須要進一步發展應急監測分析技術。現階段,在現場應急監測過程中,比較常使用的技術有以下六種:
第一,檢測管技術。其中,水質檢測管與氣體檢測管都是該技術的重要組成。
第二,試劑盒技術。在該技術當中,最典型的有化學顯色試劑盒與微生物試劑盒,此外還包括了免疫試劑盒。
第三,便攜式光譜儀技術,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紫外-可見吸收技術。
第四,便攜式的電化學儀技術,其中,便攜式溶出伏安儀技術是最常見到的。
第五,便攜式色譜與質譜儀技術。
第六,便攜式的輻射儀技術。
而吳海等人對芬蘭一公司所生產的予以合理運用,并對某工廠的氣體泄漏物進行了全面監測,在其中監測出大量的與等氣體。另外,郁建橋等人對德國一公司生產的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進行了運用,對水中的有機物予以直接測定,并且對有機物進行判斷,為膽固醇、醇等混合物[2]。通過對型號為的便攜式紅外氣體分析儀的使用,在線分析了多種有害氣體,而分析的時間不到五分鐘,能夠將中毒現場中的有害氣體全部監測出來。這種便攜式生物綜合毒性監測技術對發光細菌監測技術進行了合理地運用,并且在有機物、農藥類以及重金屬類當中可對對發光菌的新陳代謝進行有效地抑制,最終削弱光能,對毒性的強度予以實時監測。如果毒性越強,那么發光抑制的也會更加厲害。這種技術被廣泛應用在監測環境廢水當中。
3 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應急監測質控技術
所謂的應急監測質控技術機制,具體指的就是針對應急監測過程所開展的質量管理工作。其中,主要涵蓋了確保應急監測數據可靠準確的所有活動與措施,可以為事故處理決策部門提供更加精準的監測信息數據。當前,應急監測質控技術也通常將實驗室質量控制體系管理作為參考,而不同地區的應急監測部門也始終根據自身經驗對應急監測質量進行管理,國家應急監測的標準與規范嚴重缺失。與環境保護檢測中心的應急監測質量工作經驗相結合,提出應急監測質量保證機制構成與運行的保證措施,要求要增強對應急監管質量保證工作的重視程度,特別是日常工作,需要定期演習應急監測并深入分析案例,為應急監測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確保所獲取的應急監測數據更加準確與可靠,更具時效性與代表性。另外,張強等人針對應急監測工作個環節,以日常質量保障與現場質量管理這兩個角度開展了應急質量管理的工作,有效強化了環境應急監測數據的可靠性與準確性[3]。
4 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應急決策系統
將網絡通訊技術與GIS分析技術作為重要基礎所發展起來的應急決策系統屬于區域性的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與預警系統,一定程度上為突發性環境事故的指揮處理及應急監測奠定了堅實的技術與決策基礎。其中,應急決策系統當中所涵蓋的內容主要包括,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監測與污染物的處置技術等若干系統。張子凡等人將城市電子地圖基礎地理信息與污染事故的風險源等多種數據庫當作重要參考依據,創建本地環境污染事故的應急監測系統[4]。另外,環境監測中心所應用的環境應急決策系統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在處理環境污染事故方面為其提供了技術保障,而且逐漸由單機版本升級成網絡版本,被應用在各縣市區域內的應急監測部門中。而胡艷菊等人則將危險化學品生產與輸送等作為研究重點,與該行業的實踐經驗相結合,積極構建了危險化學品突發泄漏事故的應急決策系統。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突發性環境事故應急監測工作逐漸深入開展的背景下,必須要接受應急監測的規范技術指導,而相關技術方法也同樣需要不斷完善。只有這樣,應急監測工作人員的工作開展才能夠有章可循,進一步增強監測工作的質量,使所獲得的應急監測數據更加可靠與準確。而應急決策系統大氣與水污染模型的有效完善,也將與實際環境狀況更加貼近。為此,環境污染事故的處理技術將不斷改進與創新,為人民群眾的生命與財產安全提供保障。以上通過四個方面對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監測問題的研究與分析,可以發現應急監測工作的發展空間十分理想,將實現進一步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傅曉欽,胡迪峰,翁燕波等.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監測研究進展[J].中國環境監測,2012,28(1):107-109.
[2]冷曉麗.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應急監測存在問題及對策[J].化工管理,2016(12):174.
[3]冒敏銳.淺析當前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應急監測問題[J].中國化工貿易,2015(18):223-223.
[4]詹荔丹.淺談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應急監測預案[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1,36(10):117-120.
(作者單位:新疆伊犁州尼勒克縣環境保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