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宏偉+張國紅
摘要 側柏作為重要的柏樹品種,在生物工程應用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栽種過程中需要運用必要的科學技術,以提升栽種成活率,提高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本文介紹了側柏育苗技術,包括選地施肥、催芽、播種及苗木移植等方面內容,以期提高側柏育苗成活率。
關鍵詞 側柏;育苗技術;改良方向
中圖分類號 S791.3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7-0165-01
在現在園林綠化與陽坡造林過程中,經濟適用的側柏被廣泛應用。種植側柏既可以提升園林綠化效果,又可以改善居所環境。本文介紹了側柏育苗技術,以期為大范圍種植側柏提供參考。
1 側柏育苗技術
1.1 選地施肥
側柏對土壤要求不嚴,在育苗過程中要選取地勢平坦、土質疏松的砂壤土或半砂壤土,不要選用黏質土壤與低洼地區的積水土地,山區迎風口的土地也要謹慎選取。
在施肥方面,對育苗地進行深耕細耙,施足底肥。一般情況下采取秋翻地的措施,大約深翻25 cm;春季則淺翻15 cm左右。結合整地,施人廄肥37.5~75.0 t/hm2作基肥,深翻入土后,采用農用工具將土地進行平整,以提升肥料的綜合利用程度[1-2]。在肥料利用過程中,存在肥料搭配不合理的現象,造成土壤肥力不足或土壤肥力過量,不利于側柏苗木的生長。
1.2 催芽
在側柏育苗過程中,種子空粒較多,可通過水選剔除惡劣輕薄的種子。初步處理之后,需要進行種子消毒,可用0.3%~0.5%硫酸銅溶液浸種1~2 h,或用0.5%高錳酸鉀溶液浸種2 h。在此之后,種子的基本處理已經完成,還需要進行深度處理,以保證種子的品質[3-4]。
深入處理可采用3種方法,一是溫水浸種催芽法,二是混雪埋躲法,三是混沙催芽法。其中,溫水浸種催芽法使用范圍最廣,主要是用45 ℃溫水浸種24 h后,將優質的種子放到背風處,用涼席承載后,通過有規律的晾曬與側翻保持固定的濕度,之后每天用溫水沖洗1~2次。經過5~6 d,待有1/3的種子裂嘴,即可進行播種。而混雪埋躲法有季節限制,一般情況下只能夠在冬季有大雪的情況下才可以采用,一旦天氣條件不具備則無法使用。在具體使用過程中,種子與雪的比例應保持在1∶3左右,周圍圍繞草席。播種前3~5 d取出,雪化凈后將種子篩選出陰干散落,清除雜物,即可播種。混沙催芽法大多數情況下作為混雪埋躲法的補充進行相應的補救,將種子與細沙按照1∶2的比例混合后放入木箱內,箱內溫度維持在12~15 ℃,逐日翻動2~3次,并隨時噴灑溫水,維持適當的溫度、濕度,以促進種子萌發。待有1/3種子裂口時,即可播種[5-6]。
1.3 播種及苗木移植
在樹木生長期間也要注意護理和保護。由于側柏生長周期長,而且在此過程中需要進行長時間的護理,所以在一定不可控條件下需要對側柏進行必要的移植。因此,在此過程中需要對側柏的移植技術進行研究。在側柏育苗過程中,適宜的播種季節在春季,但是由于各地季節環境不同,所以播種時間必須因地制宜,比如華北地區需要在3月中下旬播種,而西北地區的適宜播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東北地區則需要在4月中、下旬播種。
播種過程中,當發芽率在85%左右時,播種量一般為150 kg/hm2。在移植過程中,尤其要注意保持根系完整,而且需要對樹木進行總體評估,選取整體狀態較好的樹木進行相應的處理,采取逐漸細節化的處理方法盡力保證樹木的成活率。
2 技術改良升級發展方向
2.1 科技化
在未來的育苗技術發展過程中,現代化技術的應用日益廣泛。傳統的人工水選模式將可能被計算機所代替,而相應的樹木移植過程將采用信息化技術。在此過程中,樹木成活率將得到很大的提升,而種子發芽率也得到了保障,可以極大地提升種子利用效率,并且以此為目標可以有效促進種植與移植一體化。從一定意義上說,這對于側柏育苗商品化也很有好處[7]。
2.2 整體化
整體化,是指在育苗過程中整體考慮相應的環境以及技術條件,以免因為一方面的需要而忽視其他方面的需求,而且在此過程中樹木的整體效益得到了最大化的加強。樹木的作用不僅表現在自然環境的美化上,而且表現在社會環境改善方面,通過育苗過程整體化,可以更好地體現育苗技術的社會價值[8-9]。
3 參考文獻
[1] 周建欣.側柏育苗技術[J].現代農村科技,2015(23):34-35.
[2] 黨宏玲,王芳,周桃龍.側柏育苗技術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5(11):138-139.
[3] 楊君.側柏容器育苗及綠化技術[J].中國園藝文摘,2016(10):147-148.
[4] 陳莉.側柏苗木繁育技術[J].中國園藝文摘,2015(8):175-176.
[5] 邢世巖,王玉山,李際紅,等.山東省側柏種質資源評價及遺傳改良[J].山東林業科技,2014(5):106-110.
[6] 劉繼林,王鋒.側柏蜂窩狀容器育苗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2(13):180.
[7] 杜文軍,謝雙喜,李勇軍.側柏人工林培育技術研究進展[J].湖北林業科技,2009(2):39-42.
[8] 賈振峰,任洪衛.側柏育苗技術研究[J].時代農機,2016(10):150.
[9] 馬紅梅.側柏播種育苗技術[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4(11):139.